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封母親拒絕爲兒子買房的信火了,父母該不該爲兒子付買房的首付?大家有何看法?

神奇劇迷


看到這封信,我首先覺得很感動。這位母親是愛自己的兒子的。如今,但凡家裡有兒子的,父母的壓力都會很大,因為兒子結婚房子是必須的。但是大多人在結婚的年齡所掙得錢還不夠付房子的首付。

特別是在大城市中買房更是困難。因此,買房的重擔就落到了父母的手中。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為了孩子能早日結婚,父母就算省吃儉用,借錢也會幫兒子買房。

但是,正是因為這樣的溺愛,才讓很多年輕人都忘了,買房子是自己的責任而不是父母的義務。父母已經撫育你長大,至於房子應該是自己努力掙錢去買,而不是求父母幫自己買房子。

就像這位母親在信中說的那樣:26歲的年紀,應該獨自去承擔一些事情,而不是像小時候一樣,只要哭一下,說一聲,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人長大了就該學會自己飛翔,父母只是孩子的後盾,而不是擋在孩子前面的保護傘 。

這位母親的做法我非常贊同。如今,我們都知道房子的重要性,但是這位母親拒絕為兒子買房,她不是不愛兒子,正是因為愛他,才希望他能夠更加努力。憑藉自己的雙手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每個人都有慾望和需求,但是並不是所有夢想都能實現的。26歲的年紀本該明白這個道理。父母是養育你們長大的恩人,他們是因為愛你才會盡力滿足自己的要求。父母不是你完成慾望,實現夢想的工具。

房子並不是玩具,幾塊錢就能買到了,它是一種昂貴的物品,有時候甚至會花費父母所有的積蓄。父母的愛是無私的,但作為孩子不能自私。不能拿著父母辛苦賺來的血汗錢自己享受。

所以這位母親的做法是令人敬佩的,她的想法是正確的。她打破了常規的傳統思想。她愛自己的孩子,她有能力幫助孩子,但更希望孩子能夠自己努力。她的愛深沉而不盲目。


——END——

你對這個問題是什麼看法和建議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首先這是人家家中的私事,我們無權對人家做的任何決定作出評定。我們就來回答孩子買房,父母付不付首付的區別吧。

我當年買房時,因為自己堅持購買另一處房子,父母不同意,從而他們沒有給我支付首付,整套房是我一個人付完首付還完月供的。

因為買這套房子,我買房當天就辭職另找工作,因為月供高於我當時的月薪,找到的工作距離我家不堵車時需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每天早晨5:30起床洗漱,坐頭班車去公司,每天拼了命的加班,全年幾乎都無休,因為我怕自己被開除,一旦被開除我就沒有任何經濟來源,更不要提房貸壓力。

好在我確實夠拼,成為公司裡最年輕的一個升到管理層的員工。4年時間還完了房貸,隨後又進入了新的平臺。

那麼我支持其他年輕人也像我這麼拼嗎?我們來聽聽我父母怎麼說。也是去年我父母相繼住院動手術,我前後給他們找醫院、掛號、診斷、動手術、陪床,然後出院在每個月帶他們去複診,幾乎一年時間我全部精力都花在了他們身上,出院後有一天他們告訴我,他們覺得很對不起我。

他們說有一年他倆沒事,想著天天看孩子一大早就出門,咱們也試著坐一下孩子上班的公交車,體會下孩子上班的過程。隨後我父母就挑了個人少的時間段上車往我們公司的地方坐車,坐了大概有二十幾站後他們實在是受不了下了車,從那天開始他們體會到我上班的艱辛。他們覺得孩子是真的不容易。再加上他們相繼住院,我又全程陪護,他們內心就覺得更加愧對於我。

其實我不怕辛苦,也不怕加班或者在工作中受到什麼欺辱。我最難的那段時間是,付完首付自己辭職找工作的那段時間,我記得很清楚是冬天,那年又下了非常大的雪,碰巧下大雪那幾天我接到了面試通知出門面試,一路上心冰冷到了極點。開始懷疑自己,質疑自己,壓力非常大,大到自己一個人在公交車裡流淚,感覺很無助,感覺自己的父母都不幫助自己,真的不知道該怎麼過下去。

有了這樣的體會之後,如果未來我有了孩子,我的孩子要買房,我會給他付首付,同時讓他自己去努力工作償還月供。因為剛大學畢業走向社會的孩子,壓力真的很大,你希望他成熟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任何事情都有個過程,他不可能剛進入社會就立刻成熟。他還要面對社會工作的壓力,以及隨時失業的壓力。

