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緊張?害怕?從心理學角度淺析疫情背後的“死亡焦慮”

文 / 小貓

圖 / 網絡

你越不曾真正活過,對死亡的恐懼也就越強烈;你越不能充分體驗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直視驕陽》

2020年註定是不尋常的一年,二月份已經過了一多半,可大多數人依舊未從恐慌的情緒中脫離出來,彷彿陷入了一種“情緒的瘟疫”中無法自拔。

雖然,我們在新聞裡看到各方都已經在全力防控肺炎,但疫情仍在持續蔓延。有人感染,有人奔忙,有人治癒,有人離世……

而當我們接收到的信息越多、瞭解的情況越多,我們就越恐慌。

那麼我們恐慌的到底是什麼呢?是疫情的傳播速度?是暫且沒有特效藥?是被傳染後的痛苦?

我想都不是,恐慌的真正原因,是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真正地面臨死亡

恐懼?緊張?害怕?從心理學角度淺析疫情背後的“死亡焦慮”

於是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絕望和逃離,一切看起來混亂無序而自私。

  • 武漢人民在封城的前一天將近五百萬人逃離武漢;
  • 其他城市對武漢人民充滿敵意,紛紛進行攻擊,謾罵與諷刺;
  • 手機和網上各種信息傳播的謠言肆意妄為。

其實這些反應是非常正常的,人天生有著對死亡的焦慮,集體焦慮也會在很多應激事件後有所體現。

人們產生了死亡的預感和意識——恐懼和宣洩焦慮,是所有人的本能反應

但是單純的恐懼並不利於生存,所以在本能反應結束後,冷靜下來的我們開始從恐懼變為互相支持。

心理學有個說法是<strong>“心理韌性”,<strong>反應一個人面對逆境時,有效應對、適應並從中成長的能力。經歷一場生死災難後,心理韌性強的人可能會去反思生命,會試圖給死亡這個話題尋找一個答案。

本文就透過這次肺炎疫情,針對“死亡恐懼”這個話題來展開深層分析。

對死亡的恐懼伴隨人的一生

死亡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每個人都怕死,怕父母老無所養,怕孩子無依無靠,怕愛人孤苦伶仃,還怕那個未知世界裡有什麼可怕的東西要去面對。

所以大家都表現出恐慌的情緒,然而恐慌一旦超出一定額度,就會帶來負面效應,相信武漢人體會最深刻。

自疫情發生開始到封城,武漢人的日常生活受到極大影響。進出武漢的人也受累,去武漢的被困武漢難返回,從武漢歸來的會被觀察和質疑甚至被排斥。

在面對疫情時,那些鎮定自若的人,那些主動請命奔赴第一線的人,他們心中也有恐慌。醫護人員的家人也充滿了恐懼,有的小孩子不想讓媽媽上前線救治更多的人,哭著嚷著就是不讓去。

恐懼?緊張?害怕?從心理學角度淺析疫情背後的“死亡焦慮”

人為什麼會恐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懼怕死亡,疫情彷彿拉近了人與死亡之間的距離。

<strong>歐文·雅洛姆認為,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將會伴隨一生,臨床研究表明,對死亡的恐懼早在童年時期,就已經根植在我們的無意識中,我們生活中的大部分焦慮和痛苦其實都是源於對死亡的恐懼。

歐文·雅洛姆,是斯坦福醫學院精神病系的終身教授,是當前美國心理治療領域的大師級人物。關於死亡問題的探索,一直貫穿在他近四十年的學術研究。在他75歲高齡時,著作了《直視驕陽》一書。他經歷過了祖父母、父母、導師的相繼離世;身邊的朋友和同事的逐漸衰老、患病;他自己的身體也抵擋不住歲月的流逝。

這次疫情讓我們更加懂得了生死的重要性,但目前我國的死亡教育還停留在理論研究階段,只有少數的醫學類院校才會開設生死學的課程。死亡教育的匱乏,再加上傳統觀念中對死亡話題的忌諱,導致很多人都不敢談論死亡話題。

