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為什麼老是打不過鄧艾,是因為沒得到諸葛亮真傳

諸葛亮死後,蜀國最厲害的就排得上姜維了,可姜維一生中多次北伐,大都敗多勝少。其中在鄧艾手上更是連連吃虧。其中有個非常有名的戰例,這個戰例是一直以來被廣泛引用的,只是一般對它的解讀都是說姜維不懂得使用“聲東擊西”的計策,到底姜維錯在哪,沒說。

《三國志.鄧艾傳》是這麼記載的:“嘉平元年,與徵西將軍郭淮拒蜀偏將軍姜維。維退,淮因西擊羌。艾曰:‘賊去未遠,或能復還,宜分諸軍以備不虞。’於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維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結營。艾謂諸將曰:‘維今卒還,吾軍人少,法當來渡而不作橋。此維使化持吾,令不得還。維必自東襲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潛軍徑到,維果來渡,而艾先至據城,得以不敗。”大意就是:姜維假裝撤退,等到郭淮移動去打羌人時,又殺了個回馬槍。這個計策是成功了,可下一個“聲東擊西”的計策,姜維讓廖化去牽制鄧艾,自己去偷襲洮城,被鄧艾看破了。

姜維為什麼老是打不過鄧艾,是因為沒得到諸葛亮真傳

姜維

那麼姜維到底錯在哪呢?

關鍵在於兩點:

一個就是廖化了。俗話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蜀國雖然能以一州之地和強魏對抗,但極度缺乏人才一直是蜀國的軟肋,廖化在三國裡算不得名將,可是沒辦法,沒人可用。姜維只能安排廖化做為牽制部隊,這也是蜀國和姜維本人的無奈。如果姜維自己去牽制鄧艾,讓廖化去攻取洮城,姜維又不放心。但是廖化不懂用兵之道,一下子被鄧艾看破虛實,來的是廖化而不是蜀軍主力,姜維不在。主力沒來,用別軍牽制我,那用意就很明顯了,定是另有所圖。作戰中軍形洩露是最要命的,這樣就無法掩蓋其作戰意圖,進攻的突然性就沒了。

姜維為什麼老是打不過鄧艾,是因為沒得到諸葛亮真傳

廖化

為什麼說廖化不會用兵呢?這就是第二個關鍵點。

廖化的行動是與鄧艾遭遇後結營自保。這就不對了,既然是要牽制鄧艾,廖化就應該對鄧艾實施牽制進攻,拖住鄧艾讓他脫不了身。要實施“聲東擊西”之計,這種牽制進攻是相當關鍵的。

這裡有三點:一是可以拖住對手主力;二是可以掩蓋自己的真實意圖,掩護自己的“擊西”部隊;三是可以隨時變佯攻為主攻,就是說要隨機應變,根據戰場態勢,把主攻方向改到原來的佯攻方向。

可是廖化跑到白水邊,老老實實屯起兵、佈置起軍營來了。你在那結營幹嘛?和鄧艾相持嗎?鄧艾自己都說了:“吾軍人少,法當來渡而不做橋。”這就破綻太大了,別說鄧艾,估計他兒子鄧忠都能看出來。於是鄧艾以其人之道還施其人之身,鄧艾反過來弄了點疑兵欺騙廖化,自己帶著主力就直奔洮城。姜維想騙鄧艾沒成,反過來被鄧艾耍了。這個問題也不能怪廖化,人家是執行命令,命令怎麼說他就怎麼做。問題還在姜維,估計姜維怕廖化不是鄧艾對手,所以關照廖化不要主動進攻,把鄧艾吸引住就行。可這哪行啊,至少要在那個方向用強勢的進攻迷惑鄧艾,或者說就算你鄧艾看破了但我對你猛攻纏住你,讓你不得脫身。這樣運用別軍“聲東”才能爭取到主力”擊西“的寶貴時間呀。

姜維為什麼老是打不過鄧艾,是因為沒得到諸葛亮真傳

鄧艾

不過兵法是死的,能不能真正把握住戰爭的原理還是在於活學活用。設置奇兵、正兵是作戰的基本法則。但一個大將不能僅僅只看到兵法上講過的方法。道理很簡單,兵法可以教會你一百種出奇的辦法,也可以教會你一百種判斷對手是否在出奇的辦法,但要是對方用了沒教過的第一百零一種辦法怎麼辦?難道就不會應對了嗎?所以教授大將一定要教會他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聞一知百,才能活學活用。然而真正能成為大將的人畢竟是少數,這就是為什麼自古以來帶兵打仗的人可以用百萬、千萬來計算,而成為名將的就那麼多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