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不变的大时代,英雄也是变化的小人物

一代名将狄青,是以军功起家,早期在与西夏的作战中不断因战功获得提拔,等到平定了侬智高叛乱之后,更是被提升到枢密使一职,这个是北宋时期武将最高的官职, 荣耀至极。然而,就在狄青出任枢密使一职后数年之间,狄青却陷入了种种困境,遭到大臣们的屡屡弹劾,并最终被罢官,导致这种困局的根本原因就是与宋王朝的基本国策有关以及分享了原本属于士大夫的权力。

狄青——不变的大时代,英雄也是变化的小人物

一、贯穿整个宋王朝的基本国策——重文轻武

1、时代的背景

唐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周边国家都防御力量,在全国设置节度使统率诸军、镇,方便征调全国军队。节度使一职对一个地方的军队有专制的权力:“受命之日,赐之旌节,谓之节度,得以专制军事。行则建节符,树六纛。外任之重,无比焉。”

到了唐朝中后期,节度使更是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各地节度使对朝廷保持着不同程度的离心状态。唐玄宗时期,在防御外族的地区设立了十个节度使,全国精锐部队多数在此分布,其中节度使安禄山更是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唐王朝出现了外重内轻局面,终于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酿成了大祸——《安史之乱》。后来虽然“安史之乱”被平定,但是并未能进一步消除节度使对朝廷潜在的威胁,至此,唐王朝开始走下坡路。

唐朝末期,黄巢起义之后,唐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各方节度使形成拥兵自重的局面,其中以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河东节度使李克明、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等人势力最大。各节度使在自己的管辖区域为所欲为,朱全忠(朱温)

更是一度控制了皇帝,滥杀朝臣,最终在开平元年(907年)废唐哀宗,自行称帝,建立了后梁,唐王朝最终灭亡在自己起初用意于维护统治而设置的节度使之手。

狄青——不变的大时代,英雄也是变化的小人物

后梁太祖朱温并未能统一全国,反而让之前唐朝设置的一些势力强大的节度使纷纷拥兵自重,且互相攻杀,失败的一方则为之兼并。其中军事实力最强、在唐亡后建号称帝者,先后有五代,其余还有割据一方,立国改元子孙相传者为十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依靠武力,分别割据一方,原本的唐王朝被许多小的政权所代替。这些国家均是由当地的节度使建立,各个骄横跋扈,其部下也多为强兵悍将,武力夺权政变之事不断发生,唐朝的节度使遗祸延续至此仍未结束,长期的战乱以及动荡的政局给广大人民造成极大的危害,这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大乱斗,也是中国历史一段黑暗时期。

周世宗柴荣病逝,赵匡胤以军事将领的身份发动陈桥兵变,夺得帝位建立宋王朝,在此前节度使林立,拥兵自重,有的藩镇将领公然宣称:“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藩镇将领们各自依靠自己手中掌握的军队,互相吞并,兵变夺权事件频繁发生。“兵权所在,则随之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之以亡”。

对于皇帝来讲,控制有实力的军队的将领便可以建立并维护一个稳固的国家,一旦失去对军队的统属权之后便会皇权不稳,因之败亡。宋太祖赵匡胤便是依靠自己的殿前都点检身份控制禁军,然后才能够成功的发动陈桥兵变,并建立了宋王朝,宋王朝建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

赵匡胤本身就是通过军事政权建立宋王朝,加上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切体会到兵权对于国家稳定的影响,为了维护其统治,必须采取措施削弱藩镇节度使以及朝廷大将的权力,这就是宋代“重文轻武”这项基本国策出台的大背景。

2、政策的确定

宋王朝依靠军事发动政变夺得政权,因此其统治者对大臣的防范措施也是相当严密。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赵宋王朝的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国策,宋初继承五代旧制,仍置节度使,辖区内的军权、政权、财权由节度使独揽,实际上是个半独立的小王国。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采取各种政策,削弱节度使的军权、政权、财权,以加强中央集权。

乾德三年(965 年),宋太祖赵匡胤令各地赋税收入除去日常军费所需外,全部运送中央,剥夺了节度使擅自处理使用地方赋税的财权。同年还命令诸州府选送精兵给中央,削弱了节度使的兵权。北宋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进行了许多收夺将领兵权的措施,比如,宋太祖取消了殿前都点检和副都点检的设立,另设马、步、殿前三个都指挥使,即所谓的三帅一起来统领禁军,削弱了禁军统帅的军权。禁军高级军官的职位则用一些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来担任,且时常加以更调,目的在于防范士兵和将领之间结下深厚的关系,但客观上却造成了“元戎不知将校之能否,将校不知三军之勇怯”

