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不變的大時代,英雄也是變化的小人物

一代名將狄青,是以軍功起家,早期在與西夏的作戰中不斷因戰功獲得提拔,等到平定了儂智高叛亂之後,更是被提升到樞密使一職,這個是北宋時期武將最高的官職, 榮耀至極。然而,就在狄青出任樞密使一職後數年之間,狄青卻陷入了種種困境,遭到大臣們的屢屢彈劾,並最終被罷官,導致這種困局的根本原因就是與宋王朝的基本國策有關以及分享了原本屬於士大夫的權力。

狄青——不變的大時代,英雄也是變化的小人物

一、貫穿整個宋王朝的基本國策——重文輕武

1、時代的背景

唐朝時期,為了加強對周邊國家都防禦力量,在全國設置節度使統率諸軍、鎮,方便徵調全國軍隊。節度使一職對一個地方的軍隊有專制的權力:“受命之日,賜之旌節,謂之節度,得以專制軍事。行則建節符,樹六纛。外任之重,無比焉。”

到了唐朝中後期,節度使更是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各地節度使對朝廷保持著不同程度的離心狀態。唐玄宗時期,在防禦外族的地區設立了十個節度使,全國精銳部隊多數在此分佈,其中節度使安祿山更是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唐王朝出現了外重內輕局面,終於在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釀成了大禍——《安史之亂》。後來雖然“安史之亂”被平定,但是並未能進一步消除節度使對朝廷潛在的威脅,至此,唐王朝開始走下坡路。

唐朝末期,黃巢起義之後,唐王朝已經名存實亡,各方節度使形成擁兵自重的局面,其中以宣武節度使朱全忠、河東節度使李克明、鳳翔節度使李茂貞等人勢力最大。各節度使在自己的管轄區域為所欲為,朱全忠(朱溫)

更是一度控制了皇帝,濫殺朝臣,最終在開平元年(907年)廢唐哀宗,自行稱帝,建立了後梁,唐王朝最終滅亡在自己起初用意於維護統治而設置的節度使之手。

狄青——不變的大時代,英雄也是變化的小人物

後梁太祖朱溫並未能統一全國,反而讓之前唐朝設置的一些勢力強大的節度使紛紛擁兵自重,且互相攻殺,失敗的一方則為之兼併。其中軍事實力最強、在唐亡後建號稱帝者,先後有五代,其餘還有割據一方,立國改元子孫相傳者為十國。五代十國時期的封建統治者,依靠武力,分別割據一方,原本的唐王朝被許多小的政權所代替。這些國家均是由當地的節度使建立,各個驕橫跋扈,其部下也多為強兵悍將,武力奪權政變之事不斷髮生,唐朝的節度使遺禍延續至此仍未結束,長期的戰亂以及動盪的政局給廣大人民造成極大的危害,這就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大亂鬥,也是中國歷史一段黑暗時期。

周世宗柴榮病逝,趙匡胤以軍事將領的身份發動陳橋兵變,奪得帝位建立宋王朝,在此前節度使林立,擁兵自重,有的藩鎮將領公然宣稱:“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藩鎮將領們各自依靠自己手中掌握的軍隊,互相吞併,兵變奪權事件頻繁發生。“兵權所在,則隨之以興;兵權所去,則隨之以亡”。

對於皇帝來講,控制有實力的軍隊的將領便可以建立並維護一個穩固的國家,一旦失去對軍隊的統屬權之後便會皇權不穩,因之敗亡。宋太祖趙匡胤便是依靠自己的殿前都點檢身份控制禁軍,然後才能夠成功的發動陳橋兵變,並建立了宋王朝,宋王朝建立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

趙匡胤本身就是通過軍事政權建立宋王朝,加上自己的親身經歷,深切體會到兵權對於國家穩定的影響,為了維護其統治,必須採取措施削弱藩鎮節度使以及朝廷大將的權力,這就是宋代“重文輕武”這項基本國策出臺的大背景。

