這個問題,或許已經問哭了所有在外漂泊的重慶人了 ……

有人問,火鍋對於重慶人意味著什麼?

我想,火鍋對於重慶人,就好像烤鴨之於北京,拉麵之於蘭州,早茶之於廣東。它不僅僅只是一種飲食,更是一種符號,一種鐫刻在靈魂深處的符號。

從記事起,父親在工地打工,而我和母親則住在十八梯的宿舍裡。對於童年的記憶已經模糊了許多,只記得,半夢半醒間縫紉機的跳動,房間裡溜進的火鍋香。還有一個高高瘦瘦的嬢嬢,嬢嬢是樓下火鍋店的幫工,她時常牽著我走過十八梯,去江邊抓抓小魚,撿撿鵝卵石,回來的時候剛好傍晚,就帶著我去樓下的火鍋店後廚蹭點吃的,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似乎沒有什麼比火鍋的味道更棒了!

這個問題,或許已經問哭了所有在外漂泊的重慶人了 ……

後來,兜兜轉轉十幾年,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姑且算是大學吧,我沒參加高考,高中的時候文綜尚可,語文也還不錯,英語和數學,倒是跟吃了屎一樣難受,剛好那年開始實施單招,我便跟著去了,這一去,便是許久許久。

上了大學,卻也沒有走很遠,還是在南方,潮溼的氣候,怡人的環境,也激起了我對火鍋的渴望。

宿舍裡一共四個人,一個內蒙的,一個湖南的,還有一個山東的,我們剛見面就說起了各自家鄉的美食,對於火鍋他們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學校周邊的火鍋店我們幾乎都去了個遍,他們覺得很贊,但是我覺得真正的火鍋不是這樣的!

這個問題,或許已經問哭了所有在外漂泊的重慶人了 ……

於是,我便讓我媽給我寄了一包火鍋底料,看著新到的快遞,我們眼神交流了一番,似乎達成了某種共識,雖然學校明文規定不能在寢室裡做飯,不過,這些條條款款在美食的誘惑之前什麼都不是。一旦宿管查房,我們就連鍋帶碗的鎖在櫃子裡,聞著滿屋子的火鍋味,宿管吞了吞口水,倒也無可奈何,看著他吃癟,我們總是會忍不住哈哈大笑。

後來,經常在寢室煮火鍋,不過我們還是被逮著了,那是畢業的前一天晚上,不過這一次,宿管和以前一樣選擇沒看見,只是進來看了一眼,只留下一句“收拾乾淨”。一個個都喝多了,沒有哭,臉上全是淚,都說來日方長,來日方長,但我們都知道,來日,或許遙遙無期。

這個問題,或許已經問哭了所有在外漂泊的重慶人了 ……

還記得小時候,鎮子上說書的先生曾說過一句話,“您連世界都沒觀過,還說什麼世界觀咧”。這句話我深以為然,所以,畢業的時候,我便隻身來到了這個做夢都想來的地方——北京,想去那裡見見世面。

天安門,王府井,水立方,鳥巢,一條又一條的北京胡同,給我帶來了我與倫比的驚喜,我想,我會在這裡有個一席之地的!

亢奮之後,我逐漸冷靜下來,我開始有點慌了,在北京,我沒有任何一個認識的人,後來我在遠郊找了一個房子,房子是房東自己搭建的違章建築,我問房東這沒事吧?他不耐煩的說:“愛住住,不租算了,想租的人多了去了。”我摸了摸自己錢包,我好像沒得選。

這個問題,或許已經問哭了所有在外漂泊的重慶人了 ……

於是,我便在這八平方的小房間裡開始了我的“北漂”之旅。

面積雖小,好歹也能勉強度日,地下兩層,住的滿滿當當的,得有個幾百人左右。但是,地下室紙板一樣的牆壁根本無法隔絕各種聲音,呻吟,嚎叫,私語,在“牆壁”的這一側都能清清楚楚的聽到,無數次的在夢中被各種奇妙的“表演”吵醒。試過好言相勸,但是收效甚微。

好幾次我都對自己和未來已經失望透頂,每天都被巨大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但又不敢把自己的情況告訴爸媽,每次都只能跟他們說,我過得很好,你們別擔心,北京這座城市燈火通明,卻沒有我的安身之處。

所幸,在我崩潰前,我找到了一份工作,工資雖然不高,但是對比重慶來說,也還算不錯的了,我也能勉強的在這座城市活下去。

這個問題,或許已經問哭了所有在外漂泊的重慶人了 ……

後來,我認識了一個人,他是個四川人,川渝一家嘛,所以,我們也有了共同的話題。他是我認為真正見過世面的,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我覺得這才是真正見過世面的人該有的樣子。

他說,他那個時候每天都加班到11點,坐著最後一班公交回家,然後坐在天橋上,倚著欄杆,耷拉著雙腿喝酒,最後實在是累了困了,才回到那個“家”靜靜的睡下。

他問我,你知道北京有多少衚衕嗎?我搖頭說不知道。

“六千零二十九條街巷,一千三百二十條衚衕...”

在北京的六千零二十九條街巷,一千三百二十條衚衕,卻沒有一個屬於我的家。而在這諾大的北京,也沒有家鄉的味道。

這個問題,或許已經問哭了所有在外漂泊的重慶人了 ……

中秋節快到了,我媽問我多久回家,問我在外面怎麼樣,我說,現在工作很忙,在這邊挺好的,領導也挺器重我的,但其實,我是沒臉回去,這又是萬千謊言中的一個。後來,我媽給我寄了點火鍋底料,讓我一個人在外面好好的。

拆開包裹,底料上似乎還留有餘溫,聞著家鄉的味道,我知道不管有多難,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後來似乎也是這樣,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這個問題,或許已經問哭了所有在外漂泊的重慶人了 ……

不過這一切,從那場火開始,都變了。

2017年十一月的那場火,帶走的,不僅僅是十九條人命,還有成千上萬北漂者的夢。北京消防安全整治工作開始,物流被迫關停、搬離,人員被迫離開,處理方式,其實也沒有什麼問題,不過,對於北京這座特殊的城市來說,就不一樣了,北京的外來者,開始變得越來越少,只不過這個變化,來的太快了些。

這個問題,或許已經問哭了所有在外漂泊的重慶人了 ……

房東限我們一週之後搬出去,那天所有鄰居的臉色都不是很好。回到房間,躺著床上,想著房東的話,想著工作,想著錢,想著這些年的點點滴滴,想著隔壁的謾罵,私語…..不知道從哪兒,我好像聞到了火鍋底料的香味,我想起了我爸,我想起了我媽,我想起了在十八梯江邊的那個夏天,我想起了那個我已經忘記了面貌的嬢嬢,我想起了山城,我想起了家鄉的火鍋,我將自己死死地裹在被子裡抽泣....

這個問題,或許已經問哭了所有在外漂泊的重慶人了 ……

我不知道我應該去哪兒,我只希望我去的下一個地方自始至終都充滿著溫情,我希望那裡能承載我後半生的一切,我希望那裡能多一絲人情味。最重要的是,我希望,那裡能對外來者友好一些,沒有異樣的眼光。

而這一次,我會帶上家鄉的味道。


當這個社會發展越來越快,不知不覺,一切都變了……

我們總是在燈紅酒綠中流連忘返,在虛擬世界中不能自己,在漫漫人生中坎坷前行

我們渴望溫暖,我們渴望擁抱,我們渴望愛……

這個問題,或許已經問哭了所有在外漂泊的重慶人了 ……

一份重慶火鍋,讓你不論身處何方,也能夠感受家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