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去彼取此

周更/一篇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的“道”-去彼取此

解析

面對誘惑我們早已經忘記了自己,今天從一個現代網絡電視劇說起,雖說相對片面,自認為能“以點帶面”的解析本章的宗旨。全當是拋磚引玉吧,留給大家思考的空間。

在《靈魂擺渡》第一季“五公子”一集中,444號便利店對面開起了一家名叫“五樓”的神秘食府,主要做個人高端個性化定製餐飲,每次只接待一個人。老闆廚師五公子做的菜美味到讓任何人一嘗就欲罷不能。

在第一個食客上鉤之後,五公子恰巧碰面了夏冬青,一下就看上了他的眼睛(看上人家眼睛原因竟然是...)。於是五公子開始用美食誘惑夏冬青上鉤。嘗過五公子手藝並得到五公子邀請的夏冬青在與趙吏發生矛盾後(兩個基友之間的問題),一氣之下跑去了“五樓”,進去後卻看到了恐怖的一幕,原來五公子做的菜是以食客自己的身體為食材,五公子則是以食客的靈魂為食,而他之所以接近冬青就是看中了冬青那雙神奇的眼睛(哎!竟然是嘴饞)。

如果看了視頻的應該反思下,人類貪婪不貪婪?我聽了人家五公子的所說的每一句話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確確實實在當下發生過啊。可能過一陣五公子會覺得靈魂也不能吃了...

趙吏是鬼差,在聽到五公子這個名字之後有點震驚和驚恐,而在見到五公子之後又給五公子單膝下跪(十分不情願)。後面劇情發展,五公子是一個神秘醜陋殘忍的妖獸饕餮(tāo tiè),很久以前就很隨意的吃人,到了如今社會上,由於人瞎吃瞎喝不乾淨的事物,五公子覺得人體都是毒素不健康便改吃靈魂了,還發明瞭新玩法讓讓人自己吃自己來取悅自己。五公子是“龍生九子”中的五子饕餮,是個貪吃的官二代富二代有錢有勢,趙吏不得不低頭。

老子的“道”-去彼取此

面對自己無法抵擋的東西(有時候恐懼、無奈),面對不能對抗的事情我們不得不卑躬屈膝來求得生存(哎!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正是因為強權的厲害,同樣增加了我們的渴望,相比之下使得我們對誘惑都少有控制力。

最終趙吏、小亞聯手用計逼走了五公子救出了冬青,但五公子並未消失,他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繼續用無上美味誘惑著人們……又一次強調說明了誘惑無處不在,只是看我們是否在面對誘惑時保持著自己的本心,也就是老子所說“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電視劇裡的比喻,說明慾望太重最終會害了自己。那麼擴展一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五色”、“五味”、“五音”之所以會傷害我們,就是因為其可以刺激我們的慾望,使我們的慾望無限膨脹。

老子的道大概意思在《聖經》中進一步細化,講人類的“七宗原罪”詳細描述了幾項“饕餮”、“貪婪”、“懶惰”、“淫慾”、“驕傲”、“嫉妒”和“暴怒”。

前奏鋪墊好之後,老子當然是提出一條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來告知我們。說聖人只求三餐溫飽解決生存的基本條件就行,不追求名利,不享受,不貪圖富貴,就不會發生後悔莫及的事。也就警告我們是切莫玩火自焚,去碰觸那些自己不能控制的事物。

老子的“道”-去彼取此

補充說明

饕餮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秘怪物,別名叫狍鴞,古書《山海經·北次二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

“饕餮”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兇獸,它最大特點就是能吃。它是一種想象中的神秘怪獸。這種怪獸沒有身體是因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體吃掉,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最後把自己都給吃掉了。它是貪慾的象徵,所以常用來形容貪食或貪婪的人。

我做不到盡善盡美,接受您寶貴意見後或許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