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長假倏忽而過,
夏至的腳步也悄悄臨近了。
時節的饋贈激發著人們的想象力,
在廣東,暑氣騰騰的夏季帶來了活力,
也帶來了許多舌尖上的別緻美味。
今天粵遊君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
順德的傳統名產,也是最應季的消暑美食
——節瓜。
尋味順德
心水美食話節瓜
在順德,美味的流轉時刻不停。最後一間宵夜店剛剛打烊,菜場已經熱鬧起來。
盛夏,瓜菜上市的旺季。凌晨5點,54歲的奇叔來到菜市。他要把1小時前剛剛採摘的收穫交給菜販。靠這項收成,奇叔一家每天能增加100多塊錢收入。
■ ■■■■
送完菜,到了吃早茶的時間。與其他地方不同,順德的茶館供應早酒。紅米酒配生滾粥,是順德鄉間奇特的早餐。
人們習慣在茶樓存上一瓶紅米酒,標上自己的特有的記號。
奇叔的老伴沒時間享受早茶。菜地裡收成在望,這種植物的果實當地人稱為節瓜,這正是奇叔每天送到市場的收成。
節瓜種植在塘埂上,這是古老的桑基魚塘在今天的延續。
近千年來,珠三角地區的人們巧妙利用有限的土地,他們挖塘養魚,塘基種桑,桑葉養蠶,蠶沙餵魚,魚糞塘泥又可以作為桑田的肥料。
製造業的興盛,改變了這裡傳統的生產方式。在今天已經很少能見到桑基魚塘的原貌,但這種自然循環的耕作方式在順德得到了保留。
今天賣節瓜的收入,奇叔要用於一項投資計劃。
塘埂上最適合散養家禽,有機肥料為節瓜提供充足養分,散養土雞更是上好的純天然食材。
兒媳的預產期在年底,養雞為了給她產後補養身體。奇叔精打細算,還是被老伴看出了疏忽。
“要抓就抓拳頭大小的雞,抓雞是給我兒媳坐月子用的,這麼大有什麼用!過年的時候就太大了,去抓雞也不跟我說一聲。”
走地雞是自然放養的雞,在草地或者樹林等空地上生長,食用的一般是谷、飯、各種菜葉,或者是農家吃剩的飯菜,還有大自然的一些小蟲子,且雞常走動,空氣質量也比較高,因此肌肉質地結實,口感較好。
走地雞產出的雞蛋品質也好一些,因為蛋黃中的類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2含量高,所以蛋黃更大,顏色也更深一些。非常適合做煮雞蛋和煎蛋,簡單的烹調方法就能將它優良的口感完全發揮出來。
對奇叔一家來說,節瓜只是家庭收入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塘魚。
塘魚
臨水而居的生活造就順德人對魚的鐘愛和挑剔,他們吃魚最講究鮮活,又不願魚刺破壞享受美味的心情。鱅魚和草魚等鯉科魚類,除了脊骨肋骨之外,還有100多根肌間刺,順德廚師熟知它們的位置和排布,用精準的刀法將魚刺一一剔除。
在鹽水中清洗,去除魚腥。用棉巾吸乾表層水分,令魚肉更易入味。鹽使魚肉緊緻,花生油保持肉質鮮嫩。
以絲瓜墊底,讓蒸汽循環流通,食物均勻受熱。烹飪的靈感與北歐的理療方式異曲同工。火候至關重要,蒸汽迅速使食物表面增溫。1分30秒是恰到好處的節點,此時蛋白質剛剛變性凝固,魚肉鮮嫩無比。
“
蒸,中國古老的烹飪技法,能最大限度保存食物的本味和養分。“桑拿”是順德人對蒸的另一種演繹,爐灶直接搬到餐桌上,讓人們第一時間享受到食物最美味的瞬間。
除了魚,雞也是“桑拿”的主角。去淨雞骨,雞肉切成薄片,便於快速蒸熟,保證鮮嫩口感。桑葉富含氨基酸,但口感微澀。吸收雞汁後,變得鮮潤可口,也讓雞肉清鮮不膩。只需2分30秒,此時肉中汁液最豐盈,肉質分外彈嫩。
不同食材味道的交融和循環在一場桑拿宴中完美呈現。幾乎所有食材都來自基塘的出產。
農曆五月,節瓜花開了,這是奇叔最忙碌的時候,他要給每一朵花授粉。奇嬸也忙著手中的活計。
節瓜生長很快,花期結束之後,5天就能長到500克左右。桑麻村一帶土壤肥沃,出產的節瓜口感沙甜,皮色墨綠油亮,因此稱為黑毛節瓜。
順德人特別講究食材新鮮,只購買剛剛摘下、頂端帶花的節瓜。採摘完畢,沒有絲毫停歇,奇叔奔往市場。
夏季,餐桌上總能看到節瓜的身影,它們幾乎可以和任意食材搭配。
剛出水的花蟹鮮甜飽滿。加入薑片、淡菜、蝦仁一起爆炒,表層焦香,又不讓食材水分流失。再加入豬骨熬製的上湯。
主角終於登場。質地沙軟的節瓜與海鮮同燜20分鐘,盡數吸收花蟹的鮮味。去皮綠豆化成豆沙,令湯汁馥郁醇厚。
