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的一天」每一塊茯茶都是需要24小時照顧的“孩子”

“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磚茶”。涇陽茯磚茶屬黑茶類,歷史悠久,頗負盛名,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因其是在夏季伏天加工製作,其香氣和作用又類似茯苓,且蒸壓後的外形成磚狀,故稱為“茯磚茶”,具有色澤褐黑、金花茂盛、清香持久、陳香顯露、品味醇厚的特點,以及消食保健的功效。

涇陽茯茶有多達29道築茶工藝,並有“三不制”之說,即“離開涇陽水制不了、離開涇陽人制不了、離開涇陽氣候制不了”的硬性條件。茯茶作為陝西的一張特色名片,遠銷中亞、西亞等四十餘個國家,被譽為“古絲綢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絲綢之路上的黑黃金”。

「西安人的一天」每一塊茯茶都是需要24小時照顧的“孩子”

今日,我們來到了位於西鹹新區涇河新城茯茶鎮的墨君茯茶,追尋茯茶香氣之源。茯茶鎮是國內一流的集茯茶、茯茶文化衍生品研發、文化展示、旅遊體驗和城鄉統籌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在這裡可感知茶馬古道的繁華,古樸的建築風格,極具特色。第一站,我們走進了位於茯茶鎮的陝西茯茶文化博物館,詳細瞭解了茯茶歷史演變、絲路茶旅、築茶工藝、陝西茶商等茯茶文化。

瞭解完茯茶文化,我們走進墨君茯茶,揭開了探尋茯茶香氣之源的帷幕。

「西安人的一天」每一塊茯茶都是需要24小時照顧的“孩子”

今年40歲的張小陽來自陝西涇陽,是墨君茯茶最早的一批製茶人。墨君茯茶承襲涇陽茯磚茶的傳統制茶工藝,並結合現代科技,更適應現代人的生活。隨著茶廠的不斷髮展,規模越來越大,張師傅也更忙了。如今,他不僅是一個製茶師傅,同時還是茶廠的基層管理者。

初見張師傅,個子並不高,一頭利落短髮,笑起來十分真誠。和想象中傳統而悠緩的製茶師傅不一樣,張師傅走路很快,看起來十分利落。

「西安人的一天」每一塊茯茶都是需要24小時照顧的“孩子”

早上7點30分,張師傅就早早到了茶廠。他告訴我們:平時都是8點20上班,但是因為自己現在負責生產管理,一般都會早到些,提前把每一個崗位、每一個地方都檢查一遍,先排除安全隱患;再檢查設備有沒有按正規操作進行、有沒有做得不足的地方。張師傅說,每天早上都要給工人們開早會,提前把員工乾的活看一看,心裡有底。

「西安人的一天」每一塊茯茶都是需要24小時照顧的“孩子”

張師傅即將帶領我們準備進入他工作的地方,而每個進入生產車間的人,都需要在規定的地方換上統一的工作服、帽子、口罩……張師傅也給我們找來了兩身全套工作服,換衣完畢後,進入風淋門,360度的風吹遍全身,保證身上不落一絲雜塵,才能進入製茶間。

「西安人的一天」每一塊茯茶都是需要24小時照顧的“孩子”

走進製茶間,熱氣瞬間環繞全身,能感覺到身上慢慢滲出細密的汗。聽張師傅說,為保證茶的質量,墨君茯茶的生產車間的室內溫度必須時刻保持28度的恆溫。伴隨著夏天的到來,製茶師傅們除了需要全身心投入製茶,每天克服高溫也是一道極大的考驗。

「西安人的一天」每一塊茯茶都是需要24小時照顧的“孩子”

尤其茯茶發花,茯茶品質的好壞與這些金花密不可分,而室溫的把控也就成了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因素。

茶友們是否還記得去年由孫儷主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該劇一經播出在國內大火,同時帶火了的還有劇中的——金花茯茶。茯磚茶之所以能產生金花,是因為一道專門的“發花”程序,指將築制好的磚片,置於一定溫溼度的環境中,讓其轉身內生長繁殖一種黃色的真菌過程,這種黃色的真菌被稱作“冠突散囊菌”,是一種有益於人體的益生菌,全國一千多種茶品中,唯涇陽茯磚茶品中生長繁殖有這種有益麴黴菌——“金花菌”。茯磚茶的特殊口感和功效便由此而生,這也正是茯茶不同於其他茶類和其他緊壓茶的獨特之處。

「西安人的一天」每一塊茯茶都是需要24小時照顧的“孩子”

