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進補少不了一碗雞湯,但這5類人請自覺繞行

俗話說“逢九一隻雞,來年好身體”,意思是從冬至開始,每隔9天吃一隻雞,來年就會有個好身體。吃雞,是古人眼中最好的滋補方式。

冬天進補少不了一碗雞湯,但這5類人請自覺繞行

但你也許不知道,現在很多人都處於“營養過剩”狀態,如果盲目以雞湯進補,對身體並無益處,有些人喝雞湯,反而會傷身。

8步熬出一鍋好雞湯

冬天進補少不了一碗雞湯,但這5類人請自覺繞行

1、選用母雞

熬雞湯最好選用母雞,因為母雞脂肪含量較高,肉中的鮮味物質容易溶於湯中,燉出來的雞湯味道鮮美。

2、除掉附件

去掉雞身上的一些“附件”,可令雞湯更美味,否則易讓雞湯有股異味。

影響湯味道的“附件”包括:雞的內臟(如雞肝、雞肺等),雞爪上的趾甲,雞鼻(位於雞嘴的上半部分和眼睛之間)。

3、冷凍一下

新鮮的雞肉買回家之後,應該先將其放進冰箱冷凍室凍2~4個小時,目的是讓雞肉“排酸”,這樣熬出來的雞湯沒有腥味,味道更好。

4、

燙洗三遍

熬湯前,先把雞用熱水燙洗三遍,這樣能讓雞皮不容易破,還能使湯色美觀。

5、使用砂鍋

熬雞湯最好用砂鍋,而不是鐵鍋,因為鐵鍋會把鐵鏽的味道帶進雞湯中,而砂鍋能夠“聚攏”鮮味,讓湯更鮮美。

6、加足水

熬雞湯時不要中途往湯中加水,否則會影響雞湯的鮮美。如果非要加水,應該首選開水。

7、少用調料

冬天進補少不了一碗雞湯,但這5類人請自覺繞行

8、最後加鹽

放鹽不可太早,否則不但影響湯的鮮味,肉也容易燉不爛,一定要在湯快燉好時放。

雞湯的4種好搭檔

想要雞湯更滋補,光有雞肉還不夠。煲湯時在湯里加點“特殊材料”,不僅能提鮮,還能達到意想不到的補身功效。

冬天進補少不了一碗雞湯,但這5類人請自覺繞行

01、加黃芪黨參,補氣血

“參芪雞湯”具有補氣養血的作用,能促進和加強體內各組織器官的正常活動,使人精力充沛。

工作、學習壓力大,出現疲乏無力、精神萎靡、心慌氣短等症,不妨試試這款湯。

冬天進補少不了一碗雞湯,但這5類人請自覺繞行

原料:

取黨參30克、黃芪50克、鐵棍山藥1根、生薑適量、雞1只。

做法:

用紗布將黨參、黃芪、生薑包好後放入雞腹內,砂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燒開後,撇去雞湯表面的浮油及血沫,加入少量黃酒。

小火煨30分鐘後加入切好的山藥,一起煮至雞脫骨,關火前加入少量食鹽即可。

02、加香菇,提鮮又補虛

香菇性平、味甘、氣味芬香、口感滑嫩且營養豐富,具有益氣健脾、和胃補虛的功效。

香菇燉雞湯,可溫補氣血,補虛益髒,健脾和胃,老年人常食可滋補身體。

冬天進補少不了一碗雞湯,但這5類人請自覺繞行

03、加枸杞百合,暖身補虛

手腳冰冷、總是怕冷的人,不妨試試“四色雞湯”。

此藥膳是以紅色的枸杞、白色的百合、黃色的黃芪以及黑色的烏雞為主料,有益氣溫陽的功效,能幫你暖身。

冬天進補少不了一碗雞湯,但這5類人請自覺繞行

原料:

烏雞500克,枸杞15~20克,百合30克,黃芪10~ 20克。

做法:

雞肉洗淨,大火煮開後撈出清除血汙,再放入高壓鍋或燉鍋中,加入枸杞、百合、黃芪以及調料,燉爛即成,喝湯吃肉。

04、加五指毛桃,能健脾

五指毛桃煲雞湯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廣東名湯。五指毛桃又稱為“南方黃芪”,具有益氣健脾功效。

五指毛桃煲雞湯,適於體質虛弱、食慾不振、貧血、盜汗的人食用。

原料:

五指毛桃45~60克洗淨,老母雞1只,豬瘦肉200克,蜜棗3枚、生薑3片。

做法:

先將雞肉、豬瘦肉煮沸去浮沫,然後把雞肉、豬瘦肉、五指毛桃、蜜棗、生薑片等放入鍋中。

加入清水約2升,大火煮沸後,撇去浮沫,轉文火煲煮2小時。食用前加鹽調味即可。

冬天進補少不了一碗雞湯,但這5類人請自覺繞行

5類人不能喝雞湯

雞湯經過了長時間文火煮燉,有一些氨基酸、水溶性礦物質、水溶性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但煲的時間過長,湯內嘌呤含量增加,油脂含量和熱量也較高,有5類人群不適合喝雞湯。

冬天進補少不了一碗雞湯,但這5類人請自覺繞行

1、“三高”人群

雞湯中油脂含量較高,尤其是飽和脂肪酸。“三高”人群喝了這種雞湯,會升高甘油三酯,增加高血壓、中風、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因此,“三高”人群、脂肪肝患者不能喝雞湯,以免加重身體負擔,增加動脈硬化或脂肪堆積的風險。

2、膽囊炎、膽結石患者

脂肪的消化需要膽汁的參與,雞湯中的油脂會刺激膽囊收縮,膽囊炎和膽結石患者為了避免病情加劇,儘量不要常喝雞湯。

3、腎功能不好的人

冬天進補少不了一碗雞湯,但這5類人請自覺繞行

4、痛風患者

雞湯經過長時間的燉煮,肉裡的嘌呤會溶解到湯中。如果大量食用,容易誘發痛風。

不僅是雞湯,久煮的湯,比如火鍋湯、骨頭湯,痛風患者都不宜喝。

5、風熱感冒的人

中醫認為,雞湯性溫,能夠補虛,緩解風寒感冒。如果是風熱感冒,就不適合喝雞湯了,可能會加重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