還有一種極簡做法,只需白焯。節瓜微留皮青,外層爽脆,內部沙軟清甜。在順德,每年有近兩個月時間享受新鮮節瓜的美味。
基塘農業四季都有產出,最豐厚的收成是秋季的漁獲。奇叔家有14畝魚塘今天收穫草魚2 500千克,像這樣的豐收每年有兩次,這是對他們一年辛苦勞作的回報。
古老的基塘正在融入現代化的腳步,鄉村與城市相連,但都市裡人們的餐桌上仍能找到來自基塘的物產。
桑基魚塘
良性循環的典範
所謂桑基魚塘,就是指在基面上栽種桑樹的魚塘。它是珠江三角洲人民在明清時期,創造出來的一種特殊的人工生態系統和農業生產模式。
“
當時,在珠江三角洲一帶,存在許多“地勢低窪,水潦頻仍”的漬水地,這些低窪漬水地因易洪易澇,洪澇交替,不太適合普通作物的耕種。於是,勤勞智慧的先民們便將漬水地就勢深挖為塘,泥土覆於四周為基,在塘中養魚,在基上種桑,形成桑基魚塘。
“
在桑基魚塘的生產過程中,人們採取種養結合的形式,用桑葉喂蠶、蠶沙飼魚、塘泥肥桑,形成“桑茂蠶壯魚大泥肥”的良性循環,各生產過程緊密相連,環環相扣,前一個環節產生的廢棄物被後一個環節充分利用,無汙染,無浪費,體現了樸素的生態環保意識和循環經濟思想,形成雛形的生態農業,被人們稱之為良性循環的典範、生態農業的先驅。也正因為此,桑基魚塘一經產生,便迅速發展,並且在數百年內長盛不衰。
✿ 桑基魚塘成為聯合國推舉的基塘農業模式
人們在田基上種植黃豆、花生等農作物,在收穫的同時,也充分利用作物的根鬚減少水土流失。他們還在田基上搭構水瓜棚、絲瓜棚,將瓜棚伸到魚塘上面,不僅充分利用水面空間,還起到遮陰降溫作用。因此,即使是炎炎夏日,魚塘水面仍涼爽寧靜,塘魚生活十分舒適。此外,基塘和桑體極少使用化肥,極大地維護了生態平衡。
黑毛節瓜
順德的傳統名產
節瓜又名毛瓜,因“一節―瓜”而得名。別處節瓜多蔓地而生,順德四水六基,節瓜多長在塘上瓜棚而被稱為“水影瓜”。這種節瓜由於吸收水面反射的陽光和充足的水分,瓜體具有烏、青、油、亮的特點。
✿長在塘上瓜棚的節瓜被稱為“水影瓜”
“
節瓜在順德已有300多年栽培史,黑毛節瓜在近數十年間蜚聲珠三角。據史料記載,黑毛節瓜原是桂洲鎮福案沙(今幸福社區)的傳統名產,20世紀60年代初,杏壇桑麻村從桂洲引進了黑毛節瓜的栽培技術,並不斷改進,使黑毛節瓜成了優質品牌。
這種節瓜身短,個體不大(成瓜每隻重250~400克),皮呈深綠色(而不是“毛黑”),口感清淡略甜,成菜後鬆軟嫩滑,無論滾湯、浸、煮、炆都同樣好味,得到食家厚愛,暢銷港澳。
鳳城釀節瓜
中西合璧的美味
鳳城釀節瓜是用黑毛節瓜為主料烹製而成的順德傳統名菜。順德人選用初出的黑毛節瓜(標誌是還帶一朵剛謝之花),刮皮切段,去瓤,釀入新鮮豬肉蓉等料,拉油後炆焾勾芡。此菜清甜焾軟,甘香味鮮,深受大眾喜愛。
✿ 鳳城釀節瓜(奄尖大少私房菜提供)
鳳城釀節瓜傳至香港,被改良為原個釀製煲焾,跟刀叉上桌,讓食客邊切邊吃,別具雅趣。
“
據香港新國泰海鮮酒家行政總廚蔡福介紹,此菜的製法如下:先把原個節瓜切去瓜蒂和花,用竹片輕刮瓜皮及毛(不要颳得太深,要留皮青),然後把瓜瓤挖去,再釀上用半肥瘦豬肉及魷魚、冬菇粒所調好的肉餡,整個用滾油略泡,濾油後,用薑絲、蝦米、冬菇絲加入二湯調好,再放入節瓜,用慢火煲至僅焾(以用筷子能插入為度),再用原汁加少許溼生粉勾芡,淋於節瓜面上(節瓜則先用筷子插些小孔以便芡汁滲入瓜肉,使內外都有味)便成。
鳳城釀節瓜經香港傳至上海,便成了港式海派菜扒釀新節瓜。
✿ 桑葉扎(魏民攝)
時節的饋贈激發人們豐富的想象力。桑葉入菜,桑葚也被引入調味,利用其中的果酸令肉質更加鮮嫩。桑葉油炸跟河蝦爆炒,香脆可口。各種時鮮蔬菜切丁,用鮑汁提鮮,再裹上桑葉,讓一道素菜變得別開生面。通過食物,居住在城市的人們能仍感受到季節的更迭。
① 桑葉煎釀鮑魚(魏民攝)
② 炒桑果(魏民攝)
順德一直是廣東省蠶桑基地。俗話說:“近山吃山,近水吃水。”順德人就地取材,以蠶桑為食,巧製出種種有特色的桑基美食。
✿ 桑基蠶繭香
天時地利造就美景,
智慧匠心造就美食,
節瓜應季而生,
你又怎能錯過呢~
文章素材來源丨順德區旅遊局、佛山電視臺順德分臺
今日話題:你最愛哪種消暑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