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記扯麵 扯不斷的情懷

高記扯麵 扯不斷的情懷

色香味俱全的高記扯麵

“老闆,來一碗扯麵,多放些臊子。”不大工夫,一碗油汪汪、熱乎乎、滿當當的扯麵,便端在了顧客面前。

5月12日中午11點40不到,位於市城區建設路與文化路口南200米路東的高記扯麵店內,已有顧客陸續進店。

正在吃麵的一位顧客說:“我叫李剛,今天剛從南方打工回來,下火車的第一件事,就是趕緊來這裡吃碗扯麵。30年前,我就品嚐過這家店裡的扯麵了。人就是個奇怪的動物,在幼時所吃的食物,隨著年齡的增長,更容易讓人產生一種不可複製的美味體驗。我童年最大享受就是這裡的高記扯麵了。”

“他說的30年前在這裡吃扯麵一點不假!”店老闆王秀珍女士說,她的高記扯麵店從1983年開始接手,一直經營到現在。最初的位置在這裡再往北200多米。那時候很簡陋,20多平方米的一個小店面,桌子也是一條長板子,順著放在店裡,板子的兩邊坐滿人的話,能坐十幾個。那時一碗2兩的扯麵,用糧票買要加0.28元,單純買要0.32元。

剛接手的前3天時間,全部收入才27塊錢,而每天的房租卻要10元錢。在35年前的1983年,一天賠一元錢,誰賠得起啊!為此,王秀珍沒少跟她老公生氣。

可開弓沒有回頭箭,再難也要經營下去。經過反覆思量,彼時的王秀珍就認準了一點:用真材實料、真心實意來贏得客戶,對顧客絕不能有半點糊弄。

守著這樣的經營理念,高記扯麵走過來了35個春秋,也贏得了越來越多的顧客,且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成了經常性的回頭客。店面也從最初的20多平方米發展到了今天的近300平方米,包括數個雅間。

優美的環境,擺放整齊的桌椅,在這個中午已經散發著幾分臊子味的扯麵大廳裡,顯得古色古香,清新怡人!

今天的高記扯麵,經過35年的探索、總結、實踐、操作,使手工扯麵這一大眾化、家常化技藝,逐步昇華為20多道工序非有多年功夫方能達到的麵食製作藝術境界。一碗扯麵配上高湯,加上些蔥花、臊子,卻有著麵食本身細滑、爽彈、餘味無窮的本味特色。

可以說,家常的味道里透著不尋常,每吃一次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百吃不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