就在我回答這個提問的同時,一個朋友所在的公司倒閉了,老闆跑路了,她還在為這個月的房租發愁,如果工資拿不到該怎麼辦?如果父母沒有能力,那不說什麼。如果有這個能力,我不建議父母有錢存著不花,非要讓孩子獨自承擔一份他目前根本無法面對的經濟壓力。

不要說什麼成功者怎樣怎樣,每一個成功者都不會告訴你他成功的全部過程,而在他成功的過程中不知道用怎樣的非常手段打垮了競爭對手。比爾蓋茨能成為首富的背後原因是什麼?他的父母因為他創業提供了什麼?比爾蓋茨創立微軟去競標IBM軟件項目,IBM的董事是比爾蓋茨母親的聯合勸募協會時期的同事,兩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比爾蓋茨的母親告訴IBM的董事“我以自己的成就和人格為我的兒子擔保。”

李嘉誠早年身無分文來到香港打拼,每天工作16個小時,一路闖蕩出屬於自己的那份事業。而李嘉誠的事業得以發展和鞏固,源於他向其岳父借了400多萬元開塑料廠。這在當時的年代可是天文數字。而他一開始所經營的企業就是其岳父的企業,李嘉誠通過自己的努力進一步將生意做大了。

以上是我個人的購房經歷,以及我父母的真實感受。對於別人父母的選擇我無權干涉,但通過我個人的經歷,未來如果我的孩子購房,我會盡最大努力去支持他。當下的這個社會環境足以考驗他、磨礪他、打壓他,不需要在他拖著疲勞、屈辱的身心俱疲的身體回到家後,再由我去考驗他、打磨他。我只需要給予他做父親的關懷和鼓勵。


西一安鮮


我是鄒叔,每晚九點,

和你聊聊思維和情感。

近日,鄒叔在朋友圈看到一張圖,

圖中是一封信,

媽媽手寫一封信:你終歸要自己飛翔!

親愛的兒子:

有些話我不知道怎麼開口,

就選擇了用最原始的方法跟你說說媽的心裡話。

從你出生到現在,你26歲,這26年,媽媽一直都很幸福。

你的降臨,給媽媽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快樂。

但最近,我們之間好像出現了一些問題。

你說你身邊的人都買了房,

你說你後面找女朋友需要一套房,

你說現在房價一直在漲,亞運會前肯定不會虧,

於是你告訴媽媽說你想在蕭山城區買套房。

可是,在我看來,

26歲的你需要獨自承擔一些事情,

而不是像小時候的你一樣,只要哭一下,

說一聲,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在我看來,你還是賴在我們的懷裡,像個孩子一樣。

媽媽為什麼拒絕你,媽媽只是希望你能明白:

你終歸要自己飛翔的,

而我和你爸爸只是你堅強的後盾,

而不是永遠頂在前面的那個。

媽媽希望,你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

無論是房子,還是夢想,

你終究是要一個人走向未知的未來。

你的媽媽

信中,孩子想要父母幫他買套房,

而在媽媽看來,

房子如同自己的未來,

需要自己去爭取。

孩子應該獨立,而不是一味的求助於家長。

這種觀念,生活中其實並不少。

很多網友看到這份信,也紛紛熱議。

有網友認為,如今90後壓力大,

做父母的應該幫襯點。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

“買房子時你爸媽不出錢,現在想住,沒門!”

這房事,

估計婚姻都會出問題了吧?

鄒叔還有一朋友,對買房也是頭疼不已。

這個朋友父母給全款買了套房,

當時家裡沒那麼多錢,

他想找女友家借點錢,但是最終沒有借成,

買房之前女友也沒有任何要求或者意見,

因為全是父母出的錢,還借了親戚一部分,

自然朋友沒好向父母提房產證寫雙方的名字,

女友也沒要求,現在房子是到手了,愁著裝修啊。

朋友傻不拉嘰沒考慮那麼多,

想找女友家裡借點錢裝修,以後慢慢還。

但是一堆現實問題鋪面而來。

首先說說朋友的打算吧,1、借女友父母點錢,裝修好,扯證結婚,加名字。2、自己貸款裝修,讓女友一起負擔這部分。3、總之就是奔著結婚去的。

結果童話還是輸給了現實....現實一:女友認為房子跟她沒有一點關係,說她家裡人不會借錢的。現實二:樓主沒有考慮女友,沒能給女友什麼保障。現實三:讓女友負擔裝修貸款根本不合實際。

現在呢,房子也買了,卻沒辦法裝修,

朋友是想裝修好了,結婚,

加名字什麼的都沒問題,

要現在加名字,也沒問題,

可是不是我出的錢啊,父母那邊不好說啊,

站在女友的角度想想這一切都沒錯,

我根本沒權利要求她跟我一起負擔裝修款,

可是家裡欠著錢,自己也拿不出錢來了...