張師傅邊工作,邊和我們說著,時不時給正在製茶的工人指導工作。提起製茶,他說:像飲料、冰淇淋,人家只要配方安排下去,按流程走就行。而製茶這活兒不是按部就班的做下去,它需要去仔細觀察,再根據一年四季的變化,做工藝上的些許變化。

隨著技術的發展,很多工藝投入現代化,保證了茶的成品率大大提高,每一個環節都能達到比以前更好的控制,但依舊需要確保每一道工序都達到最佳的效果,尤其一些重要環節。

「西安人的一天」每一塊茯茶都是需要24小時照顧的“孩子”

茶葉篩料、壓制、進入烘房之後……步驟都很關鍵,要特別留意。剛進入烘房的茶,就和小孩子一樣,要很仔細的看管觀察。過了一段時間後,才可以稍微放鬆。因為如果監管不到位,就很容易有問題,影響茶的質量。而這些都需要師傅們經過長期的觀察、反覆練習,才能攢足經驗。每一批茶都需要提前和大家溝通,反覆確認才能動手做。

「西安人的一天」每一塊茯茶都是需要24小時照顧的“孩子”

張師傅說,平時除了保證茶的質量、做出口感好的茶,每天還需要達到量的要求。而為達到生產目標,張師傅的日常並不輕鬆。自然原因、或者是工人沒有達到量等因素,都讓張師傅在平時就很嚴格要求,督促員工每月完成任務。

談起製茶的員工,張師傅說,關注員工的衣食住行,也是每天的基本工作。像遇到高溫天氣,就要隨時注意員工的身體情況。藿香正氣水、酸梅湯、創可帖、隨時更換的手套……這些基本的東西都要和公司及時溝通補充,保證員工的基本需求。

「西安人的一天」每一塊茯茶都是需要24小時照顧的“孩子”

說著已經到了用餐時間,員工們陸續往食堂走去。我們跟著張師傅,也一同來到食堂。作為地道的陝西人,張師傅午飯也少不了肉夾饃、涼皮、各種麵食。他說,平時一個小時的吃飯時間,吃完飯大多數員工都在宿舍午休。鎮上沒啥娛樂設施,但環境不錯,下班就在這茯茶鎮上走走看看。自己和家人在縣城租了房子,騎電動車15分鐘就到。老婆找了個兼職,主要還負責帶兩個孩子。

張師傅說,關於製茶,自己也是在不斷學習的。長時間的接觸,自己早已喜歡上了這個行業,現在也已經成了自己的愛好。從開始什麼都不會到如今的嫻熟操作,張師傅說起來輕描淡寫,但這其中經歷了多少辛酸只有自己最清楚。

「西安人的一天」每一塊茯茶都是需要24小時照顧的“孩子”

午飯後,我們依舊跟著張師傅去茶廠。除了完成當天的工作,在下班之前,張師傅還要為第二天的工作做好各種準備:給工人下達明天的任務,檢查烘房內茶的發酵情況,廠區的衛生情況……任何一個步驟都需要確保溝通到位。

「西安人的一天」每一塊茯茶都是需要24小時照顧的“孩子”

下班後,晚走十幾分鍾,在廠內常規檢查一遍是常事。本來以為下班後,廠區就會安靜下來,然而卻還有工人活躍著。每一塊茶在成為成品之前,都是需要24小時照顧的“孩子”,所以晚上還需要有人輪流值班監測。

為了確保無誤,值班人員晚上需要把一些重點監測的地方拍照發給張師傅。如果遇到什麼問題,就要及時打電話告知。這也意味著張師傅24小時處於“待命”狀態,隨時作應急處理。

「西安人的一天」每一塊茯茶都是需要24小時照顧的“孩子”

夜幕降臨,當很多人已經卸下疲憊進入夢鄉時,還有這樣一批人堅持在崗位上,用自己的努力去保護著每一塊“工藝品”,保證所出的每一杯茯茶都能換來飲茶人的滿足。

在墨君茯茶的製茶師傅們的眼裡,他們守護的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塊塊讓陝西人充滿自豪的“涇陽茯磚茶”背後的百年文化傳承。

繁盛的絲綢之路上,金花朵朵開。涇陽茯磚茶不僅帶來了古時當地產業的興盛、商業的繁榮,更承載著秦人自強不息、奮發有為、開拓進取的豪邁情懷。

今日之中國,今日之陝西,今日之涇陽,乘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強勁東風,正處在一個嶄新的輝煌時期。千年古絲路,又聞駝鈴聲,就像重新煥發生機的古絲綢之路一樣,絲路神秘之茶——涇陽茯磚茶這塊歷史瑰寶必將再次綻放美麗而耀眼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