的结果。

不仅如此,还实行所谓的更戍法,即分遣军队戍守各地,军队的屯驻地又时常进行更换,而统兵将帅则不随士兵行动,常驻于防地,说是“练习勤苦,平均劳逸”,实际上使得“将不得专其兵,兵不至于骄堕”,从而使得领军大将难以从拥兵自重而演变为对抗中央政权的割据势力。

宋王朝通过削弱禁军将领和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消除了武将擅权和藩镇割据的危险。同时,宋朝皇帝们通过提高文官的地位来维护其统治,自赵匡胤以来就制定了以文官治天下的政策。宋仁宗时期的蔡襄曾说过:“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伺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甚至有人说:“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回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犹不及矣。”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的意思,但是对宋王朝重文轻武的风气也是可见一斑。

宋太宗曾对臣下说过:“五代藩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污,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

。宋太宗的这番话也就是说,用文臣代替武官主管藩镇,即使是这上百个文臣全部都贪污,也远远不及一个武将拥兵肆虐为害之大。通过因袭前代的科举以及恩荫制度,并很大幅度的增加了科举的录取名额,将读书人的前程与传统儒家学而优则仕的理念与国家政策结合起来,大量选拔士人,并且给予优厚待遇,形成新的统治基础,从此形成了与士大夫治天下的政治局面,这样也就很大程度上巩固了宋王朝的统治。就这样,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便基本上确立了下来。

3、重文轻武的利弊

赵宋王朝统治者实行的一切重文轻武政策都是为了巩固其统治而进行的,这在当时也是比较符合现实情况的,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维护了宋朝的统治的作用,但同时也留下了诸如积贫积弱之类的许多弊病。自唐朝末年以来,“士大夫忠义之气,至于五季,变化殆尽”,造成的社会动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宋朝的统治者大力倡导文治,抑制武人,这本来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宋代统治者所提倡的文治,主要是以空谈心、性、理的理学为指导思想,多务虚言,却不切实际。另外以不懂军事的文臣担任边疆大臣,这就使得武人丧气,文官贪污,吏治败坏,武备松弛。这样的统治政策下,宋朝的军事发展始终落后于西夏、辽等少数民族政权。

劝学诗——宋真宗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朝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虽然有效防止了武将专横跋扈,巩固了宋朝统治,却极其严重的挫伤了武将积极性,削弱了军队作战能力,从军事上和政治上都带来了不良影响。自宋太宗朝后期开始,北宋对辽、西夏以及金国的战争,屡屡遭到失败,主要就是多年来执行重文轻武国策的结果。重文轻武政策下,任用文臣统兵,可以便于皇帝驾驭,但文人一般不懂军事,至于北宋中期领兵对西夏作战的范仲淹、韩琦等,则是极其少数的会打仗的文官。长此以往,这样的政策和措施势必难以防御外敌的侵扰,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对抗中经常处于不利地位,同时造成了对外交往中的被动局面,就连突然起事的侬智高所领部队也能够将大量北宋将士打的节节败退,这也是重文轻武国策的弊病之表现。

二、狄青的困境

1、武将身份出任枢密使——犯朝廷大忌

由于重文轻武政策的实行,极大削弱了军队的作战能力以及武将的积极性,北宋的武将大都较为平庸,因此拥有出色军事才能的狄青很受宋仁宗赏识,在狄青出征侬智高前后,宋仁宗曾两次在其处理政务的垂拱殿为其置酒。

狄青——不变的大时代,英雄也是变化的小人物

狄青平定侬智高之乱还朝归来之后,宋仁宗赵祯“欲用为枢密使、同平章事”,当初全力支持狄青出兵征讨侬智高,还为狄青免去掣肘监军的宰相庞籍此时却坚决反对,认为武将做枢密使本朝前所未有,这样的赏赐未免过分,“争之累日,上乃从之”。但宋仁宗实在是太赏识狄青,时隔不久后,宋仁宗又对庞籍说:“平南之功,前者赏之太薄”,仍要以狄青为枢密使,且声色俱厉,当庞籍提出与众臣退至中书商议时,“上曰:‘勿往中书,只于殿门阁内议之,朕坐于此以俟’”。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宋仁宗让庞籍等大臣商议此事,但却是带着不可违抗的态度,庞籍等人商量的结果自然是不问而知。虽然在宋仁宗要提拔狄青为枢密使之时,遭到许多大臣的反对,因为武将任枢密使已成为众臣心中的大忌,而宋仁宗却力压众议,硬是将狄青推上了枢密使的位置。