2、政策的確定

宋王朝依靠軍事發動政變奪得政權,因此其統治者對大臣的防範措施也是相當嚴密。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基礎,趙宋王朝的統治者推行重文輕武國策,宋初繼承五代舊制,仍置節度使,轄區內的軍權、政權、財權由節度使獨攬,實際上是個半獨立的小王國。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採取各種政策,削弱節度使的軍權、政權、財權,以加強中央集權。

乾德三年(965 年),宋太祖趙匡胤令各地賦稅收入除去日常軍費所需外,全部運送中央,剝奪了節度使擅自處理使用地方賦稅的財權。同年還命令諸州府選送精兵給中央,削弱了節度使的兵權。北宋歷代統治者都十分重視加強對軍隊的控制,進行了許多收奪將領兵權的措施,比如,宋太祖取消了殿前都點檢和副都點檢的設立,另設馬、步、殿前三個都指揮使,即所謂的三帥一起來統領禁軍,削弱了禁軍統帥的軍權。禁軍高級軍官的職位則用一些資歷較淺、容易駕馭的人來擔任,且時常加以更調,目的在於防範士兵和將領之間結下深厚的關係,但客觀上卻造成了“元戎不知將校之能否,將校不知三軍之勇怯”

的結果。

不僅如此,還實行所謂的更戍法,即分遣軍隊戍守各地,軍隊的屯駐地又時常進行更換,而統兵將帥則不隨士兵行動,常駐於防地,說是“練習勤苦,平均勞逸”,實際上使得“將不得專其兵,兵不至於驕墮”,從而使得領軍大將難以從擁兵自重而演變為對抗中央政權的割據勢力。

宋王朝通過削弱禁軍將領和地方節度使的權力,消除了武將擅權和藩鎮割據的危險。同時,宋朝皇帝們通過提高文官的地位來維護其統治,自趙匡胤以來就制定了以文官治天下的政策。宋仁宗時期的蔡襄曾說過:“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詞進:大臣,文士也;近伺之臣,文士也;錢穀之司,文士也;邊防大帥,文士也;天下轉運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甚至有人說:“狀元登第,雖將兵數十萬,回覆幽薊,凱歌勞還,獻捷太廟,其榮猶不及矣。”這樣的說法雖然有些誇張的意思,但是對宋王朝重文輕武的風氣也是可見一斑。

宋太宗曾對臣下說過:“五代藩鎮殘虐,民受其禍。朕今用儒臣幹事者百餘人,分治大藩,縱皆貪汙,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

。宋太宗的這番話也就是說,用文臣代替武官主管藩鎮,即使是這上百個文臣全部都貪汙,也遠遠不及一個武將擁兵肆虐為害之大。通過因襲前代的科舉以及恩蔭制度,並很大幅度的增加了科舉的錄取名額,將讀書人的前程與傳統儒家學而優則仕的理念與國家政策結合起來,大量選拔士人,並且給予優厚待遇,形成新的統治基礎,從此形成了與士大夫治天下的政治局面,這樣也就很大程度上鞏固了宋王朝的統治。就這樣,北宋重文輕武的國策便基本上確立了下來。

3、重文輕武的利弊

趙宋王朝統治者實行的一切重文輕武政策都是為了鞏固其統治而進行的,這在當時也是比較符合現實情況的,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維護了宋朝的統治的作用,但同時也留下了諸如積貧積弱之類的許多弊病。自唐朝末年以來,“士大夫忠義之氣,至於五季,變化殆盡”,造成的社會動亂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宋朝的統治者大力倡導文治,抑制武人,這本來不是什麼壞事,但是宋代統治者所提倡的文治,主要是以空談心、性、理的理學為指導思想,多務虛言,卻不切實際。另外以不懂軍事的文臣擔任邊疆大臣,這就使得武人喪氣,文官貪汙,吏治敗壞,武備鬆弛。這樣的統治政策下,宋朝的軍事發展始終落後於西夏、遼等少數民族政權。

