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錚強·尋宋︱大宋平蠻三將碑:狄青、孫沔與餘靖

(一)狄青

並肩作戰的隊友,有時候是根本不同的人類。

狄青,宋朝歷史上另一位屈抑而死的山西武將。他本是農家子,論出身遠比不上楊業。因練得一身武藝,更兼身材魁梧,平時也是受不得委屈的人。因在家鄉與人爭執,任氣到京城參加皇帝的禁衛軍,常在皇家儀仗隊中出風頭。後來不知何故,觸犯軍法,罪至於死,被大範老子範雍救了下來。1038年,西夏元昊稱帝,宋軍一時無計可施,這時狄青毅然奔赴西北前線,大小二十五戰,中流矢八次,披髮上陣,所向披靡。很快,韓琦、范仲淹、尹洙等人也來到西北前線。最先是尹洙賞識狄青,將他推薦給韓、範,范仲淹一見驚為奇才,授他一部《左傳》。宋軍連遭好水川、定川砦兩次大敗,宋仁宗急派狄青救場,好歹收拾了殘局。

在宋夏和議之前,圍繞著是否要在宋夏邊境修築水洛城,范仲淹與韓琦再次形成不同意見。等兩人回到朝中,朝廷一時舉棋不定,當地的劉滬、董士廉堅持築城,反對築城的尹洙便派狄青抓捕了劉滬等,引發築城軍民騷亂。朝廷調查的結果,水洛城繼續修築,范仲淹、歐陽修等築城派一面要求釋放劉滬等,一面建議安撫抓捕劉滬的狄青,時任諫官的餘靖則認為狄青等人做事太過倉卒。

慶曆新政時,朝廷重新部署西北的任命,把孫沔從渭州(今甘肅平涼)調任慶州(今甘肅慶陽),把尹洙從慶州調任晉州(今山西臨汾),而任命狄青為知渭州。沒想到這一任命遭到餘靖反對,一連上了四道奏章,說狄青不可獨當一路,還說狄青“剛悍之夫”、“粗暴”、“為性率暴鄙吝”,甚至以“匹夫”稱之,為此朝廷不得不改任狄青為權並、代都部署。

(二)餘靖

雖然不能獨擋一路,但狄青威鎮西北,“西陲少事矣”。到了1052年范仲淹去世的時候,狄青被召回朝中,升任樞密副使。當時餘靖因為父親去世,在家鄉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守制。這年四月,廣源州(今越南諒山一帶)儂智高起兵,從今天廣西省百色市田東縣(橫山寨)打到南寧(邕州),然後千里奔襲,一月之間,竟進佔至今天廣東的廣州城下。當地官員與朝廷開始都沒把儂智高當回事,這時才意識到問題嚴重,開始調兵遣將平定儂智高,先把正在廣東守制的餘靖被派往桂州(今廣西桂林),又把魏瓘從越州(紹興)調到廣州。魏瓘總算保下了廣州城,餘靖卻沒有能力阻擋儂智高折返邕州(南寧)。朝廷又把孫沔從西北調到南方,仍然無濟於事。

於是儂智高提出要割據廣西,臣服宋朝,宋仁宗一籌莫展。這時樞密副使狄青主動請纓,宋仁宗相當感動,又在宰相龐籍的支持下,免去文臣為副或宦官監軍的慣例,由武臣狄青獨自率軍南征。狄青抵達桂州,與孫沔、餘靖兩軍會合,夜襲崑崙關(廣西南寧市賓陽縣與南寧市崑崙鎮交界處),並在歸仁鋪(廣西南寧市北郊三塘)會戰中大敗儂智高,一舉收復邕州等地,然後派軍追擊儂智高至廣源州、大理國。

