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為何被列入2019年銀行業十件大事?

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願)訊,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銀行業高風險資產減少14.5萬億元,同業理財餘額較2017年初下降85%,監管套利突出的同業投資減少3.65萬億元,全國實際運營網貸機構借貸餘額比2019年初下降了48%……

上述數據是由中國銀行業協會,於1月8日發佈的“2019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中第一件大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中的成果。

區塊鏈為何被列入2019年銀行業十件大事?

2019年,監管部門以防範系統性風險為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通過有效監管防範化解各類經營風險和防止局部風險擴散蔓延,維護金融市場穩定;依法接管包商銀行,推動錦州銀行、恆豐銀行改革重組,切實防範中小金融機構流動性風險,嚴肅查處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對維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釋放了積極信號。

“2019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顯示,新版LPR、銀行業對外開放等位居其後。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推動降低貸款實際利率水平,增強了信貸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截至2019年10月末,外資銀行在華共設立了41家外資法人銀行、114家母行直屬分行和151家代表處,對外開放與利用外資的成效顯著,在有效防範風險前提下促進金融業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瞭解,這已是中國銀行業協會連續13年發佈,本次共向700餘家會員單位、主流媒體以及協會32個專業委員會徵集到行業大事377件,來自各專業領域的15名專家組成評委會,進行書面評審和終審會現場審定,最終產生了2019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並由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潘光偉現場發佈。

以下為十件大事及推薦理由:

1、堅決打好防範金融風險攻堅戰,監管部門“分類施策”化解中小機構風險,拆解影子銀行,治亂象促合規,維護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推薦理由: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三大攻堅戰的重要任務,監管部門採取多種措施處置重點領域金融風險,持續整治金融市場亂象,穩定市場信心,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維護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的整體穩定和健康發展。

2、利率市場化改革取得重要進展,新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發佈,多次實施全面和定向降準,疏通貨幣信貸傳導機制,促進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推薦理由: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是我國實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舉措, 與定向降準相輔相成,推動銀行降低實際貸款利率,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促進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服務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擴面提質”。

3、銀保監會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發佈19條對外開放新措施,推動銀行業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

推薦理由:我國堅定不移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致力於發展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國務院發佈系列舉措和文件,監管部門大力推動對外開放措施實例落地,銀行業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格局基本形成,為提高我國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營造了良好的制度和市場基礎。

4、銀行業貫徹落實《關於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精神,通過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降低貸款利率、減費讓利、推動 “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等措施,增加有效信貸供給,提升服務民營、小微企業質效

推薦理由:國務院出臺意見指導,多部門綜合統籌,加強政策支持、激勵、督導,行業協會主動作為,銀行業金融機構持續發力,在緩解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方面取得積極成效,促進金融服務民營、小微企業質效不斷提升。

5、《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監管評估辦法(試行)》《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徵求意見稿)》等文件出臺,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推薦理由:深化銀行業改革的重點是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公司治理的指導與監督,行業協會做好自律引導,促進銀行業不斷提高公司治理的科學性、穩健性和有效性,從而為銀行業提升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6、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支持商業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金,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完成A股IPO,銀行業加快資本工具創新,建立資本補充長效機制

推薦理由:國務院金穩委提出支持,監管部門出臺舉措,銀行業通過創新資本工具、發力資本市場,多渠道補充資本金取得明顯成效,有利於增強銀行體系穩健性,更好支持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7、《關於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出臺,銀行業踐行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效率水平,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推薦理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2019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年,監管部門出臺政策、整體規劃,行業協會主動加強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全力支持,發揮合力“幾家抬”,服務鄉村振興,做實普惠金融,確保金融精準扶貧力度不斷加大,基礎金融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重點領域金融服務可得性明顯增強。

8、《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出臺,銀行業加快推動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強化數據治理,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速

推薦理由:首個單獨針對金融科技的頂層設計文件出臺,對未來銀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推廣應用,將有力提升金融監管效能與金融活動效率。監管部門加強指導,行業協會積極推進,銀行業持續提升數據治理能力,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速。

9、進一步推進資管新規實施,銀行業有序開展理財子公司試點,15家中資銀行理財子公司批籌10家開業,首家外資控股理財公司批准設立,銀行理財業務迎來轉型發展新格局

推薦理由:2019年又被稱為“理財子公司元年”,相關辦法和政策出臺為規範監管、防範風險提供了制度性安排和根本依據,銀行業金融機構陸續成立理財子公司,加強理財業務風險隔離,優化理財產品結構,推進理財業務規範轉型,有利於進一步打破剛性兌付,有力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10、銀行業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多部門規範金融營銷宣傳行為,聯合建立金融糾紛化解機制

推薦理由:建立完善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多部門聯合規範金融營銷宣傳行為,推進建立金融糾紛化解機制,充分落實銀行業金融機構保護消費者權益的主體責任,對增強金融消費者獲得感、促進金融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