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全球蔓延 油粕供需将受到怎样的影响?

疫情全球蔓延 油粕供需将受到怎样的影响?


核心观点

1、基本面综述:

在即将过去三月份,新冠疫情全球迅速扩散,感染人数日增以万计数,同时沙特与俄罗斯石油产量谈判破裂引发全球金融、商品市场动荡,各国纷纷出台救市方案,来稳定金融、商品市场。油脂市场价格继续寻低,粕类市场受供应预期减少企稳上行。在此期间,对农产品而言最为重要的供应端已经有变化预期,南美产量有减少,运输会受疫情影响,市场目前的反应为短期看供应,中期看需求能否恢复。以供应来研判市场短期走势,以这个无从知晓来处的病毒决定中长期方向。

2、策略推荐:

单边策略:目前粕类价格短期以震荡上行走势为主,但不宜过分乐观;油脂方面,三大油脂继续下跌,棕油价格走势受供应预期影响跌幅较小,豆油、菜油价格依旧处于相对弱势,目前继续寻低中。油粕价格仍将会以波动率扩大后小幅收敛为主。

套利策略:油粕比价震荡回落为主。短期粕类节奏正套为主,反应短期供应。豆粽价差重新回升,注意波动区间。

期权策略:可考虑豆粕波动率收敛的策略。

3、风险提示:

全球疫情发展,影响油厂开机及全球物流运输;南美豆类数据以及天气变化,马来棕油产量库存变化、国内国家汇率、补贴、储备政策。

疫情全球蔓延 油粕供需将受到怎样的影响?


详细内容

疫情全球蔓延 油粕供需将受到怎样的影响?


在过去的一个月内,全球政治经济矛盾频发:新冠疫情全球扩散、沙特和俄罗斯的原油产量战以及部分粮食出口国宣布的禁止粮食出口政策,这些都引发着全球金融、商品市场的动荡。各国纷纷出台救市方案,以稳定金融、商品市场。在宏观因素、供给和需求三角矛盾中的一角——宏观因素(新冠疫情)趋向于不稳定之时,影响价格的核心矛盾转向宏观面:油脂市场价格继续寻低。蛋白市场受供应预期减少企稳上行。在此期间,对农产品而言最为重要的供应端已开始有变化预期,南美产量有所减少,运输会受疫情影响。在需求反应滞后的情况下,市场目前的表现为短期看供应,中期看需求,以供应来研判市场短期走势,以这个无从知晓来处的病毒决定中长期方向。

一、蛋白粕供需基本面分析

1、美豆出口不振 压榨持续向好

美国农业部3月供需报告中美豆新作期末库存为4.25亿蒲式耳,保持平稳。另一方面,USDA3月12日发布的大豆出口报告显示,截至3月5日的一周,美国年度大豆净销量为30.28万吨,上一周为34.5万吨,此前市场预计为40万-82.5万吨;向中国净销售2019/2020年度大豆-9.03万吨,装船量为13.97万吨,未完成订单和装船订单总和为1213.75万吨,上周为1222.78万吨。美豆出口量近期连连低于市场预期,好转有待时间。目前美豆大豆处于销售期,但是由于遭遇了全球新冠疫情爆发,美国本土以及世界主要大豆进口国都受到了影响。

USDA预计本年度大豆压榨量为1.05亿蒲式耳,比上年的20.92亿蒲式耳增加1300万蒲式耳。要想达到压榨目标,本年度剩余时间的压榨量需要达到12.075亿蒲式耳,这要高于上年同期的11.94亿蒲式耳。近来压榨步伐强劲,促使许多市场观察家们调高美国大豆压榨预测值。阿根廷上调大豆及制成品出口关税,也有助于增强这种说法。虽然本年度大豆压榨用量可能增加,但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损害需求,可能制约2020年晚些时候的压榨增长空间。关注4月1日USDA发布的新年度种植意向报告。

2、流行病对供应链影响复杂,短期影响难以估计

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引起市场对大豆运输的担忧,巴西桑托斯港码头工人一度寻求罢工,虽然随后罢工投票取消,但物流中断担忧并未消减,近日巴西马托格罗索州两座农业重镇“封城”。据称目前巴西内陆运往港口车辆已经减少了35%,随疫情蔓延,可能造成谷物出口物流和全球农产品贸易商的运营中断或延迟。

新冠肺炎对阿根廷大豆出口也造成了一定影响,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决定阿根廷全国在3月31日全面实行强制隔离措施,零点开始实施。另外阿根廷谷物出口商协会CIARA-CEC表示,阿根廷逾70个城市限制农产品运输,以应对新冠疫情。作为全球最大的豆粕出口国,阿根廷封国闭港的措施将对该国大豆和豆粕出口产生影响。

