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城市:鹽“巴”的傳說,重慶的巫鹽文明

了不起的城市:鹽“巴”的傳說,重慶的巫鹽文明


提起重慶,大家一般都會想到朝天門碼頭、重慶火鍋和山城文化,然而,誰能想到,在燦爛的中華文明史上,重慶的巫鹽竟然也締造了一個文明的傳奇,今天,就讓我們隨著長江的河水,走進歷史的深處,感受一下重慶的“鹽巴”文明。

了不起的城市:鹽“巴”的傳說,重慶的巫鹽文明

1、大寧河的鹽文明

在人類找尋和製作食鹽的征途中,總是留下了動人的傳說和不朽的傳奇。

據現代的考古發掘證明,幾乎在世界每一個族群文明的發祥地區,上古時代的族群部落們都在用他們各自獨有的方式開創著他們的尋鹽之旅。

位於重慶巫溪縣的寧廠古鎮,緩緩流淌的大寧河水和古色古香的吊腳樓似乎都在默默講述著一個部落關於古老文明的鹽傳奇——

作為大溪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和巫巴鹽文化的誕生之所,寧廠古鎮是三峽地區古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和搖籃之一,被稱作是世界上的“上古鹽都”和世界手工作坊的“鼻祖”。

寧廠古鎮有4、5千多年的製鹽史,遠古時期就是“不稼不穡,食也”的樂土。在堯帝時期就是極盛一時的巫咸國的本土所在地,並因鹽而興,因鹽而盛,歷史上曾有過“一泉流白玉,萬里走黃金”的美譽。

這裡所說的白玉和黃金,就是專指這裡的鹽,而詩句中所提到的“一泉”,就是著名的寶源鹽泉。

了不起的城市:鹽“巴”的傳說,重慶的巫鹽文明

遠古時代渝東、鄂西一帶的天然鹽泉大約有三處——巫溪寶源鹽泉(大寧鹽場)、彭水鬱山鎮伏牛山鹽泉、湖北長陽縣清江鹽泉。而位於重慶境內的寶源鹽泉則是已知中國最早的鹽泉之一,雖歷經五千年歲月的洗禮,仍流淌不息。

上古時代在深井採滷技術發明以前,三峽地區的天然鹽泉就是內陸地區最早的食鹽供給源。

後期崛起的巴國人,在戰勝另一個部落巫咸國後,逐漸控制了這個寶貴的資源。誰曾想到,在這個人煙稀少的貧窮地方,竟曾是中國最早的財富之源。

據史料記載,最發達的時期,寧廠整個鹽場上下長5華里,場上人來人往,大寧河上百舸爭流,形成了“萬灶鹽煙”的奇觀。整個漢中盆地、兩湖盆地、四川盆地、鄂西地區等的食鹽,都要靠大寧鹽場供應。

了不起的城市:鹽“巴”的傳說,重慶的巫鹽文明

2:巴國的鹽之路

今天的巫溪,雖然各個村落都開通了公路,但仍然有一些背夫在羊腸小路上翻山越嶺,替人送貨。

這些背夫在當地叫背老二。背老二一般負重30公斤,一天能在這種崎嶇的山路上跋涉20公里。背老二們跋涉的這些山間小路,就是當年巫咸部落和巴國人運鹽的鹽路。

巫鹽最早出山,就是靠這些勤勞的巴人沿著狹小險要的山道,翻越秦嶺後背出去的。為此,古代的巴國人曾經開闢了2000公里的鹽運山道。當地人稱這些鹽道為“秦楚大道”。

了不起的城市:鹽“巴”的傳說,重慶的巫鹽文明

作為長江中上游的一條重要支流,巫鹽還藉助大寧河被運至巫山,再由長江或順流而下,或逆流而上,運發全國各地。同時,巴國人還沿大寧河岸邊,鑿修成300裡左右長的棧道,滾滾巫溪鹽泉沿大寧河直下巫山。

至今,在廣大的三峽流域,當地人都把鹽稱作“鹽巴”。這個“巴”字,就是巴國的巴。如今的後人之所以把食鹽稱之為“鹽巴”,這裡既有對一個古代部落鹽文明的遺存和傳承,也記錄著後人對先祖的致敬!

