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寶馬X3 30i首試:軸距不加長,底氣足不足?

全新寶馬X3的試駕活動,放在了新疆。如果熟悉地理,你會知道,從時區上講,這裡要比北京晚兩個小時。經歷兩天北京時間上班、新疆時間下班的連續奔波之後,現在正蜷縮在沙發上,寫這篇寶馬X3的首試。

華晨寶馬X3 30i首試:軸距不加長,底氣足不足?

作為一個寶馬粉,能在大美新疆有一段充實的試駕,即便累,心裡很知足。尤其是試駕第二天,我或開、或坐,在車上待了12個小時。有了這樣一段經歷,再把自己叫做最熟悉國產寶馬X3的那一撥媒體,各位讀者應該是信服的吧。而且,為了區分圖文和視頻評測(週五發佈)的內容,這篇文章我不打算講很細的東西,還是想用問答的方式,告訴大家我對這輛車的理解。

下一個班戈,你在哪?

華晨寶馬X3 30i首試:軸距不加長,底氣足不足?

人走茶未涼,是我對克里斯·班戈在寶馬設計部門影響力的判斷。他在職,寶馬開啟了一個設計時代,一個以我為主、天馬行空的時代。他離職,寶馬進入一個自我否定、自我糾正的後班戈時代。從寶馬近期推出的車型上,可以看得出,整個設計團隊想要收起漫天飛舞的思路,在一個規矩、理性的範圍內,重新樹立寶馬風格的正統,卻又苦於把寶馬經典的雙腎格柵跟時下流行的“大嘴中網”完美融合。這種趨勢在寶馬SUV車型上體現的尤為明顯,每每一款新車,你總是覺得似曾相識,變化的好像只有越來越大的格柵而已。

華晨寶馬X3 30i首試:軸距不加長,底氣足不足?

即便是熟悉了寶馬現在的風格,站在X3的車頭,用正視的視角看這輛車,還是有奇怪的感覺。在水箱前方設置車身剛性加強件是寶馬的傳統,以前管形部件是塗黑的,透過中網很難看到。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新款X3上類似的構件去掉了掩飾,赤裸裸的反射著金屬光澤,一眼掃過去很突兀。如果是以此展示寶馬對輕量化材料的使用,未免太犧牲細節了吧。

華晨寶馬X3 30i首試:軸距不加長,底氣足不足?

缺乏細節控制,在車廂內依舊可以找到類似的問題。作為一個寶馬粉,我很容易感悟得到,寶馬內飾注重使用、注重功能性的風格。開寶馬的時間越久,越能體會到扁平化的中控佈局和全實體按鍵在盲操上的便捷。這當然是好的、是對的,但是對於豪華品牌、對於一輛起售價已經到了40萬的SUV,這是不夠的。轉頭看一下隔壁的奧迪Q5L,同樣是簡約的內飾風格,但是在極其細緻的做工之下,消費者感知得到這輛車是不簡單的、是高級的。在做工的把握上,寶馬是要學一下奧迪的,走理工科風格的品牌,細節、精緻,都是關鍵詞。

華晨寶馬X3 30i首試:軸距不加長,底氣足不足?

當然,兩相比較,寶馬也有自己的優勢——配置。對比一下兩個車型的入門款,X3只貴4800元的前提下(現在Q5L只是公佈了預售價格),配置上多了前雷達、倒車影像、無線CarPlay、座椅記憶、LED大燈等等配置。在內飾缺少亮點吸引消費者的情況下,走配置的路子,倒也是一個策略。

軸距不加長,你的心挺大啊

華晨寶馬X3 30i首試:軸距不加長,底氣足不足?

軸距不加長,在最近合資品牌導入中國的車型中,真的不多見。從這個角度去看,國產X3堪稱現象級。不加長,寶馬一定有自己理由。新款X3的軸距有2864mm,相較老款提升了54mm;試駕當中,我量了新車前、後排的空間數據——各個維度——尺寸跟奔馳GLC非常接近。迴歸到實際乘坐感受,後排不管是空間、身體的承託和舒展度,都沒有問題。所以,不管寶馬還是消費者,都可以告訴自己,X3的後排,夠用了。這也就有了設計師為了堅持車身完美比例,固執的基礎。

華晨寶馬X3 30i首試:軸距不加長,底氣足不足?

