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貪”和珅的傳奇人生

第1章 家世源流——什麼樣的家庭造就了和珅(1)

我國東北地區一直居住著一個古老的民族滿族,其先祖可以追溯到世代活動在這一帶的女真人。發展到明朝初期,女真人分為建州、野人、海西三大部。建州女真主要分佈在長白山北部至牡丹江、綏芬河一帶,是三部中社會經濟發展最快的一部,同時也受漢文化影響最深。明朝中葉,由於不堪其他落後女真部落的侵擾,建州女真開始不斷南遷。到了明英宗統治時期,遷居到渾河、蘇子河上游一帶,並逐漸在以“費阿拉”(亦稱“費雅郎阿”,即所謂“舊老城”)與“赫圖阿拉”(均在今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境內)為中心的地區定居下來。

明朝政府主要是採取“分而治之”政策對待“女真三部”。常常是打一部,拉一部,使其此消彼長,在他們之間製造各種矛盾,使其相互掣肘,不相一統。後來,明政府看到建州女真逐漸強大起來,為了防止其過於強大而威脅中央政府,將其一分為三,設立了建州衛、建州左衛和建州右衛。因此,直到明朝後期,明朝政府對女真各部還實行著有效的統治。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就出身於建州左衛的頭領(都指揮使)之家,他是後金的創始人。據說仙女佛庫侖在長白山天池沐浴後,吃了放在她衣服上的靈鵲銜來的(紅)果子後生下一子,就是他的先祖布庫裡雍順。雖然這只是一個傳說,但也反映出他身世的不平凡,要不然也不會有人加以附會。他的六世祖猛哥鐵木耳(又稱孟特穆)就做過建州左衛的都指揮使;其家族一直沿襲此職位。當然,他的父親塔克世(又稱塔失、他失)後來也順理成章地承襲了這一職位。

“鉅貪”和珅的傳奇人生


努爾哈赤10歲時,其生母去世,後母待其不好。長大後為了不再受後母欺辱,19歲時與其父分家單過。此後他嘗試過多種討生活的方式:他曾帶著當地的土特產到撫順與漢族商人進行貿易,也曾在明朝名將李成梁部下當過差。這些經歷使他深刻了解了漢族文化、習俗(他本人深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並初步掌握了明朝在遼東的實際情況。萬曆十年(1582年),李成梁奉命幫助建州衛蘇克素護部圖倫城主尼堪外蘭攻打建州右衛酋長阿臺時,誤殺了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和父親塔克世。事後明政府立刻任命努爾哈赤承襲建州左衛都指揮使、都督僉事,並加封龍虎將軍頭銜,同時還賜他30餘封敕書和30匹馬,以表示對這一行為的歉意。但努爾哈赤心中已經種下了仇恨的種子,這一事件也成了他日後反明朝的正當理由。

努爾哈赤打著為父、祖報仇的名號,以其父留下的13副盔甲起兵,率眾討伐尼堪外蘭,從此開始了統一女真各部的征伐。經過20餘年的不斷殺伐,最後統一了女真各部,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八旗制度”。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又建立了後金國,公開與明政府決裂,並最終推翻了明朝統治,開創了一個新朝代。

“八旗制度”一種兵民合一的制度,原來女真人進行狩獵、生產和軍事行動時,每10人為一基本單位,名為“牛錄”(滿語,漢譯為“箭”),其頭目稱“額真”(漢譯為“主”),即所謂漢譯“佐領”。實力壯大後,改為每300人為一“牛錄”,5個“牛錄”為一“甲喇”(滿語,亦稱“札蘭”,漢譯“世”、“代”、“輩”等意),總共1500人,其頭目為“甲喇額真”,漢譯為“參領”。5個甲喇為一“固山”(滿語,漢譯為“旗”),共7500人,其頭目為“固山額真”(即旗主),漢譯為“都統”。