宋仁宗之前,历代皇帝在位期间枢密院所有的官员,其中文臣数量远远超过武将的人数,而且最高长官依然是文人身份,宋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到了宋仁宗朝已经是完全确立下来,在宋仁宗一朝共有 29 个人曾担任枢密使,而狄青是唯一一个由武将身份升任枢密使的。

以狄青的个人经历,我们可以看出狄青拥有的出色的军事才能,但我们同时可以看到狄青突破了在宋仁宗朝已经形成的文臣担任枢密使一职的惯例,这样无疑是触犯了整个朝廷的忌讳,被置于一个极为危险的境地。

狄青作为一个武人,与西夏的作战中屡立战功,获得提拔,最终以其过人的军事指挥能力平定了侬智高之乱,成为了宋仁宗朝数十个枢密使中唯一一个武将出身的枢密使,如此高官厚禄对于狄青来说可谓功成名就,实至名归。

宋王朝廷以重文轻武为其治国手段,极力限制武官,防范武臣。早在狄青被提拔为枢密副使之时,便有朝臣上奏劝阻,时为左司谏的贾黯便极力表示反对,“狄青除枢密副使,黯言:‘国初宿臣武将,扶建大业,平定列国,有忠勋者,不可胜数,然未有以卒伍登帷幄者。’不报。”当时的御史中丞王举正等也都表示反对,但宋仁宗毅然任狄青为枢密副使。在狄青率军平侬之后,宋仁宗更是进一步将其提拔为枢密使,更是遭到了诸多反对。虽然仁宗将狄青推到了当朝武将最高的官位,然而,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宋仁宗任狄青为枢密使,无疑是将其放在了风口浪尖之上,难以阻止接下来大臣对狄青的弹劾。

2、位高权重——分享了士大夫的权力

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成为宋朝士大夫集团掌权的尚方宝剑狄青以武将的身份担任枢密使这样实际掌权的职位,而你狄青又不是士大夫,为了权利,肯定是要进行打压的,哪怕是莫须有。从韩琦喊出的“东华门唱名者方为好汉”杀害功勋大将以及文彦博的“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就能看出,当时的士大夫集团为了权利是无所顾忌。

狄青成为枢密使,成就了从士兵到元帅的传说,狄青的故事在当时朝野广为传颂,京师的百姓也对其极为推崇,“诵咏其材武。青每出入,辄聚观之,至壅路不得行。”,成为了宋王朝有名的——人样子(楷模),狄青虽然官位显赫,却也意识到自己身为武将而成为枢密使已犯朝廷禁忌,因此行事出处小心谨慎,朝中大臣文彦博也称其忠谨有素。虽然狄青已经分外小心,但是以武将出任枢密使之高位,仍然难免诸多大臣的猜疑,依然是文臣里面都眼中钉肉中刺。

狄青做了枢密使之后,时常遭到朝廷大臣们的弹劾之议。嘉佑元年(1056年)正月,宋仁宗生了一场病,后来慢慢得到康复。知制诰刘畅便借机上书给仁宗,说“天下有大忧者,又有大可疑者,今上体平复,大忧者去矣,而大疑者尚存”,仅仅因为怀疑,刘畅竟然把狄青当做宋朝廷最大的威胁,鉴于宋仁宗对狄青的赏识,刘畅又向仁宗建议说:“陛下幸爱青,不如出之,以全其终。”殿中侍御史吕景初也对狄青进行弹劾,“天象谪见,妖人讹言,权臣有虚声,为兵众所附,中外为之汹汹。”还多次向文彦博等执政大臣建议将狄青外放到地方为官。

著名的大臣文彦博最开始是维护狄青的,“青忠谨有素,外言皆小人为之,不足置意。”但是,另外一个大臣吕景初居然扯出文彦博与狄青的同乡关系,“青虽忠,如众心何,盖为小人无识,则或以致变。大臣宜为朝廷考虑,毋牵闾里恩也。”在当时朝臣一片猜忌疑虑的情况下,为免累及自身,文彦博难以再对狄青予以维护,只得转变态度,也开始对狄青进行打压。