勸學詩——宋真宗趙恆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宋朝推行重文輕武的國策,雖然有效防止了武將專橫跋扈,鞏固了宋朝統治,卻極其嚴重的挫傷了武將積極性,削弱了軍隊作戰能力,從軍事上和政治上都帶來了不良影響。自宋太宗朝後期開始,北宋對遼、西夏以及金國的戰爭,屢屢遭到失敗,主要就是多年來執行重文輕武國策的結果。重文輕武政策下,任用文臣統兵,可以便於皇帝駕馭,但文人一般不懂軍事,至於北宋中期領兵對西夏作戰的范仲淹、韓琦等,則是極其少數的會打仗的文官。長此以往,這樣的政策和措施勢必難以防禦外敵的侵擾,在與少數民族政權的軍事對抗中經常處於不利地位,同時造成了對外交往中的被動局面,就連突然起事的儂智高所領部隊也能夠將大量北宋將士打的節節敗退,這也是重文輕武國策的弊病之表現。

二、狄青的困境

1、武將身份出任樞密使——犯朝廷大忌

由於重文輕武政策的實行,極大削弱了軍隊的作戰能力以及武將的積極性,北宋的武將大都較為平庸,因此擁有出色軍事才能的狄青很受宋仁宗賞識,在狄青出征儂智高前後,宋仁宗曾兩次在其處理政務的垂拱殿為其置酒。

狄青——不變的大時代,英雄也是變化的小人物

狄青平定儂智高之亂還朝歸來之後,宋仁宗趙禎“欲用為樞密使、同平章事”,當初全力支持狄青出兵征討儂智高,還為狄青免去掣肘監軍的宰相龐籍此時卻堅決反對,認為武將做樞密使本朝前所未有,這樣的賞賜未免過分,“爭之累日,上乃從之”。但宋仁宗實在是太賞識狄青,時隔不久後,宋仁宗又對龐籍說:“平南之功,前者賞之太薄”,仍要以狄青為樞密使,且聲色俱厲,當龐籍提出與眾臣退至中書商議時,“上曰:‘勿往中書,只於殿門閣內議之,朕坐於此以俟’”。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宋仁宗讓龐籍等大臣商議此事,但卻是帶著不可違抗的態度,龐籍等人商量的結果自然是不問而知。雖然在宋仁宗要提拔狄青為樞密使之時,遭到許多大臣的反對,因為武將任樞密使已成為眾臣心中的大忌,而宋仁宗卻力壓眾議,硬是將狄青推上了樞密使的位置。

宋仁宗之前,歷代皇帝在位期間樞密院所有的官員,其中文臣數量遠遠超過武將的人數,而且最高長官依然是文人身份,宋王朝重文輕武的國策到了宋仁宗朝已經是完全確立下來,在宋仁宗一朝共有 29 個人曾擔任樞密使,而狄青是唯一一個由武將身份升任樞密使的。

以狄青的個人經歷,我們可以看出狄青擁有的出色的軍事才能,但我們同時可以看到狄青突破了在宋仁宗朝已經形成的文臣擔任樞密使一職的慣例,這樣無疑是觸犯了整個朝廷的忌諱,被置於一個極為危險的境地。

狄青作為一個武人,與西夏的作戰中屢立戰功,獲得提拔,最終以其過人的軍事指揮能力平定了儂智高之亂,成為了宋仁宗朝數十個樞密使中唯一一個武將出身的樞密使,如此高官厚祿對於狄青來說可謂功成名就,實至名歸。

宋王朝廷以重文輕武為其治國手段,極力限制武官,防範武臣。早在狄青被提拔為樞密副使之時,便有朝臣上奏勸阻,時為左司諫的賈黯便極力表示反對,“狄青除樞密副使,黯言:‘國初宿臣武將,扶建大業,平定列國,有忠勳者,不可勝數,然未有以卒伍登帷幄者。’不報。”當時的御史中丞王舉正等也都表示反對,但宋仁宗毅然任狄青為樞密副使。在狄青率軍平儂之後,宋仁宗更是進一步將其提拔為樞密使,更是遭到了諸多反對。雖然仁宗將狄青推到了當朝武將最高的官位,然而,在當時的時代環境下,宋仁宗任狄青為樞密使,無疑是將其放在了風口浪尖之上,難以阻止接下來大臣對狄青的彈劾。

