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茶藝師一樣品鑑茶葉-Ⅵ

那就繼續茶藝師鑑賞之路了,上次講到茶湯的滋味審評,提到了一些專業術語,這次我們就來看看通用術語。


如何像茶藝師一樣品鑑茶葉-Ⅵ

通用術語。通用術語指的是什麼?其實就是字面意思,先看一下比較常見的,比如說“濃”,滋味術語裡面“濃”用來表達內含物質比較豐富,收斂性比較強的意思,那什麼是收斂性?有收斂性說明這個茶葉內置比較濃烈,可以感受到舌苔的緊縮感,說明刺激性比較強。比如說澀感,其實就是一種刺激性。準確說是刺激你的痛覺神經,屬於一種狀態過程,喝茶感覺到的收斂性強弱,其實並不能馬上判斷這款茶的好壞,首先要理解,說這款茶很濃,指的是它內含物質比較豐富,收斂性比較強。

如何像茶藝師一樣品鑑茶葉-Ⅵ

再看“厚”,這也是指內含物質比較豐富,有粘稠感,而粘稠感則指,茶湯吸到嘴裡面的時候,可以感受到內質比較飽滿。吞嚥下去的時候,留味明顯。“純”是指濃淡適中,口感柔和,說明茶湯收斂性沒有那麼強,比較醇厚。“滑”顧名思義,茶湯入口吞嚥後比較順滑,沒有粗糙感,比較順滑,比如好的普洱熟茶它的滑度是比較好的。“回甘”指的是茶湯飲用產生的苦澀感之後,舌根,喉部產生甜感,也就是說回甘必定是苦盡甘來,並伴有滋潤感。說到回甘,便有“生津”。所以也是好茶的一種表現。

如何像茶藝師一樣品鑑茶葉-Ⅵ

再看“濃厚”指的是入口濃烈,感到內含物質比較豐富,收斂性強,吞嚥有粘稠感,留味度高,用濃厚來形容一款茶的話,說明內置比較豐富,而且富有刺激性。所以喝茶的時候一定要有兩個層次,一是入口,二是吞嚥,這兩個方面都要能感受得到。“醇厚”指的是入口爽適,吞嚥的時候有回味還有粘稠感。像紅茶之類的高發酵度茶為什麼喝起來順滑?茶葉裡面的茶多酚是苦澀感的來源,當茶多酚氧化之後,會變成茶紅素、茶黃素、茶褐素等一系列別的化合物,其澀感就明顯下降了所以入口會醇滑。“濃厚”和“醇厚”的差別就是有無收斂性。

如何像茶藝師一樣品鑑茶葉-Ⅵ

“甘醇”也就是醇厚有回甘。“甜醇”入口時有甜感,爽適柔和,有一些級別比較高的紅茶或者安吉白茶,都會有甜醇感,都是比較偏芽類的茶葉,“醇和”“平和”的級別就沒有前面的這麼高了,屬於一般。“平和”就是茶味和淡沒有味,比較平和,“淡薄”指的是茶湯的內含物質較少,但沒有明顯雜味,像一些比較粗老的綠茶,就比較淡薄,跟採摘的級別有關係。“濁”口感不適,有澀味,入口之後感覺舌苔比較厚。然後有茶青味。在說到一款茶葉有茶青味的時候,說明這款茶不夠好。茶葉有粗製和精製之分,比如綠茶,它其實也有粗製的,但一般都以精緻為主,就是說成品茶你們能買到的一般都是已經是精製茶了,剛開始加工沒有挑揀的那種綠茶,如果有花香、嫩香、清香,栗子香等就是比較好的,如果是淡薄的、熟悶的,或者低沉的、粗老的這些就差一等。

如何像茶藝師一樣品鑑茶葉-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