鈕祜祿氏是滿洲八旗氏族中的一個望族。鈕祜祿氏在清朝是大姓,見於《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鈕祜祿,滿語“狼”。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主要分佈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長白山區。狼是滿族先世女真的圖騰之一,女真人出於對狼的崇拜,而以其為姓氏。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鈕祜祿”這個姓氏的稱謂曾幾度變化:遼代稱“敵烈氏”,金代稱“女奚列氏”,元代稱“亦氣烈氏”,明代稱“鈕祜祿氏”。滿洲氏族“鈕祜祿”氏,冠以漢字姓稱“鈕”姓,也有的冠以漢字姓稱“郎”姓。“鈕祜祿”氏是典型的“一氏冠兩姓”的滿洲氏族。鈕祜祿氏家族人丁興旺,在清代屬於滿洲八旗中的各旗下,不單隸屬一旗。

清代的許多名人與文臣武將都姓此姓,甚至連皇后、皇妃亦有不少人出自此姓。例如,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后、雍正帝的孝聖憲皇后(乾隆帝的生母,額亦都的後裔)等等。和珅家族屬於英額地方鈕祜祿氏。英額係指遼寧省東部的“英崿(額)峪”地方。“英額峪”地方,現在叫“英額門”,是今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境內的一個鄉鎮。此地有一條小河名“英額河”,從這裡流向西南興京(今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界,最後注入渾河。此地原是一個小小的軍事、交通要地,設有“柳條邊門”(即明朝所修“柳條邊牆”的“邊門”即“英額門”)。此地離後金國的都城“費阿拉”與“赫圖阿拉”不遠,因此軍事地位比較重要。

英額地方鈕祜祿氏原來都生活在長白山地區,後來也是跟隨建州女真部遷移至此的。例如清朝開國元勳、五大臣之一的額亦都就是“世居長白山”,後來他祖父阿陵阿跟隨建州左衛一起,“移居英額峪”。額亦都家族是滿族的一大名門望族,家資豐厚、殷實富裕,一直很興旺。阿陵阿本人在部族中也很有聲望,被人們稱為“拜顏”(滿語,亦稱“巴延”、“巴顏”,意為“富翁”)。額亦都童年時父母被仇家所殺,他本人因友人相助才躲過一劫。從此他對仇人有了刻骨的仇恨,發誓一定要替父母報仇雪恨。當他剛剛13歲時,就隻身找到仇家,手刃了殺父母的仇人,可見其報仇的決心和勇氣。為了避難,投靠到嘉木湖寨長、姑父木通阿家,恰巧努爾哈赤是他姑夫的朋友。明萬曆八年(1580年),努爾哈赤留宿嘉木湖,兩人相見。額亦都認為努爾哈赤見識廣闊,非同凡人,引為知己,決定追隨他闖天下。從此他一直跟隨努爾哈赤馳騁疆場,成為努爾哈赤的左膀右臂,為後金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和珅家族雖然和額亦都不是直系親屬的關係,但他們同屬一個地方的同一姓氏,在講究同鄉關係的清代官場,畢竟對和珅家族是有裨益的。

和珅家族的出身

根據《御製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一書記載,和珅的直系先祖叫噶哈察鸞,其旗籍屬於滿洲“正紅旗”。噶哈察鸞的後代中有個叫尼雅哈納的,由閒散兵丁隨清軍入關並征伐山東。由於攻打河間府時首先登上城牆,因而被賜“巴圖魯”(勇士)稱號,並被授予三等輕車都尉世職(正三品)。後經世代沿襲,尼雅哈納的四世孫常保襲此職;由於常保堂叔啊哈頓色在跟隨康熙皇帝出征準噶爾時英勇陣亡,所以常保被特賜為一等雲騎尉。到乾隆之時,常保出任福建都統。他死後由其長子善保(即和珅)承襲其職。

和珅是其滿語名字的音譯,漢語意思是“三綱之綱”。和珅的乳名叫善保,字致齋,生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他們的家族在順治元年(1644年)與其他八旗軍民一起入關,進入京師(今北京)後,便按著當時的規制:漢人全部遷出內城,其房屋由八旗軍民居住;又按“旗分制”規定八旗軍民嚴格按照旗分不同劃分住處。特別是在清朝前期,京師的內城設有按滿洲、蒙古、漢軍等旗籍劃分的24都統衙門,各旗分別有自己的駐防領地和固定教場、學校等設施。至於各旗人員的家居住處,也是按旗分不同,分別住在不同的區域。一般說來,這一規定從清初至清末大體上沒有什麼變化。當時的具體規定如下:

鑲黃旗居安定門內(清皇族屬於此旗);正黃旗居德勝門內;正白旗居東直門內(以上三旗為“上三旗”,由皇帝親自統領)。鑲白旗居朝陽門內;正紅旗居西直門內;鑲紅旗居阜成門內;正藍旗居崇文門內;鑲藍旗居宣武門內(以上五旗為“下五旗”)。

據清史檔案與和珅的《嘉樂堂詩集》的“詩注”記載,他家隸屬於滿洲正紅旗二甲喇,其原來的宅第坐落在西直門內驢肉衚衕(民國後改為“禮路衚衕”,即今“西四頭條”)的東頭;坐落在著名古剎“廣濟寺”(今中國佛教協會駐地)後面,離該寺不到一箭射程的地方。和珅與其弟和琳都出生在這裡;一直共同居住到他家的旗籍被抬入正黃旗,和珅家才遷至到正黃旗領地德勝門內什剎海畔的大宅第,也就是現在北京西城區前海西街的恭王府。

關於和珅的出身,很多人認為他出身“低微”、“貧賤”;甚至有人說他家出身“包衣”(滿語,漢語意思為:家裡供使用的“奴僕”、“用人”等)。這種觀點也影響到了國際上對和珅的認識。例如,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來華的英國特使馬戛爾尼在他的回憶錄《乾隆英使覲見記》中就寫道:“皇帝之首相,即和中堂,其人乃一韃靼,出身頗微,然很具有才具。”其實,這種看法是不恰當的,也不符合實際情況。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常保去世,20歲的和珅承襲了三等輕車都尉的世職。此時,這一職位已經在他家承襲了五代了。雖然這是一個世襲的功名,但是國家承平日久,官職不像當年那麼難以獲得,所以,三等輕車都尉的官職到乾隆時期已是一個一般的職位。但常保所任的福建副都統一銜,卻是有職有權的高級武官;這個官職在清朝屬於正三品,和現在的“中將”職位相當;並且後來皇帝又賞給了他家一個一等雲騎尉的官職,這在當時眾多的八旗軍民中,並不是人人都可得到的。另外,和珅的生母是河道總督嘉謨的女兒,繼母系吏部尚書伍彌泰之女,這些也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在講究門當戶對的封建時代,哪家達官貴人肯把自己心愛的女兒嫁給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呢?如此和珅的“出身低微”又從何說起?

另外,和珅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被“授予三等侍衛,挑補黏竿處”。黏竿處是大眾的通用稱呼,它的官稱是“上(尚)虞備用處”。這個部門通常由侍衛10人組成;主要負責皇帝的日常出行的事宜。每當皇帝出行時,服侍在皇帝的乘輿(轎)左右,負責扶轎、打燈籠等工作,俗稱叫“打執事”的。另外有“司庫一員(由內務府委派),掌黏竿、釣竿及一切用具。”


“鉅貪”和珅的傳奇人生


人們通常說,和珅曾在鑾儀衛當差,做過“拜唐阿”(滿語,亦稱“柏唐阿”;漢譯為“聽差的”、“執事人”),是給皇帝抬轎子的,言外之意認為他的社會地位很“低微”,但由此便得出和珅的“低微”,未免有些輕率。其實“拜唐阿”一職就是“上虞備用處”轄下的屬官,是清朝一個低級別的武官官職。清禮親王昭連在《嘯亭雜錄》中對此做了細緻的描述:“定製,選八旗大員子弟中的捐捷者為執事人,司上巡狩時扶輿、擎蓋、捕魚、罟雀之事,名曰‘上虞備用處’。蓋以少年血氣僨張,故令習勞勩,以備他日干城侍衛之選。實有類漢代羽林制也,而精銳過之,蓋善於寵馭近侍之制也。”從這段描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能夠當上“上虞備用處”的“拜唐阿”,不僅並不意味著和珅的社會地位“卑賤”、“低微”,反而證明了他是“八旗大員”的優秀子弟,是皇帝經過千挑萬選、從眾多旗人青少年中挑選出來的佼佼者。負責在自己身邊聽差,藉以對他們經常進行各種薰陶和錘鍊,日後定會有大用。俗話說,皇帝身邊無小官。所以,和珅雖然不是出身顯貴之家,但畢竟也是生在滿洲封建統治階級中的中上層武官家庭,並非出身貧寒之家。

