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火锅时那些娇贵的食材,都是怎么运到我们的餐桌上的?

外出吃火锅时,我们常常碰到各种十分娇贵的食材:鲜鸭肠,鲜鸭血,毛肚……它们虽然好吃,却保质期特别短,而且运输温度稍有变化,轻则口感不好,重则变质腐坏。想保证从屠宰到上桌都新鲜,就必须有恒温的冷链运输条件。

有一家餐厅在冷链运输上就做得很好——巴奴。它已经开了19年,遍布全国22个城市,这么大的规模也能保证食材的丰富、新鲜,这是怎么做到的?

今天,我们请到了商业观察家沈帅波,让他用一门新课《跟巴奴学供应链打造》,来告诉你巴奴的心法。欢迎你查看下面的清单。


1


食材运输最大的困难是断链

断链,是食材在运输中层层转手,没做到全程低温保存而导致变质。像鲜鸭血、毛肚、鲜鸭肠这些对温度要求很高的食材,如果温度不稳定,在室温下几小时就会变质,运输后就完全没法用了。


2


尽可能缩短运输环节

想避免断链,就要让食材能用最短的时间到达该去的地方。

巴奴没有完全依赖第三方物流,而是在第三方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一套货物流转体系,只有最基本的三站:原材料供应商、中央厨房、门店。


3


中央厨房兼任“中转仓库”

中央厨房不只是加工生产,还承担着仓库的职能。巴奴投资了1.5亿来建设郑州的新中央厨房,建筑面积就有23625平米,相当于三个足球场,担任中心仓的职责。

它与其他仓库弹性互动,其他中央厨房需要用到某些食材,就第一时间分批派送。


4


门店食材一天一送,一次送足

想保证足够的新鲜,每家门店就必须缩小门店冷库,从中央厨房配送,坚持一天一送。这样的难点是:送得多了,用不完会变质;送得少了又不够使。

所以每天门店都要预估好需求量,一次送足。比如上海的环球港门店,基本上一个中型的厢式货车能装完。有的店大,就换更大的冷链车。


5


能冷藏的不冷冻,保持口感

为了保证最好的品质和口感,选取最佳的储存条件。比如,毛肚虽然冷冻起来运输更方便,但低于0℃,组织结构会破坏,高于0℃,毛肚饱水量会下降,必须采用冷藏的手段,用0℃的冰水保鲜,不能用冰块。


6


建立完善的温控系统

巴奴为中央厨房的仓储设计了很完善的温控系统,分成四个温区:-18°C的冷冻库、0-4°C的冷藏库、0-8°C的超低温车间和8-10°C的低温车间,分别储存不同的食材。

在食材运进运出的时候,也接入物联网温控设备,系统自动完成全程的温度控制,保持温度恒定。


7


装货时,冷链车直接开进冷库

仓库内温度控制了,还需要控制装货环节。巴奴的中央厨房里,装货和分拨区都设计了冷库穿堂,冷链车不需要在外面等,而是可以直接开到冷库里,保证车厢内外的温差不会太大。


8


监控冷链车开门时间

运输中,车开门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内部失温就会越严重。为了避免失温,巴奴要求配送时把开车门的时间控制在 3~5 分钟,整个卸货流程控制在20分钟。

怎么才能知道第三方是不是按标准在做呢?在物流车上安装门磁开关,就可以监测每辆车开门的次数,和每次开门的时间。那对第三方物流考核的时候,门磁开关达标率就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9


大批食材用“仓储笼”模块化卸货

一般生鲜会用半米长的保温盒来装,如果是大批的货,一箱箱地去搬就要花不少时间。

而巴奴使用了仓储笼——把十来个保温箱装在一个大箱子里,一次性搬运,就节省很多时间。


10


能用技术解决的问题,就不用人解决

这一条非常重要,既能够最大程度摆脱不可控的变数,还节省了人力成本。

比如,巴奴要求黄豆芽上不能有黑点,过去都是工人一个个检查、清理。现在用了AI技术检测,快速筛查,提升了效率。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我们习以为常的火锅背后,原来还有这么多玄机?想了解更多这样的知识,欢迎你加入新课《跟巴奴学供应链打造》,给你还原整个打造第三代极速供应链的逻辑。

即使你不是餐饮行业的人,这门课也能给你很多供应链的知识,为你所用。
【来源:沈帅波 罗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