沒有正確死亡觀的引導,很多人在面對死亡問題時,只會感到壓抑和焦慮,併為此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每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恐懼著死亡,也呈現出不同的焦慮方式。<strong>歐文·雅洛姆認為焦慮方式包括兩種,一種是<strong>外顯的死亡焦慮,另一種是<strong>隱秘的死亡焦慮。

外顯的死亡焦慮:指的是明顯地感受到死亡所帶來的威脅隨之而爆發的焦慮。

疫情期間,看到籃球巨星科比不幸墜機身亡,引起了更多人對死亡的焦慮,<strong>死亡焦慮就像是人生的背景音樂,好像時時刻刻在提醒著人們生命的無常與短暫。甚至有的人常常做噩夢,自己有一些咳嗽與感冒就懷疑自己已經感染上了新型冠狀病毒,開始對死亡進行無窮無盡的聯想。這就是典型的外顯的死亡焦慮。

隱秘的死亡焦慮:被各種症狀所包裹著,難以發現其焦慮的根源。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能引發死亡焦慮,如果你平時很少思考過關於死亡的話題,就很容易產生隱秘的死亡焦慮,它不像是外顯的死亡焦慮那樣直觀可見,但<strong>如果一種焦慮讓你無所適從時,便要好好尋找一個焦慮的根源,必要時向心理諮詢師尋求幫助,一起正視它直視它。

對死亡的焦慮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我們害怕死亡,害怕的是死後的未知,死後的不復存在。如果我們正視死亡,勇敢地面對它,反而能給我們的生命帶來積極的力量。

災難之下,愛是最有力的武器

恐懼管理理論指出,人們在生活中會有意識加強一些社會認知的動機以緩解死亡焦慮,尤其是<strong>親密關係、自尊和文化世界觀這三者,可以讓人在恐懼中獲得被保護的感覺。

當人們真正意識到“死亡”有可能來臨,這種意識會引導我們做出相應的一系列心理活動,這叫做“死亡覺知”。

在死亡覺知後,人們對這些需求更加強烈,伴侶之間的關係會更加緊密,親子之間的羈絆會更加深厚。

要在災難中重新找回情緒,尋求親密關係的支持很可能是最有效的辦法。

在這一次的疫情中,我們就看到了許多感人的畫面。

蔡康永曾經說過:“沒有愛情,你不會死;但有了愛情,你會活過來。”

  • 四川派往武漢的醫療隊即將出發,送別現場,一個丈夫帶著哭腔喊話:“趙英明,平安回來。你平安回來,老子包一年的家務我做。聽到沒有!”
  • 河南首批醫療隊出發支援武漢,妻子偷偷報名。在車子啟動前,丈夫在窗外大喊:“王月華,我愛你!”
  • 一對兒耄耋老人雙雙感染新冠肺炎,87歲老爺爺不放心隔壁病房的83歲老奶奶,舉著吊瓶去看望老奶奶並寵溺地喂她吃東西,老奶奶眼含淚水。

這些看似都比較的戲劇化,但是在災難之下,愛是最有力的武器。


恐懼?緊張?害怕?從心理學角度淺析疫情背後的“死亡焦慮”

看到很多朋友說,疫情過後,第一時間就是去見對方,能呆在一起,做一些平常瑣碎的事情就知足了。

這讓我不禁想到了<strong>馬爾克斯的著作《霍亂時期的愛情》,主角在半世紀的霍亂中,歷經各種愛情,明白升值珍貴,來之不易。

霍亂、疫情,是隨機事件,也是危機事件,有著突如其來和致命的特點,在心理上,也會給關係帶來無法預測的走向和發展。

疫情的隔離也像是給親密關係帶來了一次考驗,如果你給對方一些鼓勵與支持,這份愛就像是魔力一樣,讓對方看到希望,看到夢想,看到自己無所不能又勇敢堅強。

死亡面前的我們往往真實、敏感而脆弱,但也會懷著一絲希望。當災難降臨,要求正在生死關頭的人冷靜下來理智思考顯然是無情冷漠的,但我們依然可以做些什麼。災難發生時,我們可以主動給予身邊的人支持,從關注過去和現狀發生了什麼轉移為對下一步和未來的思考;災難發生後,我們可以積極參與新的社會關係的構建,在專業心理人士陪伴下重新審視災難等等。