2、位高權重——分享了士大夫的權力

眾所周知,宋太祖趙匡胤的“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成為宋朝士大夫集團掌權的尚方寶劍狄青以武將的身份擔任樞密使這樣實際掌權的職位,而你狄青又不是士大夫,為了權利,肯定是要進行打壓的,哪怕是莫須有。從韓琦喊出的“東華門唱名者方為好漢”殺害功勳大將以及文彥博的“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就能看出,當時的士大夫集團為了權利是無所顧忌。

狄青成為樞密使,成就了從士兵到元帥的傳說,狄青的故事在當時朝野廣為傳頌,京師的百姓也對其極為推崇,“誦詠其材武。青每出入,輒聚觀之,至壅路不得行。”,成為了宋王朝有名的——人樣子(楷模),狄青雖然官位顯赫,卻也意識到自己身為武將而成為樞密使已犯朝廷禁忌,因此行事出處小心謹慎,朝中大臣文彥博也稱其忠謹有素。雖然狄青已經分外小心,但是以武將出任樞密使之高位,仍然難免諸多大臣的猜疑,依然是文臣裡面都眼中釘肉中刺。

狄青做了樞密使之後,時常遭到朝廷大臣們的彈劾之議。嘉佑元年(1056年)正月,宋仁宗生了一場病,後來慢慢得到康復。知制誥劉暢便藉機上書給仁宗,說“天下有大憂者,又有大可疑者,今上體平復,大憂者去矣,而大疑者尚存”,僅僅因為懷疑,劉暢竟然把狄青當做宋朝廷最大的威脅,鑑於宋仁宗對狄青的賞識,劉暢又向仁宗建議說:“陛下幸愛青,不如出之,以全其終。”殿中侍御史呂景初也對狄青進行彈劾,“天象謫見,妖人訛言,權臣有虛聲,為兵眾所附,中外為之洶洶。”還多次向文彥博等執政大臣建議將狄青外放到地方為官。

著名的大臣文彥博最開始是維護狄青的,“青忠謹有素,外言皆小人為之,不足置意。”但是,另外一個大臣呂景初居然扯出文彥博與狄青的同鄉關係,“青雖忠,如眾心何,蓋為小人無識,則或以致變。大臣宜為朝廷考慮,毋牽閭里恩也。”在當時朝臣一片猜忌疑慮的情況下,為免累及自身,文彥博難以再對狄青予以維護,只得轉變態度,也開始對狄青進行打壓。

歐陽修《上仁宗乞罷狄青樞密之任》:“則青一常才,未有顯過,但未浮議所喧,勢不能容爾。如若外人眾論,則謂青之用心有不剋制者,此臣所不能決也。但武臣掌機密而為軍士所喜,自於事體不便,不計青之用心如何也。伏望聖慈深思遠慮,戒前世禍亂之跡,制於未萌„„罷青機務,與一外藩,以此觀青去就之心跡如何,徐察流言,可以臨事制變„„若青之忠孝出處如一,事權既去,流議漸消,則其誠節可明,可以永保終始。夫言未萌之患者,常難於必信。若俟患之已萌,則有言無及矣。”

狄青——不變的大時代,英雄也是變化的小人物

其實,狄青在樞密使之位數年之久,一直謹小慎微,並無過錯,但是當時的大儒歐陽修依然彈劾狄青,只是因為自己的懷疑尚顯不足,不得不找一些理由來進行對狄青的彈劾。嘉佑元年之時,發生水災,歐陽修藉此機會,連上兩疏,假託陰陽五行說牽強附會地對狄青進行彈劾,在上疏中,歐陽修引經據典地進行說明,“《易》曰:‘主器莫若長子。’殆此之警戒乎?至於水者,陰也。兵亦陰也,武臣亦陰也,以此類推而易見者。天之譴告,苟不虛發,惟陛下深思而早決,庶幾可以消弭災患而轉為福應也。”