欧阳修《上仁宗乞罢狄青枢密之任》:“则青一常才,未有显过,但未浮议所喧,势不能容尔。如若外人众论,则谓青之用心有不克制者,此臣所不能决也。但武臣掌机密而为军士所喜,自于事体不便,不计青之用心如何也。伏望圣慈深思远虑,戒前世祸乱之迹,制于未萌„„罢青机务,与一外藩,以此观青去就之心迹如何,徐察流言,可以临事制变„„若青之忠孝出处如一,事权既去,流议渐消,则其诚节可明,可以永保终始。夫言未萌之患者,常难于必信。若俟患之已萌,则有言无及矣。”

狄青——不变的大时代,英雄也是变化的小人物

其实,狄青在枢密使之位数年之久,一直谨小慎微,并无过错,但是当时的大儒欧阳修依然弹劾狄青,只是因为自己的怀疑尚显不足,不得不找一些理由来进行对狄青的弹劾。嘉佑元年之时,发生水灾,欧阳修借此机会,连上两疏,假托阴阳五行说牵强附会地对狄青进行弹劾,在上疏中,欧阳修引经据典地进行说明,“《易》曰:‘主器莫若长子。’殆此之警戒乎?至于水者,阴也。兵亦阴也,武臣亦阴也,以此类推而易见者。天之谴告,苟不虚发,惟陛下深思而早决,庶几可以消弭灾患而转为福应也。”

欧阳修对宋仁宗的劝说,虽然是体现出欧阳修在维护宋王朝的统治,但是其自欺欺人的方面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欧阳修所奏并非实情,但是在封建朝廷中,这些迷信的传言却真的将狄青置于难以脱身的困境当中,特别是一个文坛领袖的弹劾。

总之,文臣对狄青的弹劾以及打压,除了犯了宋王朝的基本政策原因之外,触动了士大夫集团的利益也是其中之一。

三、狄青的命运

在大臣们再三的参奏弹劾之下,宋仁宗对狄青的信任也逐渐被动摇,终于同意将其枢密使一职罢免,并将他调往外地去做官。嘉佑元年八月,仅仅做了四年枢密使的狄青终于被罢官,出任陈州知州,离开了京师。狄青离开前向文彦博问起为何被外放,“文公直视语之曰:‘无他,朝廷疑尔。’青惊怖,却行数步。”狄青虽然安全的离开让他举步维艰的京师,但是文彦博的一番话却足够给予狄青造成无尽的恐慌。

狄青——不变的大时代,英雄也是变化的小人物

虽然狄青枢密使一职解除,但是文臣们依旧不放心,“青在镇,每月两遣中使抚问,青闻中使来,即惊疑终日,不半年疾作而卒。皆文公之谋也。”这个时候的宋仁宗的态度已完全被群臣所改变,在狄青无辜被贬至陈州之后,又根据文彦博的建议,仍然每月两次派遣使者前往陈州抚问狄青,名为抚问,实则为监视。而此时狄青已被谣言中伤的惶惶不安,每次使者到来,都会令其惊疑终日,唯恐再生灾祸。

狄青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整天在惊惶与恐惧中度过,不到半年就得病而亡。虽然宋仁宗君臣并没用直接杀死狄青的手段,但是狄青的死可谓是他们一手促成的。狄青在宋王朝最需要自己的时候站了出来,在战争中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没有血染疆场,没有马革裹尸,却最终死在朝廷君臣的猜忌与迫害之下,狄青虽然得以死在陈州的任上,而且朝廷给予武襄的谥号,看起来算是比较好的结局,但其悲剧性的命运依旧令人唏嘘不已。

结语:在不变的大时代背景下,再大的英雄也是变化的小人物

为了维护赵宋王朝的统治,朝廷一直恪守“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此政策贯穿了整个宋朝数百年的时间,在宋朝初期,坚持这样的国策确实有利于维持国内的稳定局面,并使得宋朝的社会经济取得较大的发展。但同时,长期不变的坚持重文轻武,也给朝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宋王朝一直处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强大武力威胁之下,却从未曾减弱皇帝以及士大夫对军队的控制力,即使因此导致了在对外战争和交往中的被动局面。不过,也正是因为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对峙中,许多边区的武将得已受到重用,其才能有了用武之地,狄青便是这其中最典型的一人。

任何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环境的影响,即使像狄青这样的出色人物也是一样,狄青一生的荣辱变迁,正是体现了当时重文轻武环境对其个人的强大影响力。个人的能力再卓越,也难以突破时代的约束。同样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的英雄人物纷纷登场,演绎了不同的风采,却走向了相同的结局。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那个时代的必然,在宋朝的武将当中,多少都受到当时“重文轻武”基本国策的影响,不光是狄青,后来的岳飞、宗泽等将领,都为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所限制,因政策掣肘而难以施展心中抱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