全球疫情的影响,感染患者人数显著增加,再次引发了对COVID-19远未得到控制的担忧。如果不加以遏制,这种病毒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可能会相当严重。这种病毒似乎比非典更具传染性,尽管致命性要低得多。在价格暴跌后各国央行开始注入流动资金之前,全球市场未能充分考虑到此类事件的影响。对于这个需要更多合作和药物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不能仅通过注入资金来支撑股票市场来解决。由于流行病对供应链影响的复杂性,短期影响难以估计。

3、油厂停机待料 库存持续下降

据Cofeed统计,3月份至今,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预报到港较少,仅为482.5 万吨。新冠疫情导致检疫环节时间延长,产地巴西装船较慢,4 月大豆到港预估也逐步下调至 690 万吨。港口大豆库存迅速下降,不少油厂已停机待料,大豆压榨量大幅下滑,豆粕库存减少,截止 3 月 13 日当周,国内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豆粕总库存量 44.05 万吨,较去年同期 64.39 万吨减少近三分之一。油厂货源紧缺,惜售情绪浓厚,部分工厂前期远月基差销售也已经过量,停报现象增加。时值 2019/20 年度巴西大豆出口大量上市季节,未来三个月我国大豆进口中巴西占比或将达到75%以上,巴西大豆能否顺利装船运输对我国豆粕影响至关重要。后期需密切关注南美物流情况,若受疫情影响,巴西大豆出口受阻,豆粕供应紧张时段将延长。

图表1:大豆进口数量 图表2 :港口大豆消耗和库存情况

疫情全球蔓延 油粕供需将受到怎样的影响?


图表1数据来源:大有期货投研中心,海关总署,Wind 图表2数据来源:大有期货投研中心,Wind,天下粮仓

油厂方面榨利转好,多数油厂开机率却下降,主要是到港大豆减少所致,因此挺粕意愿较强,豆、棕油重去库阶段,豆粽价差重新回升。

4、进口猪肉压低肉价,国内产能逐渐恢复

随着疫情形势好转,中国政府鼓励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不少餐饮业也已经陆续复工,但餐饮入座率仍相对偏低,学校暂还未集中开学,餐饮食堂团餐消费萎靡,猪肉市场需求较往年同期大幅下跌,作为重要佐证之一,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月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环比减少44.90%,同比减少35.60%。正是下游猪肉消费大幅降低导致养殖企业有不同程度的压栏现象,加上养殖利润丰厚,中国的生猪存栏仍在小幅回升,Cofeed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月末,500家养殖企业生猪存栏为10090913头,较1月末的9922003头增加了168910头,增幅为1.70%,但同比减少34.13%,中国市场猪肉供应仍有缺口。

作为猪肉消费大国,我国的猪肉产量及进口量影响着国际市场,其中我国猪肉进口政策对于美国猪肉市场影响明显,中国在2020年3月6日证实取消一些美国大豆和猪肉的进口关税,届时其低成本的猪肉可能会大量涌入我国,海关统计,今年1-2月份我国进口肉类125.5万吨,较去年同期的74万吨大增69.6%。据北京一家肉类进口商估计,2月中旬时大约1万个装运肉类的冷藏箱滞留在中国港口,约为平时的两倍。另外近期中国部分地区已陆续公布学校开学时间,国内需求面有望得到回升,猪肉消耗速度也可能加快。

二、油脂供需基本面分析

1、油脂期现价格继续回落

本月油脂期货市场继续呈现低开大幅回落走势,沙特与俄罗斯原油产量增加致使原油价格大跌,油脂受此拖累价格走弱,棕油、豆油与菜油同步亦趋回落。受疫情影响大豆倒杆减少、以及棕油产地部分关闭影响,油脂开始去库存。预计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前,油脂行情整体将维持震荡偏弱运行走势。

图表3:三大油脂现货价格(元)

疫情全球蔓延 油粕供需将受到怎样的影响?