歐陽修對宋仁宗的勸說,雖然是體現出歐陽修在維護宋王朝的統治,但是其自欺欺人的方面也是顯而易見的,雖然歐陽修所奏並非實情,但是在封建朝廷中,這些迷信的傳言卻真的將狄青置於難以脫身的困境當中,特別是一個文壇領袖的彈劾。

總之,文臣對狄青的彈劾以及打壓,除了犯了宋王朝的基本政策原因之外,觸動了士大夫集團的利益也是其中之一。

三、狄青的命運

在大臣們再三的參奏彈劾之下,宋仁宗對狄青的信任也逐漸被動搖,終於同意將其樞密使一職罷免,並將他調往外地去做官。嘉佑元年八月,僅僅做了四年樞密使的狄青終於被罷官,出任陳州知州,離開了京師。狄青離開前向文彥博問起為何被外放,“文公直視語之曰:‘無他,朝廷疑爾。’青驚怖,卻行數步。”狄青雖然安全的離開讓他舉步維艱的京師,但是文彥博的一番話卻足夠給予狄青造成無盡的恐慌。

狄青——不變的大時代,英雄也是變化的小人物

雖然狄青樞密使一職解除,但是文臣們依舊不放心,“青在鎮,每月兩遣中使撫問,青聞中使來,即驚疑終日,不半年疾作而卒。皆文公之謀也。”這個時候的宋仁宗的態度已完全被群臣所改變,在狄青無辜被貶至陳州之後,又根據文彥博的建議,仍然每月兩次派遣使者前往陳州撫問狄青,名為撫問,實則為監視。而此時狄青已被謠言中傷的惶惶不安,每次使者到來,都會令其驚疑終日,唯恐再生災禍。

狄青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整天在驚惶與恐懼中度過,不到半年就得病而亡。雖然宋仁宗君臣並沒用直接殺死狄青的手段,但是狄青的死可謂是他們一手促成的。狄青在宋王朝最需要自己的時候站了出來,在戰爭中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沒有血染疆場,沒有馬革裹屍,卻最終死在朝廷君臣的猜忌與迫害之下,狄青雖然得以死在陳州的任上,而且朝廷給予武襄的諡號,看起來算是比較好的結局,但其悲劇性的命運依舊令人唏噓不已。

結語:在不變的大時代背景下,再大的英雄也是變化的小人物

為了維護趙宋王朝的統治,朝廷一直恪守“重文輕武”的基本國策,此政策貫穿了整個宋朝數百年的時間,在宋朝初期,堅持這樣的國策確實有利於維持國內的穩定局面,並使得宋朝的社會經濟取得較大的發展。但同時,長期不變的堅持重文輕武,也給朝廷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宋王朝一直處於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的強大武力威脅之下,卻從未曾減弱皇帝以及士大夫對軍隊的控制力,即使因此導致了在對外戰爭和交往中的被動局面。不過,也正是因為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的對峙中,許多邊區的武將得已受到重用,其才能有了用武之地,狄青便是這其中最典型的一人。

任何個人的發展離不開時代環境的影響,即使像狄青這樣的出色人物也是一樣,狄青一生的榮辱變遷,正是體現了當時重文輕武環境對其個人的強大影響力。個人的能力再卓越,也難以突破時代的約束。同樣的時代背景下,不同的英雄人物紛紛登場,演繹了不同的風采,卻走向了相同的結局。

當然了,這一切都是那個時代的必然,在宋朝的武將當中,多少都受到當時“重文輕武”基本國策的影響,不光是狄青,後來的岳飛、宗澤等將領,都為其所處的時代環境所限制,因政策掣肘而難以施展心中抱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