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太平燕」,寓意平安團圓的「同利肉燕」

同利肉燕是福建福州一帶的地方傳統名吃,屬於閩菜系。同利肉燕魅力在於它獨特的風味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在福州有“同利肉燕,百吃不厭”之說。肉燕還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燕子意味著家業興旺、團圓,所以逢年過節和親友、朋友聚會一定都會吃肉燕,因此,福州又有“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之說。肉燕還是思鄉菜,福州人不管走到哪裡只要能吃到肉燕就彷彿回到了故鄉。

福州“太平燕”,寓意平安團圓的“同利肉燕”

同利肉燕老鋪創始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至今已傳承五代,是福州一家創業一百三十多年製售燕皮的“中華老字號”。肉燕是福州特產中的精品,堪稱舉國無雙,神州一絕。“同利扁肉燕,人人吃不厭”是陳老闆掛在嘴邊的廣告詞。此說在福州街頭巷尾流傳。

福州“太平燕”,寓意平安團圓的“同利肉燕”

福州人通常把肉燕與鴨蛋共煮寓意“太平”,鴨蛋者,“壓亂”也,所以肉燕又有“太平燕”之說,是福州風俗中的喜慶名菜。肉燕是用木棒把豬腿瘦肉打成肉泥,摻上適量的蕃薯粉,擀成紙片般薄,切成三寸見方的小塊,包上肉餡,做成餃子或大餛飩形狀,煮熟配湯吃。由於皮是肉做的,餡兒也是肉的,所以肉燕俗稱“肉包肉”。

福州“太平燕”,寓意平安團圓的“同利肉燕”

相傳,早在明朝嘉靖年間,福建浦城縣有位告老還鄉的御史大人,家居山區,吃多了山珍便覺流於平淡。於是,他家廚師取豬腿的瘦肉,用木棒打成肉泥,摻上適量的蕃薯粉,擀成紙片般薄,切成三寸見方的小塊,包上肉餡,做成扁食,煮熟配湯吃。御史大人吃在嘴裡只覺滑嫩清脆,淳香沁人,連呼“大妙”,忙問是什麼點心,那廚師因其形如飛燕而信口說“扁肉燕”。後扁肉燕與鴨蛋共煮,因福州話裡鴨蛋與“壓亂”、“壓浪”諧音,寓意“太平”,而又有“太平燕”之說。

福州“太平燕”,寓意平安團圓的“同利肉燕”

百餘年間,陳家嚴守祖訓打製燕皮,豬肉必選後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蕃薯粉,肉粉配比恰到好處;通過精細複雜的工序手工打製而成,薄如白紙,其色如玉,口感軟嫩,韌而有勁。同時,“同利”一貫遵循薄利多銷原則,節日與平日同價。正是這近於“迂腐”的生意經,使得老鋪盛名於世,燕皮遠銷北京、上海、香港、臺灣及東南亞一帶。

福州“太平燕”,寓意平安團圓的“同利肉燕”

同利肉燕以前只有達官貴人、官宦人家才吃得起,普通老百姓只有逢年過節才能買一點嚐嚐,現在已經成為一種非常大眾化的食品。為了適應新的需要,同利肉燕在保持純手工製作等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在品種花樣、包裝和經營方式上進行了許多創新。

福州“太平燕”,寓意平安團圓的“同利肉燕”

如今,“同利”已走出南後古街,在榕城美食街和元洪城美食大世界內新設分店。緊跟時代步伐,趨應大眾化口味,開發新產品,把燕皮推向全國乃至世界,陳君凡痴心不改。他家將飛舞木槌,一槌一槌地在福州傳承祖傳的精湛手藝。

老號營免費為企業宣傳,歡迎各企業與之合作;更多中華老字號文化,敬請關注老號營;如有轉載,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