只是現在,同組的遊戲玩家修改了規則。

華晨寶馬X3 30i首試:軸距不加長,底氣足不足?

奧迪Q5L一亮相,就是加長的版本,奔馳也要放下矜持、入鄉隨俗,推出GLCL。我們可以腦補一下,消費者走進展廳,邁進X3的後排。一邊回味著坐在Q5L裡的感受,一邊唸唸有詞:坐這車好像沒有剛才那個蹺二郎腿容易啊。瞬間,夠用就變成不太夠用了。

華晨寶馬X3 30i首試:軸距不加長,底氣足不足?

能不能用更好的車身比例為說辭,說服消費者放棄對更大空間的要求,是寶馬要想清楚的。其實,你也可以告訴消費者,對於兩口、三口之家,後排那麼大並不必要,重要的是要享受到SUV車型寬大、好用的尾廂帶來的便利。然後打開尾門,讓他們看一下在不影響遮物簾使用的前提下,放進一個30寸託運箱和兩個20寸登機箱的尾廂是什麼樣子的。最好再讓他們搬一下物品,感受寬大的尾門和平坦的後備箱地板設計,是不是更有生活的智慧?

真的如寶馬所說,這是一款更自我的車嗎

如果佔領不了顏值和空間的制高點,突圍還是要依靠寶馬祖傳優勢項目——機械品質。

華晨寶馬X3 30i首試:軸距不加長,底氣足不足?

對於一款寶馬、一款30i車型,我再去說2.0T高功版發動機有力,ZF的8AT變速箱平順、響應積極,轉向手感調校高超,太老生常談了。倒不如直接給個結論,X3就是BBA同級別車型裡開起來最爽的那個(不過,據友媒反應,25i,也就是2.0T的低功版,動力偏肉,這也就給了剛上市的28i存在的理由)。

華晨寶馬X3 30i首試:軸距不加長,底氣足不足?

接下來說點有意思的,試駕講解會上,寶馬定義X3的消費者是活得更加自我的那類人(這也是寶馬給出的不加長理由之一)。但是,在經過了六、七百公里的新疆複雜路況試駕之後,我不太認同這個觀點,反倒覺得,國產X3,給家人的是一種更深層次的關心。

華晨寶馬X3 30i首試:軸距不加長,底氣足不足?

安靜,是國產X3非常大的特色,尤其是底盤對路噪的隔絕,我甚至覺得比5系都要好。即便速度起來,後視鏡位置會有一些風聲,但整個車廂內完全可以給很靜的評價。就算在新疆鋪裝粗糙的高速上跑到120km/h,前後排乘客依舊可以用正常的語音交流,這一點,不算車主對後排家人關心嗎?

再有一點是底盤的調校。一定程度上,寶馬已經放棄了過往硬邦邦的懸掛風格,以X3為例,每一代新車,都會比老款更軟、更舒服一些。到了國產X3這裡,工程師只是保留了寶馬好開,車隨心動、人馬一體的感覺,內核裡是一款舒適的車。壓過溝溝坎坎,20寸的輪轂會往上傳遞很頻密的路感,但在你感知路感的同時,又感知得到懸掛在輕巧、積極、快速幫你弱化震動,我甚至會覺得,如果試駕車配的是低配車型19寸的輪轂,這些路感都會消失不少。

經過了新疆長途的國道試駕,我充分認識到,對於一款SUV、一款帶著載家人自駕遊使命的車型,能夠給前後排乘客同時提供高級、整、舒適取向的底盤,是多麼安逸。這一點,應該也算X3對家人的關心吧。

你會買嗎?

華晨寶馬X3 30i首試:軸距不加長,底氣足不足?

對國產X3的駕乘感受一梳理,這輛車的性格特點就出來了。消費者眼中最明顯短板,一定是後排空間。同時,它在BBA同級產品中,又是一款入門配置高、尾廂好用、駕駛最隨心、乘坐最舒適的車。你看,天平的兩端,砝碼都擺好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給這些砝碼相應的質量係數,然後看國產的X3,是不是你要的那一款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