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全球蔓延 油粕供需將受到怎樣的影響?

疫情全球蔓延 油粕供需將受到怎樣的影響?


核心觀點

1、基本面綜述:

在即將過去三月份,新冠疫情全球迅速擴散,感染人數日增以萬計數,同時沙特與俄羅斯石油產量談判破裂引發全球金融、商品市場動盪,各國紛紛出臺救市方案,來穩定金融、商品市場。油脂市場價格繼續尋低,粕類市場受供應預期減少企穩上行。在此期間,對農產品而言最為重要的供應端已經有變化預期,南美產量有減少,運輸會受疫情影響,市場目前的反應為短期看供應,中期看需求能否恢復。以供應來研判市場短期走勢,以這個無從知曉來處的病毒決定中長期方向。

2、策略推薦:

單邊策略:目前粕類價格短期以震盪上行走勢為主,但不宜過分樂觀;油脂方面,三大油脂繼續下跌,棕油價格走勢受供應預期影響跌幅較小,豆油、菜油價格依舊處於相對弱勢,目前繼續尋低中。油粕價格仍將會以波動率擴大後小幅收斂為主。

套利策略:油粕比價震盪回落為主。短期粕類節奏正套為主,反應短期供應。豆粽價差重新回升,注意波動區間。

期權策略:可考慮豆粕波動率收斂的策略。

3、風險提示:

全球疫情發展,影響油廠開機及全球物流運輸;南美豆類數據以及天氣變化,馬來棕油產量庫存變化、國內國家匯率、補貼、儲備政策。

疫情全球蔓延 油粕供需將受到怎樣的影響?


詳細內容

疫情全球蔓延 油粕供需將受到怎樣的影響?


在過去的一個月內,全球政治經濟矛盾頻發:新冠疫情全球擴散、沙特和俄羅斯的原油產量戰以及部分糧食出口國宣佈的禁止糧食出口政策,這些都引發著全球金融、商品市場的動盪。各國紛紛出臺救市方案,以穩定金融、商品市場。在宏觀因素、供給和需求三角矛盾中的一角——宏觀因素(新冠疫情)趨向於不穩定之時,影響價格的核心矛盾轉向宏觀面:油脂市場價格繼續尋低。蛋白市場受供應預期減少企穩上行。在此期間,對農產品而言最為重要的供應端已開始有變化預期,南美產量有所減少,運輸會受疫情影響。在需求反應滯後的情況下,市場目前的表現為短期看供應,中期看需求,以供應來研判市場短期走勢,以這個無從知曉來處的病毒決定中長期方向。

一、蛋白粕供需基本面分析

1、美豆出口不振 壓榨持續向好

美國農業部3月供需報告中美豆新作期末庫存為4.25億蒲式耳,保持平穩。另一方面,USDA3月12日發佈的大豆出口報告顯示,截至3月5日的一週,美國年度大豆淨銷量為30.28萬噸,上一週為34.5萬噸,此前市場預計為40萬-82.5萬噸;向中國淨銷售2019/2020年度大豆-9.03萬噸,裝船量為13.97萬噸,未完成訂單和裝船訂單總和為1213.75萬噸,上週為1222.78萬噸。美豆出口量近期連連低於市場預期,好轉有待時間。目前美豆大豆處於銷售期,但是由於遭遇了全球新冠疫情爆發,美國本土以及世界主要大豆進口國都受到了影響。

USDA預計本年度大豆壓榨量為1.05億蒲式耳,比上年的20.92億蒲式耳增加1300萬蒲式耳。要想達到壓榨目標,本年度剩餘時間的壓榨量需要達到12.075億蒲式耳,這要高於上年同期的11.94億蒲式耳。近來壓榨步伐強勁,促使許多市場觀察家們調高美國大豆壓榨預測值。阿根廷上調大豆及製成品出口關稅,也有助於增強這種說法。雖然本年度大豆壓榨用量可能增加,但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損害需求,可能制約2020年晚些時候的壓榨增長空間。關注4月1日USDA發佈的新年度種植意向報告。

2、流行病對供應鏈影響複雜,短期影響難以估計

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引起市場對大豆運輸的擔憂,巴西桑托斯港碼頭工人一度尋求罷工,雖然隨後罷工投票取消,但物流中斷擔憂並未消減,近日巴西馬託格羅索州兩座農業重鎮“封城”。據稱目前巴西內陸運往港口車輛已經減少了35%,隨疫情蔓延,可能造成穀物出口物流和全球農產品貿易商的運營中斷或延遲。

新冠肺炎對阿根廷大豆出口也造成了一定影響,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決定阿根廷全國在3月31日全面實行強制隔離措施,零點開始實施。另外阿根廷穀物出口商協會CIARA-CEC表示,阿根廷逾70個城市限制農產品運輸,以應對新冠疫情。作為全球最大的豆粕出口國,阿根廷封國閉港的措施將對該國大豆和豆粕出口產生影響。

