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上市前,怎么确定顾客一定满意?蓝瓶咖啡的做法值得一学!


产品上市前,怎么确定顾客一定满意?蓝瓶咖啡的做法值得一学!

詹姆斯‧费里曼(James Freeman)是美国连锁咖啡店蓝瓶咖啡(Blue Bottle Coffee)的创办人,这家咖啡店从选豆、冲煮到招待顾客的方式,甚至是店内装潢都大受好评,吸引了一群追随者。

费里曼非常重视顾客体验,每杯咖啡都由咖啡师亲手冲煮,希望能把他对咖啡的热爱传递给顾客。他想把实体店的体验扩散,创建一家在线商店销售咖啡豆,但不知如何下手。于是他找上了前Google设计师杰克‧纳普(Jake Knapp)与Google创投(Google Ventures,简称GV,为Google投资新创公司的创投公司),决定用他们开发的冲刺计划(Sprint)解决这个问题。

计划的第1天, 蓝瓶团队设置一个明确的目标,并讨论顾客从接触这项服务或产品后,会经过哪些步骤与过程。 再针对这些步骤,提出有疑虑或待解决的地方,访问主要决策者、最常与顾客接触的单位主管、访谈在线商店网站技术人员,为第2天发想方案搜集更多信息。

他们决定以「未曾听过蓝瓶咖啡、愿意在网络购买不曾试喝的咖啡豆」的顾客为目标群体,如果连这群人在接触网站后,都愿意信任咖啡豆的品质,就不必担心品牌拥护者对新服务会有疑虑了。

纳普在设计Sprint流程时,采用宝侨公司(P&G)开发的「我们可以如何」笔记法(How Might We,简称HMW)统整信息。HMW以「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让人快速理解和评估问题。

比方说,蓝瓶团队在访谈客服总监时提到,咖啡师会先理解顾客平常冲泡咖啡的方式,再进一步介绍咖啡豆。以HMW笔记法记录,就是把听到的话转化成一个问题,如「在网站里创造一名客服专员?」「把网站做得像一位友善的咖啡师?」等等。

接着,把相同类型的问题分类,票选出大家觉得重要、需要被解决的关键问题(写在便利粘贴),贴在顾客体验流程图中,第1天的任务也就告一段落。


针对目标各自发想,最后集体比稿

蓝瓶咖啡希望帮助顾客找到他们喜欢的咖啡豆,但光是照片,不足以辨别咖啡豆的差异,他们必须从其他地方(贩售服饰、葡萄酒、巧克力等各式网站)寻找描述咖啡豆细节,让用户能从文本、网站交互感受产品差异。

由于目标为「为顾客介绍、挑选咖啡豆」,这涉及一连串的体验与交互,包括网站风格、如何展示咖啡豆,才能提供顾客真实感受等。将成员分工,负责发想不同阶段的解决方案,让每个部分都有至少1~2个提案,以供挑选。当天,每个成员要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解决方案。

方案草图必须像分镜脚本,具体呈现顾客和产品或服务交互时,会看到、感受到什么。

合格的草图必须做到「不言自明」,因为顾客在体验产品或服务时,不会有人在旁解释。接着, 把所有人的构想草图集中,留待评比,票选出最终解决方案。

听完所有方案的亮点与疑虑后,再进行投票。如果多个方案票数相同,可以将亮点融合为一个原型;若是无法结合,其实也不必从中选一个,可以做2~3个原型给顾客测试。


先做产品粗略原型,让顾客给回馈、修正

蓝瓶咖啡一共建置了3个网站的原型,安排目标顾客做测试。结果显示, 原本团队认为极具质感的木质风格,被说「俗套」「不值得信赖」;而用文本说明冲泡方式与口感的设计却大受好评,被形容「经营网站的人真的懂咖啡」。

做完这次冲刺计划,他们已能确定网站的设计。冲刺计划的特质在快速运行、测试,让组织可以快速经历失败、迅速调整方向,不再走冤枉路。纳普表示:「我只是想让自己、团队的工作时间花得更有效率、有意义,专注处理真正重要的事。」


到底佛里曼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投资人看好蓝瓶?

第一个十年间,佛里曼把自己对咖啡的热情与专注,点点滴滴的转化成蓝瓶的营运流程与产品特色。

此外,他也亲自规划设计每一家店,不论是运用工厂、海边的仓库、老剧院的空间,都能与建筑及当地文化融合,呈现蓝瓶极简、明亮的独有风格,以加州的 Palo Alto 分店为例,设在有五十年历史的剧院兼社区交流中心内,咖啡店内外都有宽敞的空间与座位供人自在的阅读或讨论。

他的用心与经营特质,为蓝瓶创造了一种魅力,也创造出品牌与人的情感链接,这种魅力,正好切合近年来高科技产业兴起的消费者意识及人性化浪潮,因此获得美国许多科技界名人的青睐,他们不但是蓝瓶的忠实顾客,也争相成为它的股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