数据来源:大有期货投研中心,Wind

2、马来西亚月度报告影响中性

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公布的月度数据显示,马来西亚2月棕榈油产量128.85万吨(预期路透128万吨 彭博128万吨,1月116.59万吨,去年2月154万吨);出口108.23万吨(预期路透108万吨 彭博110万吨,1月121.35万吨,去年2月132万吨);2月末棕榈油库存168.16万吨(预期路透173万吨 彭博176万吨,1月末175.55万吨,去年2月末306万吨)。

马棕2月产量符合预期,出口不及预期,2月末库存略低于预期,报告整体中性。马来西亚主产区通常2月仍处季度性减产季,但据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POA)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2月马来西亚毛棕榈油产量环比增10.8%,按往年情况来看,2月产量从未高过1月,进入3月、4月后,马来西亚棕榈油增产季来临,主产区产量将逐渐回升,上年降水偏少导致棕油减产的预期尚未显现。

3月23日,马来西亚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州沙巴称,在数名种植园工人被查出感染新冠病毒后,暂停3个区的棕榈油生产。随着疫情蔓延,未来棕榈油产量仍面临考验。需求方面,印度政府将从25日起实施为期21天的全国封锁,以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油价格暴跌致使欧洲生物柴油行业对棕榈油的需求放缓。2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环比下降10%, 预计3月份出口将受疫情影响进一步下跌。另一需求穆斯林斋月临近,传统备货季节来临,关注后续棕榈油出口情况。

图表4: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万吨)

疫情全球蔓延 油粕供需将受到怎样的影响?


数据来源:大有期货投研中心,Wind

3、国内豆油、棕油库存增幅减缓

随着国内各城市降低疫情等级以及解除封城禁令,餐饮消费逐步回暖,豆油消费增加,油厂提货量明显增加。但近期进口大豆到港量不足引发的油厂缺料停机,部分南方地区出现很久不见的豆油提货排队场面,豆油库存短期预计将继续下降。截至3月13日,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139.21万吨,较上个月同期98.5万吨增幅为41%,全国港口食用棕榈油总库存83.5万吨,较上月同期的94.82万吨降12%, 从季节性看,豆油库存仍处高位,若后期大豆到港供应充足,豆粕需求跟上,压榨提升,豆油库存或将重新回升。目前油脂供应压力从大到小的为豆油、棕油、菜油。

图表5:中国豆油商业库存(万吨)

疫情全球蔓延 油粕供需将受到怎样的影响?


数据来源:大有期货投研中心,Wind

图表6:国内棕油港口库存(万吨)

疫情全球蔓延 油粕供需将受到怎样的影响?


数据来源:大有期货投研中心,Wind

自去年中加贸易关系紧张,致使我国从加拿大进口油菜籽数量较往年同期大幅下降,过去几个月国内处于冬季,水产一直处于休市状态,加之春节假期和疫情等影响推迟开工,因而国内油厂的菜籽库存处于历史低位水平。截至3月中旬,国内两广及福建地区进口油菜籽库存约为22.5万吨,较去年同期的54.5万吨下降50.2%,为历年来同期偏低水平。不过随着气温回暖,水产养殖逐渐启动,饲料备货开始,菜粕需求增加,油厂压榨开机率回升,截止3月20日当周,两广及福建地区菜油库存增加至4.5万吨,较上周增加3000吨,但较去年同期9.1万吨,降幅50.55%。菜粕三月走强的驱动也就反应这一预期,但涨幅过大,就需要考虑与其他品种替代价差的变化。

三、后市行情展望及策略推荐

1、综述:全球疫情扩散后的波动率扩散

3月份国内大豆到港较少,且因疫情影响南美大豆装运速度偏慢,豆粕供应短缺,周期较预期延长。生猪产能有序恢复,水产养殖即将展开,中长期饲料需求预期向好。若南美物流保持顺畅,将限制远期豆粕价格的上升空间。供应偏紧主导近月合约,远月合约逻辑主要为下游需求,总体来看粕类走势震荡偏强。

疫情在全球扩散,餐饮与食品加工需求近期快速减少,加上近期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使得植物油在生物柴油添加方面消费大幅下滑。印尼与马来西亚的生产情况和南美的物流运输情况同样受到疫情影响,随着热带雨季来临后,将进入增产周期,供需多空交织,马盘棕油价格或维持宽幅震荡。国内人员流动逐渐正常,餐饮需求已经开始逐步恢复。目前大豆短缺导致豆油库存下降,短期因素推动油脂价格企稳,不过中长期国内豆、棕油库存从季节性对比仍偏高,若后期原料物流运输无碍,其上涨空间有限。

2、策略推荐

单边策略:目前粕类价格短期以震荡上行走势为主,但不宜过分乐观;油脂方面,三大油脂继续下跌,棕油价格走势受供应预期影响跌幅较小,豆油、菜油价格依旧处于相对弱势,目前继续寻低中。油粕价格仍将会以波动率扩大后小幅收敛为主。

套利策略:油粕比价震荡回落为主。短期粕类节奏正套为主,反应短期供应。豆粽价差重新回升,注意波动区间。

期权策略:可考虑豆粕波动率收敛的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