認清死亡的本質,緩解對死亡的恐懼

古希臘伊比鳩魯的三個論點分別為<strong>靈魂的死亡、完全虛無的死亡、生前與死後對稱的兩極。

1.靈魂的死亡

當身體死亡時,靈魂也隨之消失殆盡。我們不必要害怕來世、害怕鬼神。物質決定意識,在那個時候,我們消失的同時,我們也不再擁有意識,對逝去的生活不再有遺憾,不會體會到與親人離別的痛苦。

2.完全虛無的死亡

指那些我們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的死亡。這種死亡與“我”不會同時存在,當死亡發生了,我們就不會存在,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害怕死亡呢?

3.兩極的對稱

生前和死後是一種相同的狀態,我們不知道生前經歷了什麼,那麼死後的狀態也無法得知,更不用在活著的時候害怕死亡後的黑暗。

採訪了一位疫情期間過度焦慮的男人,他說死亡最讓他害怕的是離開自己的妻子,他擔憂自己死後,妻子一個人孤苦伶仃地生活。這種痛苦,是他妻子的痛苦,並不是他的痛苦。

在他死後,他的意識就停止了,內心是不會再感受到害怕和悲傷;事實上,他也無法改變自己死後,妻子所要面對的現實。

所以,如果他再這個特殊時期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來陪伴妻子,好好對待妻子,活在當下,死亡也不再顯得那麼恐怖了。

如果死後一切不復存在,那麼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很多人誤以為只有那些有名的人才會被人記住,才得以永恆。其實每個人在無意識中都有一股力量,去影響身邊的人甚至身後的幾代人。這便是通過認識自身的影響力,來減輕對死亡的恐懼。


恐懼?緊張?害怕?從心理學角度淺析疫情背後的“死亡焦慮”

前兩天看到這樣一個讓人心碎的視頻,武漢火神山醫院吳亞玲護士突然得知她的母親去世,於是她淚如雨下,面對家的方向,悼念去世的母親,然後擦乾眼淚繼續投入到工作中,沒有見到親人最後一面是她最大的遺憾。

她不過是一個平凡人,但是她卻做著不平凡的事情,並且影響到了全國人民。

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至親,他們雖離開了這個世界,當你想起他們的時候,他們慈祥的笑臉、他們做的美食、他們送的禮物——浮現在你的眼前。留在你心底的是他們愛你的模樣,這種愛,是無限溫暖的,也滋潤著你去愛身邊的人。

我們對他人的影響就像這份記憶一樣,潤物細無聲,給他人帶來力量。

這種影響叫“波動的影響”,指的不是留下名聲和財富,而是指一個人在整個一生中給他人留下的東西,有可能是某種特質、某些教導、也有可能只是一種舒服的感覺。

當你認識到自身所具有的影響力時,生活中的很多小事都充滿了意義,也鼓舞我們去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情,給他人帶來積極的影響,這份波動影響將會一直持續下去。

結語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人在磨難中才會真正懂得什麼是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價值,追求的方向,以什麼樣的方式實現生命的意義,重要的是叩問自己的靈魂,和個人小我的價值實現相比,那些慈善家、醫生護士、軍人,以及默默為這個世界付出愛的人們,他們才是人間的光芒和天使。

蔣勳先生說,人生最後一個功課,就是和自己的身體告別。

也許我們終將被疾病、衰老、死亡擊敗,但我們可以選擇和它們的相處方式。

很多人的死亡焦慮,來源於從來沒有發揮過自己的潛能,或者是沒能實現夢想,還有的可能是遺憾自己從來沒有努力過。

當在生命中的某一刻突然醒悟,人生必然走向死亡時,他們發現自己未做的事情還有太多。

所以,從現在開始,找到內心的力量,充實自己的人生,立足於現實生活,不斷地充實自己,過有意義的人生。

參考文獻:

1.《直視驕陽》

2.《生死之間——當我們與疾病和死亡狹路相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