少年和珅礪心志

一個人成功與否,其中一個重要的標準是看他是否能把握自己的命運,以及對待環境,尤其是逆境的態度。順風順水是難以體現一個人的能力水平的,只有在逆境中的表現,才最能說明他的能力。

和珅無論遇到什麼逆境,都能理智地控制自己,不放棄自己的目標和夢想,從不隨波逐流,這才是一個真正聰明的人。他把困境變成砥礪心志的磨刀石,把困境當做自己發展的訓練場,這是何等的豁達。

古語云:“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有一句歌詞也唱到: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許多人經受不起厄境的洗禮,在悽風苦雨中消沉,在大浪淘沙中迷失。幸而和珅家道中落而未能奪其志,沒有向命運低頭。

和珅的幼年,懵懂之年就不得不面對生命中的第一次巨大的考驗。還在和珅年少之時,家中就陡發變故,將他一下推到了人生的危境之中。

和珅雖不是生在大富大貴之家,但也是將門之後,原本有穩定的生活來源,不必為日常生活所累,可以令他過上悠閒、舒適的生活。若一直這樣發展下去,我們就難以在史料中尋見乾隆帝的最大寵臣和宰相的和珅了。

和珅三歲喪母,幼年時期就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大不幸。和珅的父親常保為人中正平和,做官清正廉明,要不是有世襲的蔭職和“著名的兒子和珅”,恐怕這些我們也難以知曉。他身為福建都統,很少在京城,也少有接近核心權力層的機會,所以也無法調回京師。他多年戌守在外,無暇照顧和珅及其弟弟和琳以及家庭。繼母對待他們兄弟也是少有笑臉,難見溫情。和珅兄弟每日在繼母的白眼中度日,甚是淒涼悲苦。所以,和珅是在難覓父愛,也無母愛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

和珅家中基本沒有額外收入,除了官封地之外也沒有置辦什麼產業,全憑父親一人薪俸過活。雖然衣食無憂,但差不多也是“月光族”。

也許正是這樣的家庭環境,使得和珅、和琳小小年紀就嚐盡了人間的疾苦,知道了讀書的重要性。兄弟二人都非常爭氣、發奮攻讀,和珅九歲時(乾隆二十四年)與和琳一起被選入鹹安宮官學。

鹹安宮官學是當時京城最好的學校,要進入該所學校,必須是八旗子弟中長相俊秀者及內務府子弟,同時學業要十分優異,每年只選八十名左右的學生人學(八旗中每旗選十名),而且堅持寧缺毋濫。學校設管理大臣、協理事務大臣,另有滿漢總裁。總裁須是翰林,教師也多是翰林,極少數不是翰林的,也必是享有盛名的飽學之士通過考核後方可擔任。學校不僅開設一般的經、史、子、集課,而且還開設滿、漢、蒙、藏等多種語言課,同時教授騎射、習用火器。可以說,鹹安宮官學是培養文武全才的貴族學校。

鹹安宮官學不收學費,但日常生活費用需要自己打理。憑著父親常保的薪俸,和珅與和琳到也不必為讀書之外的事情操心。

然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看來天將降大任於和珅,必先苦其心志。和珅十歲時,苦難再次向他襲來,父親常保在福建任上突然病逝。全家人唯一的生活來源也突然中斷了,家中的生活立刻拮据起來。

常保並未為子孫後世留下多少家產,因此,少年和珅雖身處累世為官之家,卻連日常生活都難以保證。加上喪母失怙,心理上遭受沉重的打擊,真正處於人生的低谷。

沒了父親,和珅與弟弟和琳在京城鹹安宮讀書的吃穿用度更加緊張,學習、生活費用沒有穩定的來源,不得不借錢度日。向周圍的親戚朋友借錢,剛開始還有人借,次數多了,別人也就不再與他來往。這些人有的是怕借錢以後有去無回,和珅還不起錢;有的是看不起和珅這樣的“窮親戚”,失了他們的身份。就連他的外祖父嘉謨也對他誤會重重,以為他只是一個借錢維持“高消費”的紈絝子弟,和珅心中無比煩惱。所謂“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和珅心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世態炎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