突然間,彷彿買房變成了一件錯事....

回到標題的事情上,

鄒叔還是認為,

如果父母能夠在不影響現有生活水平的前提下,

能幫助孩子買房,

建議買,

這樣子可以讓孩子更加專注於事業和生活。

不過這樣的家庭,其實比例並不高。

如果父母要竭盡全力,

才能幫孩子買下房子,

那麼當兒子的是否可以考慮一下,

父母也是要度過晚年的呢?

有網友認為,

中國的父母們應該轉變轉變觀念,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

把孩子養大就行了。

@吳沁歌:中國的父母都應該好好看看這封信,為什麼把自己20-30年的青春全部貢獻在買房還貸上,最後還要帶孫子孫女,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把孩子撫養長大可以了,他們自己沒有手腳嗎?然後自己的小孩再為了自己的孫輩去重複循環,一代代人,是自找苦吃。

@Particular_dance:都說幫襯一點,那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要是自己有孩子,難道不會贊同這個媽媽的做法嗎?作為媽媽的角度考慮,我贊同。雖然我生了你,但是人生還是要自己走的,我也有我自己的生活,為你披荊斬棘二十年,也需要你獨立行走了。

@快樂遊客:我身邊很多80後都是靠自己在杭州買房買車、結婚生子的。沒老可啃,也不忍心啃。反而在壓力下的生活更有動力,更幸福哦。

小寶貝們,你媽為你的房事操了多少心呀?

一句話,買房了嗎!

沒買的趕緊留言!

鄒叔,投資基金管理人,思維和情感大叔。

歡迎來鄒叔的思維和情感課,微信見:zouyanga2


鄒叔的任性


親愛的兒子:

有些話不知道怎麼說,就選擇用最原始的方法跟你說說媽的心裡話。

從你出生到現在,你26歲,這26年,媽媽都很幸福,你的降臨,給媽媽的生活帶來了無限快樂。但最近我們之間好像除了一些問題。

你說你身邊人都買了房,你說你後面找女朋友需要一套房。你說現在房價一直再漲,亞運會前肯定不高,於是你告訴媽媽想在蕭山城區買套房。

可是在我看來,26歲的你需要獨自承擔一些事情。而不是像小時候的你一樣,哭一下,說一聲,就能得到自己需要的一切。在我看來,你還是就像在我們懷裡,就像個孩子一樣。

媽媽為什麼拒絕你,媽媽只是希望你能明白,你終歸要自己飛翔的,而我和你爸爸只是你堅強的後盾,而不是永遠頂在前面的那個。

媽媽希望,你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需要的,無論房子,還是夢想,你終究是要一個人走向未知的未來。

你的媽媽

2018年7月25日

仔細的看了下內容,由於書寫的不清晰把原文貼了出來。

看完後,身為已有孩子的家長內心有些不是滋味,由於計劃生育的政策,90後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出現在每個家庭,現在我們身邊的情況大部分是孩子從小到大,只要有需求父母或者爺爺奶奶盡一切可能滿足,從小到大,買房結婚生子,帶孩子。一切顯得那麼的理所應當。

前幾天會老家看望父母,聽母親說村裡的一位和她年齡差不多的阿姨,自殺了。這位阿姨家裡的兒子很優秀,上學時成績很好,考上北京的一所大學,畢業後留在北京,娶妻生子,也買了房,家裡基本上是傾盡全力的支持。而父母今本上沒有去過北京,孩子出生後,需要照顧,兒子讓母親去北京照顧媳婦和孩子。這位阿姨很高興,要去的前幾天就在村裡逢人就說要去北京了,畢竟看自己的兒子還有孫子去,大家也是由衷的替她高興。

