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第二霸——重耳的傳奇人生


春秋第二霸——重耳的傳奇人生

晉文公-重耳


前段時間有部電視劇叫《重耳傳奇》,講述了重耳從驪姬之亂逃亡狄國到最後回國繼位,帶領晉國稱霸中原的故事。不過電視拍的好像並不讓人滿意,豆瓣評分2.6分,已是標準的爛片,評論區差評如潮,不管是服裝道具,還是臺詞人物幾乎被人吐槽了個遍。儘管這部劇拍的那麼爛,但還是有一點值得肯定,那就是讓大家知道了歷史上還有個叫重耳的,想要了解更多,請往下看。

重耳,晉文公是也,姓姬,名重耳。早年受驪姬之亂,逃亡狄國,並不是因為電視劇裡說的天生異象,遭人嫉妒。驪姬之亂是說重耳他爹也就是晉獻公和驪戎打仗,完事後把驪戎首領的女兒也就是驪姬給搶了過來,可能驪姬長得比較好看,晉獻公看上了就把她納為妃子。後來驪姬想讓自己的孩子奚齊繼承王位,於是天天給晉獻公吹枕邊風,離間晉獻公和他三個兒子申生、重耳、夷吾之間的父子關係,並設計殺死了太子申生。重耳、夷吾一看,知道晉國是不能再待了,否則下一個死的可能就是自己,於是紛紛出逃,重耳逃到了狄國,夷吾逃到了梁國。

後來晉獻公死了,驪姬的孩子奚齊果然繼承了王位。驪姬為國母。但是朝中大臣並不買賬,尤其是之前支持太子的那批大臣,他們在晉獻公靈堂前發難,把奚齊刺死了。沒辦法,驪姬又立卓子為君,但大臣們又把卓子殺了,而且還把驪姬用鞭子活活打死了。總感覺有些不可思議,但是歷史上的確是這麼記載的。後來大臣們想立重耳為君,可重耳拒絕接受,說什麼自己違背父命出國,父親死了自己也沒能按照做兒子的禮儀伺候喪事,沒臉回去。雖然現在聽起來有些冠冕堂皇,但好不住古人就在意這個,雖然沒能回來,但是國人都知道了重耳的為人,都很敬佩他,這也為重耳後來回歸晉國,贏得了民意支持。

重耳不接受,夷吾可不管這麼多,但他還是有點擔心,怕是個圈套,於是他給秦國說,你們要是支持我繼位,那我就把河西的地給你們,秦國一聽,這買賣划算啊,就做了。他還許諾這些立他的大臣,給他們封地,等一切準備妥當,夷吾就回國了。公元前650年,夷吾繼位,史稱晉惠公,可是夷吾這個人,目光短線,背信棄義,繼位之後,不僅繼位之前答應別人的一概不算數,還殺了一些大臣,這讓國民都感覺自己的國君言而無信,不能讓人信服。

晉惠公知道自己比不上重耳,怕重耳哪天回來搶他的位置,於是就派人去殺重耳,於是重耳的流亡之路開始了。重耳先到了衛國,但衛國國君沒有給他好臉色,於是就去了齊國,齊國這時候的國君正是上篇文章中說道的齊桓公。齊桓公很重視重耳,還把同族的一位少女齊姜嫁給了他。沒過一年,桓公去世,齊國內憂外患,霸權不在。可是重耳卻享受起了生活,認為在齊國過的很好,沒必要在瞎折騰了。但是齊姜和一些追隨重耳的大臣確認為,重耳遲早要回國繼承國君的,不能在這裡喪失了志向,於是他們幾個把重耳灌醉,帶離了齊國。

重耳一路向前,先後經過了曹國、宋國、鄭國,楚等國,有的國君以禮相待,有的則不理不睬,飽嘗了人間冷暖。在楚國待了幾個月,突然收到秦國的邀請,原來晉國在秦國作為人質的太子聽到父親病重的消息,偷偷跑回國了,秦國很生氣,於是來邀請重耳去秦國。秦晉兩國相鄰,秦國又是一個大國,有秦國的幫助,回國繼位應該很容易,於是重耳就去了秦國。此時的秦國國君是秦穆公,也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國君,秦國在他的治理下,兵強馬壯。晉國的大臣聽說重耳去了秦國,都來邀請重耳回國,秦穆公看時機成熟,就派兵護送重耳回國。此時晉國國君是晉惠公的兒子圉(yu)即晉懷公,晉懷公自然派兵抵抗,可是大家聽說是重耳回來了,都不願抵抗,於是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很順利地登上了王位。

重耳繼位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使的晉國迅速的強大了起來。同時不斷在諸侯國中刷存在感,先是平定了周王子帶之亂,在周天子面前大大表現了一把,也在各諸侯國中出盡了風頭。後又攻衛、伐曹、戰楚,這幾仗下來,晉國在諸侯國中一時風光無限,無人可比敵。於是在晉文公五年(公元前632年)借周天子名義召集諸侯,會盟於踐土,並被推舉為盟主,稱霸諸侯。春秋第二霸至此正式誕生。

沒過幾年,晉文公去世,雖然沒在位幾年,但卻給晉國打下了稱霸的堅實基礎,後面繼位的雖然沒有文公的文韜武略,但依靠文公留下的基業依然稱霸百餘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