全球疫情的影響,感染患者人數顯著增加,再次引發了對COVID-19遠未得到控制的擔憂。如果不加以遏制,這種病毒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可能會相當嚴重。這種病毒似乎比非典更具傳染性,儘管致命性要低得多。在價格暴跌後各國央行開始注入流動資金之前,全球市場未能充分考慮到此類事件的影響。對於這個需要更多合作和藥物研究才能解決的問題,不能僅通過注入資金來支撐股票市場來解決。由於流行病對供應鏈影響的複雜性,短期影響難以估計。

3、油廠停機待料 庫存持續下降

據Cofeed統計,3月份至今,國內各港口進口大豆預報到港較少,僅為482.5 萬噸。新冠疫情導致檢疫環節時間延長,產地巴西裝船較慢,4 月大豆到港預估也逐步下調至 690 萬噸。港口大豆庫存迅速下降,不少油廠已停機待料,大豆壓榨量大幅下滑,豆粕庫存減少,截止 3 月 13 日當週,國內沿海主要地區油廠豆粕總庫存量 44.05 萬噸,較去年同期 64.39 萬噸減少近三分之一。油廠貨源緊缺,惜售情緒濃厚,部分工廠前期遠月基差銷售也已經過量,停報現象增加。時值 2019/20 年度巴西大豆出口大量上市季節,未來三個月我國大豆進口中巴西佔比或將達到75%以上,巴西大豆能否順利裝船運輸對我國豆粕影響至關重要。後期需密切關注南美物流情況,若受疫情影響,巴西大豆出口受阻,豆粕供應緊張時段將延長。

圖表1:大豆進口數量 圖表2 :港口大豆消耗和庫存情況

疫情全球蔓延 油粕供需將受到怎樣的影響?


圖表1數據來源:大有期貨投研中心,海關總署,Wind 圖表2數據來源:大有期貨投研中心,Wind,天下糧倉

油廠方面榨利轉好,多數油廠開機率卻下降,主要是到港大豆減少所致,因此挺粕意願較強,豆、棕油重去庫階段,豆粽價差重新回升。

4、進口豬肉壓低肉價,國內產能逐漸恢復

隨著疫情形勢好轉,中國政府鼓勵生產企業復工復產,不少餐飲業也已經陸續復工,但餐飲入座率仍相對偏低,學校暫還未集中開學,餐飲食堂團餐消費萎靡,豬肉市場需求較往年同期大幅下跌,作為重要佐證之一,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月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環比減少44.90%,同比減少35.60%。正是下游豬肉消費大幅降低導致養殖企業有不同程度的壓欄現象,加上養殖利潤豐厚,中國的生豬存欄仍在小幅回升,Cofeed調查數據顯示:截止2月末,500家養殖企業生豬存欄為10090913頭,較1月末的9922003頭增加了168910頭,增幅為1.70%,但同比減少34.13%,中國市場豬肉供應仍有缺口。

作為豬肉消費大國,我國的豬肉產量及進口量影響著國際市場,其中我國豬肉進口政策對於美國豬肉市場影響明顯,中國在2020年3月6日證實取消一些美國大豆和豬肉的進口關稅,屆時其低成本的豬肉可能會大量湧入我國,海關統計,今年1-2月份我國進口肉類125.5萬噸,較去年同期的74萬噸大增69.6%。據北京一家肉類進口商估計,2月中旬時大約1萬個裝運肉類的冷藏箱滯留在中國港口,約為平時的兩倍。另外近期中國部分地區已陸續公佈學校開學時間,國內需求面有望得到回升,豬肉消耗速度也可能加快。

二、油脂供需基本面分析

1、油脂期現價格繼續回落

本月油脂期貨市場繼續呈現低開大幅回落走勢,沙特與俄羅斯原油產量增加致使原油價格大跌,油脂受此拖累價格走弱,棕油、豆油與菜油同步亦趨回落。受疫情影響大豆倒杆減少、以及棕油產地部分關閉影響,油脂開始去庫存。預計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前,油脂行情整體將維持震盪偏弱運行走勢。

圖表3:三大油脂現貨價格(元)

疫情全球蔓延 油粕供需將受到怎樣的影響?