了不起的城市:鹽“巴”的傳說,重慶的巫鹽文明

3:三峽中壩鹽文明遺址

1959年發現的大溪文化遺址也有力地佐證著這一鹽文明的脈絡。

大溪文化因地處重慶市巫山縣大溪而得名。其分佈東起鄂中南,西至川東,南抵洞庭湖北岸,北達漢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長江中游西段的兩岸地區。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的年代,大溪文化約為公元前4400到前3300年左右。

考古發掘的材料說明,位於今天重慶巫溪縣的寶源鹽泉、忠縣的中壩遺址,以及整個三峽流域的古文明遺址,都和這一文化一脈相承——這裡既是大溪文化的文明發祥帶,也是一個豐富的地下鹽滷分佈帶。

了不起的城市:鹽“巴”的傳說,重慶的巫鹽文明

20年前,為了趕在三峽蓄水之前完成搶救性挖掘,整個三峽庫區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考古工地。

在據大溪文化遺址不遠的重慶忠縣一個叫中壩的小沙洲上,考古隊員們發現了大量製作粗糙的陶罐和難以計數的陶片,它們所處的地層屬於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

這引發了一種猜想:在鹽滷資源豐富的三峽地區,中壩是否就是文獻中所記載的世界上最早的製鹽場?

作為古巴國的一個產鹽帶,和寧廠一樣,忠縣也曾是三峽地區歷史上最為出名的鹽產地。在庫區形成之前,每年冬天,甘井河的河床便暴露出來,黑色的鹽滷從古老的岩層裡流淌出來,像墨汁一樣在河水中氤氳開來,把河水變成了一幅幅水墨畫。

過去,當地人都會砌井,把湧出的鹽滷圈起來,引入各家的鹽灶,再經過熬煮,就成了白花花的食鹽。

了不起的城市:鹽“巴”的傳說,重慶的巫鹽文明

如今,三峽庫區儘管已經進入夏季蓄水期,但中壩的鹽文明遺址依然頑強地露出於水面。經歷了12年的河水沖刷,這裡仍然殘留著不少陶罐碎片,這些4000多年前的陶罐是否真的和製鹽有關?

經過科學家的研究分析,這些來自中壩陶罐碎片的沉積物和現代雲陽鹽廠的參照物進行物相對比,紅外光譜圖顯示,兩者極其相似,都保留有製鹽遺留物的明顯特徵。

結果均顯示:這些4000多年前的圜底罐成了中國人工製鹽最早的標誌性物證。而重慶忠縣的中壩也因此成為世界上最早的鹽場之一。那麼,在四千多年前,上古的人類又是如何使用這些器具的呢?

在中壩鹽遺址,人們發現了密密麻麻的柱洞,同時還有十幾座長條形的窯。這種窯和我國東南地區發現的燒製瓷器的窯極其相似。

了不起的城市:鹽“巴”的傳說,重慶的巫鹽文明

在這一背景下,考古專家對中壩早期的製鹽圖景進行了科學的推定——

熊熊的柴火烤灼著窯上的幾口圜底罐,罐裡盛滿了滷水。當滷水快要凝結成鹽的時候,中壩人把罐子從窯上搬下來,因為鹽結晶在大罐子裡很不好取,不小心還會打破這些好不容易燒製的罐子。於是,他們便把罐子裡的鹽滷倒進尖底杯裡。

在那些像柱洞一樣的東西里,鋪著還未熄滅的柴草灰燼,尖底杯就被放在柴草的灰燼上,利用這些柴草灰燼的餘熱,鹽滷就可以在巴國人殷切期盼的注視裡慢慢結晶成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