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創作的過程是激情燃燒的歲月

在日益發展的當代,文學似乎顯得有些蒼白,甚至是有些無奈。一些相當好的、影響力大的精品越來越小, 文學徘徊不前的低迷狀態已經引起了各級組織和廣大文學愛好者的高度重視和關注。

我不敢就文學評頭論足,更不敢對文學創作說三道四,但是,我願以一個文化圈內人從愛護文學的角度發表點淺見。曾在工作之餘拜讀了近代名家的一些作品,大凡有影響力的名篇無不是作家在深入生活的基礎上,用凜冽的創作激情來完成的。一個寫作者,在寫作與創作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激情的慾望和衝動,註定是寫不出好作品的。換句話說,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一定是作者激情的燃燒過程,乃至生命的燃燒過程。

有激情,才能有作品;有激情,也才能有好的作品。如果說生活是文學創作源泉的話,那麼激情就是文學創作的動力,激情的燃燒是優秀作者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在某種意義上講,激情是文學創作的動力和源泉,激情的燃燒是文學創作靈感和文學昇華飛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


文學創作的過程是激情燃燒的歲月

瀝覽前賢名家,細細品味他們的各類作品,都會感覺到他們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從骨子裡迸發出的一種對社會、事業的責任和文學創作的激情,正因為這種激情,才使名家大腕不分晝夜的筆耕數年而無怨無悔。

文學創作擁有激情,激情的燃燒促進文學創作。我讚美激情!我為激情而高歌!

所謂激情即感情衝動、情緒激動。從原始的角度來講, 激情是不甘寂寞的清泉,只有充溢著激情的生命,才會以大地為河床,奮力和歡快地湧動著,並不時掀起歡騰不息的波浪。

激情是一種能量,激情是一種精神,激情是人類生命的源頭,它會沖決一切艱難險阻,引領人們向既定的目標奮進!激情給社會帶來幸福,激情使人類繁延不息,激情使高興的人更加眉飛色舞、滿面春風,激情也使沮喪的人更加沮喪和無奈,激情是種子,激情是使人奮進的催化劑。


文學創作的過程是激情燃燒的歲月

一個作家,如果內心時時被激情所衝撞,並且因為受著這有力的衝撞而去開採人生的金礦,那麼他的生命定然是豐富的、躍動的、色彩斑斕和充滿希望的。

激情常常與年輕聯繫在一起,因它賦予青春一種追求的勇氣和一種浪漫的氣質!激情的燃燒似乎是青年人的專利,但是大凡一個正能量的作家,無論年紀大小,經歷多少,大都是激情燃燒的代表,只要充滿了激情且時常燃燒自己的作家,才是富有生命力的作家。

當然,燃燒激情常常是與年輕聯繫在一起的,因為青年人充滿活力、充滿激情,相信他們能夠用自己對對文學熱愛去燃燒激情,以燃燒的激情與生命來振興文學、引領自己的文學創作向更高的層次挺近。

其實,年輕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激情的字眼,更是燃燒激情的階段,它意味著生命與世界不斷地撞擊,激發著生命的種種衝動和熱望,激發出生命巨大的創造力。

而當我們的美麗、強壯、年輕、活力等人生最寶貴的資源幾近乾枯不再年輕時,或者有過很多失敗和挫折,或者發出“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感嘆時,我們也用不著悲觀失望,只要我們的身上還燃燒著生命的激情,那麼不年輕的僅僅是自己的面孔,而我們將因為內心跳躍著激情而使生命得到延長,亦將因為擁有激情而使生活內涵豐富多彩……

文學創作的過程是激情燃燒的歲月

激情可以轉化為與命運搏鬥的力量。正基於此,才使貝多芬在耳朵完全失聰的情況下,寫出了激情澎湃、震撼人心的《命運交響曲》;才使張海迪高位截癱之後,著書立說,自強不息。一個偉大的音樂家、一個殘疾作家,同時也是一位與命運抗爭的勇士,他們所憑藉的就是自身無窮無盡、不可遏止的激情,他們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悲壯以及壯美的篇章和英雄的樂章就是用智慧和激情共同譜寫的!

激情依賴於信念和意志,激情的燃燒需要耐力與堅持,如果沒有信念的支撐,激情之火就容易熄滅;如果沒有堅韌不拔的意志,激情往往難以長久,燃燒的激情也許會噶然而止。而當信念動搖、意志消退的時候,激情反過來就會成為信念的維護者和意志的鼓動者乃至堅強的後盾。

激情對人生不可或缺,就像信念和意志對人生不可缺少一樣。它使精神萎靡的人感到振奮,使冷漠和失望的人再度煥發出生命的熱情,使自暴自棄的人重新走向自強之路。唯有激情不斷燃燒的作者作家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也會在激情燃燒的過程中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文學創作的過程是激情燃燒的歲月

激情最好的朋友是智慧和成熟的思想,只有在智慧和思想的導引下,對生活做正確的選擇,賦予生活以實實在在的內容,激情才不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時也才不會讓激情作著超負荷的、毫無意義的拋灑。

所以,我建議愛好文學的朋友,還有痴迷頭條寫作的作者們,一定要用激情去召喚理想,用激情去激發鬥志,用激情燃燒自己從而在美好的新時代去創造和實現生命最大的價值吧!

激情迴盪在我們每個生命的天空,願激情使我們在文學事業中彈奏出最壯最美的生命樂章!願我們在這個偉大的新時代,用激情燃燒自己的生命,並且在燃燒激情與生命的過程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吧!

本文提出的觀點,你是否有新的觀點和看法,歡迎您提出你的觀點和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