數據來源:大有期貨投研中心,Wind

2、馬來西亞月度報告影響中性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公佈的月度數據顯示,馬來西亞2月棕櫚油產量128.85萬噸(預期路透128萬噸 彭博128萬噸,1月116.59萬噸,去年2月154萬噸);出口108.23萬噸(預期路透108萬噸 彭博110萬噸,1月121.35萬噸,去年2月132萬噸);2月末棕櫚油庫存168.16萬噸(預期路透173萬噸 彭博176萬噸,1月末175.55萬噸,去年2月末306萬噸)。

馬棕2月產量符合預期,出口不及預期,2月末庫存略低於預期,報告整體中性。馬來西亞主產區通常2月仍處季度性減產季,但據馬來西亞棕櫚油協會(MPOA)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2月馬來西亞毛棕櫚油產量環比增10.8%,按往年情況來看,2月產量從未高過1月,進入3月、4月後,馬來西亞棕櫚油增產季來臨,主產區產量將逐漸回升,上年降水偏少導致棕油減產的預期尚未顯現。

3月23日,馬來西亞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州沙巴稱,在數名種植園工人被查出感染新冠病毒後,暫停3個區的棕櫚油生產。隨著疫情蔓延,未來棕櫚油產量仍面臨考驗。需求方面,印度政府將從25日起實施為期21天的全國封鎖,以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油價格暴跌致使歐洲生物柴油行業對棕櫚油的需求放緩。2月份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環比下降10%, 預計3月份出口將受疫情影響進一步下跌。另一需求穆斯林齋月臨近,傳統備貨季節來臨,關注後續棕櫚油出口情況。

圖表4: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萬噸)

疫情全球蔓延 油粕供需將受到怎樣的影響?


數據來源:大有期貨投研中心,Wind

3、國內豆油、棕油庫存增幅減緩

隨著國內各城市降低疫情等級以及解除封城禁令,餐飲消費逐步回暖,豆油消費增加,油廠提貨量明顯增加。但近期進口大豆到港量不足引發的油廠缺料停機,部分南方地區出現很久不見的豆油提貨排隊場面,豆油庫存短期預計將繼續下降。截至3月13日,國內豆油商業庫存總量139.21萬噸,較上個月同期98.5萬噸增幅為41%,全國港口食用棕櫚油總庫存83.5萬噸,較上月同期的94.82萬噸降12%, 從季節性看,豆油庫存仍處高位,若後期大豆到港供應充足,豆粕需求跟上,壓榨提升,豆油庫存或將重新回升。目前油脂供應壓力從大到小的為豆油、棕油、菜油。

圖表5:中國豆油商業庫存(萬噸)

疫情全球蔓延 油粕供需將受到怎樣的影響?


數據來源:大有期貨投研中心,Wind

圖表6:國內棕油港口庫存(萬噸)

疫情全球蔓延 油粕供需將受到怎樣的影響?


數據來源:大有期貨投研中心,Wind

自去年中加貿易關係緊張,致使我國從加拿大進口油菜籽數量較往年同期大幅下降,過去幾個月國內處於冬季,水產一直處於休市狀態,加之春節假期和疫情等影響推遲開工,因而國內油廠的菜籽庫存處於歷史低位水平。截至3月中旬,國內兩廣及福建地區進口油菜籽庫存約為22.5萬噸,較去年同期的54.5萬噸下降50.2%,為歷年來同期偏低水平。不過隨著氣溫回暖,水產養殖逐漸啟動,飼料備貨開始,菜粕需求增加,油廠壓榨開機率回升,截止3月20日當週,兩廣及福建地區菜油庫存增加至4.5萬噸,較上週增加3000噸,但較去年同期9.1萬噸,降幅50.55%。菜粕三月走強的驅動也就反應這一預期,但漲幅過大,就需要考慮與其他品種替代價差的變化。

三、後市行情展望及策略推薦

1、綜述:全球疫情擴散後的波動率擴散

3月份國內大豆到港較少,且因疫情影響南美大豆裝運速度偏慢,豆粕供應短缺,週期較預期延長。生豬產能有序恢復,水產養殖即將展開,中長期飼料需求預期向好。若南美物流保持順暢,將限制遠期豆粕價格的上升空間。供應偏緊主導近月合約,遠月合約邏輯主要為下游需求,總體來看粕類走勢震盪偏強。

疫情在全球擴散,餐飲與食品加工需求近期快速減少,加上近期原油價格大幅下跌,使得植物油在生物柴油添加方面消費大幅下滑。印尼與馬來西亞的生產情況和南美的物流運輸情況同樣受到疫情影響,隨著熱帶雨季來臨後,將進入增產週期,供需多空交織,馬盤棕油價格或維持寬幅震盪。國內人員流動逐漸正常,餐飲需求已經開始逐步恢復。目前大豆短缺導致豆油庫存下降,短期因素推動油脂價格企穩,不過中長期國內豆、棕油庫存從季節性對比仍偏高,若後期原料物流運輸無礙,其上漲空間有限。

2、策略推薦

單邊策略:目前粕類價格短期以震盪上行走勢為主,但不宜過分樂觀;油脂方面,三大油脂繼續下跌,棕油價格走勢受供應預期影響跌幅較小,豆油、菜油價格依舊處於相對弱勢,目前繼續尋低中。油粕價格仍將會以波動率擴大後小幅收斂為主。

套利策略:油粕比價震盪回落為主。短期粕類節奏正套為主,反應短期供應。豆粽價差重新回升,注意波動區間。

期權策略:可考慮豆粕波動率收斂的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