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戰勝恐懼

恐懼是一種常見的情緒和心理。然而,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時候像今天這樣,有這麼多人、這麼頻繁地感到恐懼。


本書作者弗蘭克·菲雷迪是英國社會學家,肯特大學社會學榮休教授,被《倫敦書評》評價為“英國、歐洲乃至世界上最為領先的知識分子之一”。他曾寫過《恐懼文化》、《恐懼政治》、《知識分子都到那裡去了?》、《偏執狂父母》等著作。

一、恐懼文化的歷史演變和它在當代的主要特點:
恐懼首先是一種生理本能。然而人類還有一種從文化中傳承而來的恐懼習性。
傳統的恐懼包括死亡恐懼和宗教恐懼。
而今天,人類社會的恐懼和過去的恐懼有很大的差異,表現出新的特徵——
1. 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學的崛起,讓恐懼從一種道德問題變成為醫學問題;
2. 恐懼變得普遍化。原先,人們的恐懼多半有關生死存亡這樣的大事,而現在,人們在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中,都能發現潛在的風險,併為此惶惶不可終日;
3. 恐懼呈現出“個人化”的特徵。原先,人們的恐懼往往是群體化的。而今天,人們的恐懼多半集中在對個人及家人的擔憂中。
二、誰在為恐懼文化推波助瀾?
1. 媒體是傳播恐懼信息的主力軍。媒體通過連篇累牘的報道,描繪出一個危機叢生的世界,並通過恐懼修辭,喚起人們大難臨頭的感覺。

2. 政客通過恐懼訴求操縱民意、鼓動選民。他們珍視所有可以表現焦慮或恐懼的機會,一有機會就進行恐懼表演,以此喚起選民心中的不安全感,為自己贏得選票。
3. 科學家也沾染上了恐懼文化的習氣。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愛用聳人聽聞的語氣進行科普,將有關全球大災難的預言劈頭蓋臉向大眾砸去。
媒體、政客和科學家不謀而合,用鋪天蓋地、聳人聽聞的言論,讓整個人類社會在恐懼文化中越陷越深。

三、恐懼文化有什麼樣的害處,又該如何應對?
危害:
1. 恐懼文化削弱了道德的力量。今天的人們只願意對風險進行各種評估,卻不願意拿出勇氣去做正確的事。
2. 它影響年輕人的成長與成熟。今天的年輕人是脆弱而幼稚的“巨嬰”,不願承擔公共責任,更不願意去冒險。
3. 恐懼文化讓人們消極地看待未來。當代社會瀰漫著一種悲觀主義的未來觀。對於未來的恐懼,甚至已經動搖到了人類對自己的信念。
對此,我們絕不能聽之任之。除了一味的恐懼和焦慮,人類其實還有其他的選擇。
比如,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孩子們思想和行為的獨立性,給他們更多試錯和冒險的機會,讓他們更有經驗地去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

更重要的,是喚醒人們漸漸疏遠的道德意識,尤其是勇敢和審慎這兩種美德。
書 名:恐懼
作 者:[英]弗蘭克·菲雷迪

徹底戰勝恐懼


徹底戰勝恐懼


徹底戰勝恐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