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必讀孔子儒家(22):納言,敏行「每日真國學解讀」

中國人必讀孔子儒家(22):納言,敏行「每日真國學解讀」

【訥於言敏於行】

導讀:

西方有希臘“三賢”: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東方有中國 “三聖”:老子、孔子、墨子。

懂中國必從先秦開始,知“國學”必讀“三聖”經典。“三聖”經典曾被廣泛誤讀,本系列閱讀讓經典迴歸本真,把經典讀“薄”,以89條箴言呈現,以通俗語言加現實情境真實解讀。

89條“三聖”經典箴言,是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的一道指南,是生活、事業、人生的一道指引。


22.訥於言敏於行。(《論語•里仁》)

釋義:關於言談與做事。

說話要嚴謹,不信口開河、毫無根據,行為要積極,機敏幹練。

在傳統中國社會,這句話常有告誡意味:言多必失、禍從口出,要有少說話多幹事的自保意識。現在的理解,傾向於少說空話,少胡言亂語,多幹實事的意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