這位阿姨和家裡老公商量,去北京需要幾個月,兒子在北京也不容易,於是提前把還沒有成熟的果園麥了,拿著賣的一萬多塊錢去了北京去照看兒媳和孫子。過了兩個月回來了,回來後過了十幾天就喝了農藥,後來沒有搶救過來。

據聽說,這位阿姨去了兒子那裡後,兒媳經常埋怨做的飯不對胃口,照顧小孩子的方法不對,兒子下班回家也不理解自己,待了兩個月,帶的錢也花的差不多了,是在待不下去了就回家了,回到家想不通,自己給兒子付出那麼多,這次又是千里迢迢的帶了那麼多錢去伺候人,心裡實在想不通,於是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個事情其實就是一個縮影,而寫這封信的母親我想還是非常想為孩子付房子的首付,甚至是全款。可憐天下父母心,母愛自古以來是最無私的偉大的,當孩子遇到危險時甚至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去幫助自己的孩子。從信的內容來看,母親最根本的目的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長起來,獨立起來。畢竟父母終有離去的一天,做父母的在離開世間時,最不放心的還自己的孩子沒有獨立起來。

現在的房價,也讓太多的家庭為了孩子揹負沉重的負擔,我想這位母親對於孩子真正結婚需要房子時,還是會幫助孩子的,為什麼信中不願意,其實更想看到孩子的成長,哪怕孩子能夠房子首付款很少的一部分,而不是不願看到孩子什麼都不願承擔。只有孩子自己努力後對於他以後的生活和成長才能完全獨立起來。


歷史長海


這封信能火?對此持嚴重的杯疑態度。信連蒙帶猜看完,這信的觀點完全不能引起我的共鳴,不拿錢就不拿錢吧,還講的這麼冠冕堂皇。
“媽媽希望你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無論房子還是夢想。”孩子26歲了,至少應該50多歲。應該知道一套房子能壓垮孩子所有的夢想。

先不說孩子有沒有能力,就說50多歲的家長多少人攢了二三十年的錢只夠幫孩子付個房子首付,你讓一個剛剛畢業的孩子自己掙錢買房子,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

自家孩子報考大學的時候沒有讓他報北上廣的學校,因知道沒有能力在那兒給孩子付房子的首付。孩子自己掙錢買房子實在太難了,孩子優秀?那裡優秀的人才更多。做一輩子的房奴孩子太辛苦了!別人說我格局小,

但是我覺得一個人的幸福感、安全感也很重要,在那麼擁擠的大城市裡生存真的很難。

家長不要說當初自己打拼買的房子的。那個年代你自己打拼買房子,你的同伴也是如此,你們的起跑線是相同的。

如果你沒有錢,孩子沒有辦法選擇父母,他們也不能逼你,你能貼補他們多少,儘量貼補一些。因為日後還房貸就會壓得他們喘不過氣。

不要說壓力就是動力,壓力是一把雙刃劍,也可能壓得他鋌而走險,也可能壓的他疾病纏身,也能壓的他不顧理想,只求眼前。

講一個真實關於房子的故事:

我的一個朋友,結婚時並不是沒有房子,公公留給她一個38平舊筒子樓。一結婚換房就成了夫妻倆共同的目標。

丈夫是開出租的,妻子是環衛工人,兩個辛辛苦苦掙錢,妻子還接了一份小飯店的兼職工作。夫妻倆可以說不分白天晝夜,只要有活能掙錢就全力以赴。

就在他們覺得攢夠房子首付的時候,卻意外的檢查出妻子得了癌症,妻子的病幾乎花光了家裡的積蓄。如今他們的兒子已經22歲了,一家三口還窩在當初的筒子樓裡,全家只有一個大臥室。

當你成功了,你所有的苦難經歷都是一份兒寶貴的財富,然而成功者,必竟少之又少。“打不垮我的,終使使我堅強。”誰都想自己的孩子是個強者,但也需要知道強者是含著淚奔跑,強者是晚上的時候,將自己破碎的心掏出來縫一縫,然後放回去,繼續拼搏。


如果孩子沒有過硬的掙錢本事,建議付個房子首付,剩下來的分期還款由他們自己承擔。這個差不多是他們承受力的極限了。

再或者你可以說借錢給他們付房子的首付, 解決孩子有個地方住的問題。他們還房貸的同時,如果還有閒錢可以要求他還些借款。

逼孩子自己購房,萬一累垮了孩子的身體,萬一孩子著急掙錢走捷徑,萬一孩子因為錢的問題,錯過了心儀的女神……這些都無法回頭重來的。


疼孩子就幫孩子付房子的首付,讓其自己還房貸,這樣可以讓孩子在拼搏的路上,腳步輕鬆些。


網悠然


以下僅代表個人觀點。

首先呢,母親拒絕為兒子買房,人家的信好好的,怎麼就火了呢?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個家都有自己家的私人空間。