經過儂智高之役,餘靖徹底改變了對狄青的看法,他撰寫《大宋平蠻碑》鐫刻於桂林鎮南峰(鐵封山),稱頌狄青“乃知名將攻取,真自有體哉”,“我公之來,電掃雲開,叛蠻鬥破,綱領重恢。師成廟算,民得春臺,天聲遠振,德公之瑰”,可惜此碑已漶漫難識。隨後,狄青與孫沔班師回朝,分別升任樞密使、樞密副使。餘靖升為尚書工部侍郎,留在桂州善後,派人擒獲儂智高母、弟、子,並募人往大理將儂智高首級函送京師。今天桂林月牙山龍隱洞還清晰保存著皇祐五年(1053)刻石的《平蠻三將題名》碑,記載了平定儂智高的經過,狄青、孫沔、餘靖三軍將士的職官姓名,戰後對地方的善後政策,以及對立功將士的加官論賞。

吴铮强·寻宋︱大宋平蛮三将碑:狄青、孙沔与余靖

平蠻三將題名碑(攝於2015年8月13日,下同)

(三)孫沔

狄青以武將出任樞密使,卻遭到文臣的仇恨。到嘉祐元年(1056),朝中名臣歐陽修、文彥博開始聯手排擠狄青。歐陽修先是“上仁宗乞罷狄青樞密之任”,誣衊狄青“不知進退”、“未得古之名將一二”,還以黃袍加身影射狄青,讓仁宗皇帝“戒前世禍亂之跡,制於未萌”,接著又莫名其妙連寫二道《上仁宗論水災狀》,聲稱京城水災是因武人掌權導致的“天地之大變”。狄青於是被貶知陳州,宰相文彥博每隔半個月派宦官莫名其妙來看望狄青一次,讓狄青“驚疑終日”,第二年便疾作而卒,年僅49歲。當時仍在桂州的餘靖為狄青撰寫墓誌銘,高度評價狄青的才德功績。而進士出身的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孫沔升任樞密副使之後出知杭州等地,在地方上做盡了巧取豪奪、強搶民女的壞事,被處分退休之後,英宗朝竟然因為歐陽修的推薦而被重新起用,以資政殿學士等出知邊地。

(四)龍隱巖

吴铮强·寻宋︱大宋平蛮三将碑:狄青、孙沔与余靖

龍隱巖

今天桂林市小東江畔七星公園月牙山瑤光峰南麓,以龍隱巖與龍隱洞兩組石刻為主,共有唐宋以來碑刻220餘方,號稱“桂海碑林”,其中宋碑130餘方,包括著名的“元祐黨籍碑”(重刻)。至於整個桂林,據杜海軍教授的統計,僅宋代石刻即有520件。

吴铮强·寻宋︱大宋平蛮三将碑:狄青、孙沔与余靖

桂海碑林

吴铮强·寻宋︱大宋平蛮三将碑:狄青、孙沔与余靖

孫沔題刻

吴铮强·寻宋︱大宋平蛮三将碑:狄青、孙沔与余靖

餘靖題刻

這裡除了《平蠻三將題名》碑,又有孫沔、餘靖出遊的摩崖題刻。一則是龍隱巖的“孫沔、朱壽隆、胡揆、陳欽明同遊。皇祐癸巳二月”,這是大敗儂智高後孫沔與同僚的一次出遊,其中朱壽隆的名字同樣出現在《平蠻三將題名》碑中,他原來的官職是“提點刑獄、同計置糧草、司門員外郎”,戰後升任為“考功員外郎”。

一則是月牙巖的“廣南西路體量安撫使、副餘靖安道、賈師熊文友,經略安撫肅固幹臣,轉運使宋鹹貫之,兵馬鈐轄柳涉公濟,提點刑獄李師中誠之,馬仲方子正,通判黃照晦甫偕遊。時嘉祐五年十月晦日題”。這是儂智高叛亂八年之後,餘靖臨危受命,往邕州平定交趾及甲峒蠻之亂。餘靖抵達邕州後移檄交趾,交趾立即懲兇請罪,這是當年(1060)秋八月的事情。在邊患化為無形之後,餘靖又出知廣州,因此有當年十月路經桂州時的出遊題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