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老逼著孩子放學寫作業!讓他多做這個事兒!還能預防感統失調

現在在中小學裡有這樣一個常態:就是學校老師為了拓展學習時間,會挪用體育課去趕進度。

別老逼著孩子放學寫作業!讓他多做這個事兒!還能預防感統失調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能多花點時間在學習上面,也會限制一些孩子的體育類活動,比如放學後不准他留在學校打籃球,而是要馬不停蹄的趕回家複習功課寫作業...


但其實家長應該知道的是:多運動能促進孩子大腦功能的整合,有益學習,思考記憶也變更強!所以父母應該要放手鼓勵孩子去打球、游泳,參加各種運動。更重要的是,據調查發現,運動量多的孩子感統失調的概率也更低!


別老逼著孩子放學寫作業!讓他多做這個事兒!還能預防感統失調


運動讓人的心智明顯提升

你以為運動是浪費時間和體力嗎?不!其實運動跟智慧有很直接的關係。

有實驗研究了500名小學生運動和學業成績的關係,發現每天上一個小時體育課的孩子考試成績更好,大學生參加運動活動後,學業成績也會有所上升了,就連50歲的中年人在參加4個月的慢走測試後,心智的表現也比4個月前提升了10%。


別老逼著孩子放學寫作業!讓他多做這個事兒!還能預防感統失調

運動血液循環好,思考更靈活


研究專家很早就發現了運動跟情緒的關係,運動可以抑制大腦中杏仁核的活化,阻止負面情緒的出現,所以打完球的人情緒都很亢奮,不會憂鬱。實驗者用老鼠來探究原因,發現運動時氧的大量消耗會促使血液循環加快,這個氧的需求增加了肌肉微血管的數量,使肌肉可以運動的更久;大腦也是一樣,血液流動的越快,就能運送越多的帶氧血紅素到細胞上去,人體就可以做更多的思考,儲存更多的記憶。


別老逼著孩子放學寫作業!讓他多做這個事兒!還能預防感統失調


運動使孩子大腦整合更好

運動,拿打籃球做例子,它需要孩子的手眼協調,手腦協調以及決策能力。當孩子拿到球時大約只有千分之幾秒的時間下決定是自己投籃還是傳給別人,若是自己投,大腦得馬上計算球投進籃的機率,以及投不進時被別人拿去的後果。所以鼓勵孩子運動其實就是促進他大腦功能的整合,對他以後出社會的應變能力都會有幫助。


別老逼著孩子放學寫作業!讓他多做這個事兒!還能預防感統失調


運動促進感覺統合

日常中的每一項活動,都需要感覺統合。運動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對感覺的調節和肢體運用能力的提升,多運動能增強對外界感覺反應的敏捷性和正確性。促進孩子“視、聽、嗅、味、觸、本體及前庭覺的全面發展”


別老逼著孩子放學寫作業!讓他多做這個事兒!還能預防感統失調


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留出一些運動的時間吧!畢竟只有健全的體魄才會有健全的心智!願所有家長都能懂得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