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樓市“異動”,監管出擊房抵經營貸

作者丨王帆,張曉玲

新盤開盤即售罄,熱點區域的二手房掛牌單價上漲了幾萬,500萬以下的房子就快賣沒了?

近日,深圳樓市頻頻引起關注。針對房價上漲、部分小區炒作房價等傳聞,深圳住建局近日專門發佈了官方意見,並直接披露,3月份深圳市二手住宅均價為64000元/平方米左右,價格總體穩定,市場價格漲幅不大。

深圳房地產中介協會的說法是,3月深圳全市二手房實際成交均價環比未有大幅波動。但部分片區個別樓盤確實出現了“火熱”,包括南山、寶安等片區存在量價齊升的情況。

而當地中介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的情況是,最近更為火爆,有的二手房甚至對比年前上漲了30%。

有業內人士將此次的深圳房價“異動”,最主要的原因歸結為“貨幣政策的寬鬆”,而其中一個尤其引人關注的因素是,有部分房抵經營貸進入了樓市。

多位業內人士佐證了這一操作的存在,有受訪專家指出,在二手房均價達到6.4萬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加槓桿,房價很難出現明顯的上漲。

對此,央行也及時出手。4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中心支行向深圳各商業銀行下發通知,要求緊急自查房抵經營貸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的情況。

深圳樓市“異動”,監管出擊房抵經營貸

經營貸如何流入樓市?

“最近我所在片區的成交真的很火爆,很多人搶同一套房,價格基本一天一個樣。雖然我們是既得利益的一方,但也覺得短期內漲得太快。”4月20日,深圳一位中介機構的創始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資金面的寬鬆,全國的避險資金湧入深圳,被他稱作是主要原因。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深圳中心支行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深圳住戶部門貸款增加587.55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2.63億元,中長期貸款(主要是房貸)增加544.93億元,後者的佔比達到了93%。

相比之下,去年同期,深圳住戶部門貸款增加551.9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80.82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71.11億元,後者的佔比約為85%。

除了個人房貸增加之外,這位中介人士表示,一部分經營貸也變相進了樓市。

這正是近日在深圳被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企業的經營貸是否是此輪房價被炒高的主因?

上述中介人士向記者介紹,只要名下有公司,有紅本在手的房產,就可以申請抵押貸,一般公司的註冊年限決定了可貸款的額度。

“至於貸到的錢怎樣流入樓市?基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用已有的房產做抵押貸,貸出來的錢再流向樓市;還有一種是先全款買入房產,然後拿去抵押貸款。其實之前也有少數這樣的情況存在,但現在利率更低。”

深圳貝殼研究院院長肖小平在近日的一場“深圳樓市分析及未來展望會議”上介紹,全市貸款(購房)比例90%左右,10%為一次性;平均貸款成數63.8%。槓桿高主要體現在抵押貸可能流入了樓市,小企業經營貸款最多,個人名下住宅或商務公寓,以公司法人名義申請就可以按市場價的70%貸出。經營貸利率在3.9%-4.5%,算上貼息後可低至2%(一般貼息半年左右),而深圳首套房房貸利率為5.05%。

記者聯繫了兩家銀行的貸款人士諮詢,其中一位堅決否認存在此類業務;另一位則表示“有操作空間”。

不止是資金流入樓市,為了配合“高評高貸”,也有業主故意將報價提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得的深圳房地產中介協會的一份內部資料指出,據業內龍頭企業反饋,全市範圍內的確存在部分業主(甚至聯合)將房源報價大幅抬高,以期通過“高評高貸”方式,通過經營抵押貸款(經營貸利率相比房貸利率低),或轉按揭的方式予以高位套現(此情況亦跟銀行方面核實),建議相關部門關注此類業主金融加槓桿行為。

誰在如此操作?

記者諮詢了幾家做實業的中小企業,都表示並不瞭解這方面的情況。其中一位企業主介紹,如果向銀行貸款,會提供股東的不動產等抵押物,但貸款一般會用於採購支付等,並且銀行有嚴格的監管。

上述中介人士向記者介紹,很多真正做事情的公司不會搞這些,但的確有個人以公司的名義,以及有專門的投資公司在這樣做。

“個人不難操作,很多人的名下都會掛個公司,或者一般花幾千塊到幾萬塊就可以買到一個年限、資質都不低的公司。”這位中介人士稱。

規模有多大?

經營貸進入樓市,有多大的規模?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深圳中心支行的數據,一季度深圳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2546.3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819.4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889.44億元。

相比之下,2019年一季度,深圳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1875.7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53.9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247.74億元。

今年一季度企業貸款相比去年同期明顯增長,深圳本地一位地產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這裡面可能有一部分資金流入了樓市。

肖小平也在上述會議上表示,“非交易房抵貸款市場比想象中大得多,可能不少於房貸,甚至更大。”

但前述中介人士則認為,其實經營貸進入樓市的量可能並沒有多大,但的確一出來就影響很壞。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現實中我是瞭解一些案例的,但具體規模有多大,現在誰也說不清楚。”

他同時表示,企業貸款增加,不一定是進入樓市,當前國家對中小企業有扶持,出臺了一系列紓困政策。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房抵經營貸的存在,說明有住房貸款其實是隱藏起來的,並未反映在住戶部門貸款裡面。

一家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人士在4月20日上午向記者表示,經營貸進樓市,我們瞭解有的銀行在偷偷做,但肯定是小規模、小量,不可能上量。

“市場上傳得沸沸揚揚,但至少到目前,還沒有上規模,一旦上規模,監管方面肯定就卡住了。”這位銀行人士稱。

4月20日下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中國人民銀行深圳中心支行向深圳各商業銀行下發通知,要求緊急自查房抵經營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情況。

通知指出,對於貸前,自查貸前准入情況,對借款人名下經營實體的真實性調查情況,借款人持有被抵押房產時間情況,企業成立時間情況。對於貸款管理情況,重點梳理借款人自疫情發生以來新購房產(含住宅和商務公寓等)並以新購房產作抵押的貸款情況,以及計劃申請財政貼息和預計實際貸款利率水平情況。對於貸後管理,自查借款人貸後新增房產的監測情況。

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局也在4月20日發聲稱,將會同銀保監部門加大對貸款貼息項目的審核力度,嚴防不符合貼息條件的貸款項目混入,騙取財政資金。一旦發現並查實,將依法依規對責任單位和個人給予失信懲戒,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此處的“貼息”,指的是深圳發佈的《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措施》中提到,全市產業資金優先用於扶持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中小微企業,劃撥10%的市級產業專項資金重點用於貸款貼息,對於疫情防控期內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新增貸款(展期視同新增),按實際支付利息的50%給予總額最高100萬元的貼息支持,貼息期限不超過6個月。

記者從地產業內以及銀行貸款人士處獲悉,企業需要在4月底之前獲得貸款才可能拿到貼息,貼息並沒有那麼容易申請得到。

“事實上,即便沒有貼息,正常的經營貸利率也普遍低於房貸,所以不能簡單說經營貸進入樓市是由貼息政策引起的。”一位地產業內人士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