其次呢,我覺得父母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為兒子付房子首付的錢。我想,憑什麼?憑什麼父母應該付呢?有沒有算過一筆賬,父母,從你出生到你長大成人,所有大大小小的花銷一共有多少錢?就僅僅前18年,從出生,落戶,養育,上幼兒園,小學,中學等大大小小的費用。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簡單的算一下,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就算這筆費用不多,但是有沒有想過,父母為了你,努力用辛苦換來的金錢。

到了買房的年齡,年紀不小了,該獨立了,自己努力拼搏,總會有積蓄的吧?哪怕積蓄不夠,對父母說,爸媽,先借你們點錢,按時還你們。這麼大人了,好意思讓父母付首付?白給你養這麼大了?就算父母很有錢,應該讓你拿去花嗎?你敢保證,父母需要錢的時候,你能立馬就拿錢嗎?

該自立更生了。只要自己努力,該有的都會有。


鄭州房產銷售


同樣26歲的我看到這個深有感觸!我家兩兄弟,父母都是普通勞動者,由於我在家裡是弟弟,哥哥比我先結婚,父母為了哥哥結婚幾乎透支了自己半輩子的積蓄,現在已經無力為我提供經濟上的幫助。兩年前隨著一場意外我父親去世,算徹底改變了我們一家!為了承擔起家裡頂樑柱的責任,我辭去以前輕鬆體面的工作,為以後能夠早日實現買房、結婚而奔波!雖然目前的工作我不是很喜歡,但是能夠賺錢才是我的第一選擇!什麼詩和遠方都是後面的事!通過自己的努力現在正步入正軌,相信未來會更好,現在也漸漸習慣和喜歡目前的工作!由於參加工作不久,存款不多,預計到明年下半年先在我們市裡面買一套房,當然建立在放價不要暴漲,先把家安了在討論後面的事!

說這麼多我想表達的是這個世界有很多事情是不可比較的,有些家庭父母早在出生就為自己的孩子安排了一切,有些家庭由於家庭變故無法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提供幫助或者成為負擔!每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有父母的幫助,可以選擇先依靠的幫助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如果沒有那麼就通過努力先實現自己小目標,日後有機會再去實現自己的理想。事件中26歲的兒子是見到身邊同齡人都買了房,而要求父母也給自己買一套房!如果他父母有這個經濟條件,那麼要求無可厚非,如果父母沒有這個經濟條件,那麼作為兒子就存在盲目攀比的心裡!這是不可取的!當然這位母親的教育方式可能和大多數傳統父母的教育方式不一樣,父母幫我們養大,沒什麼義務說要負責我們買房,結婚的所有負擔!當然這個社會可能需要我們的父母這麼做,但是自己也必須認清自己,如果父母掏空積蓄給我們提供了首付款,我們自己有沒有能力去承擔月供,以及家裡偶爾出現的大額經濟支出,如果父母沒有退休金,還得考慮自己父母將來的養老問題!我們要做的是珍惜自己父母健在的時光,不要給父母太大壓力!子欲養而親不待!是最疼苦的事!所以不要隨波逐流,走適合自己和家庭的路很重要!這個世界是平衡,如果強行打破這種平衡,或許就是悲劇的開始!所以年輕人不要輕易和身邊人做比較,也不要相信專家所說的“掏空家裡6個錢包來實現自己買房夢的謬論”,在26歲這個年紀,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接下來幾年好好工作,也同樣能夠和身邊人一樣,過上有房有車的生活,只是比別人晚幾年實現而已,人生有有近百年又何必在乎這幾年時間呢!




一志都在


父母沒有給孩子買房的義務,這個母親拒絕給兒子買房,我們說不出任何她的不是和錯處。反而她的信件給我滿滿的感動,讓我體會到父母深沉的愛。

不管是官二代、富二代,還是普通人,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會比誰少一分!愛不是用金錢能夠衡量的,愛是臨行出門前的一句叮嚀,是途中的一句問候,是回家時門口迎接的笑容。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出自《觸龍說趙太后》。當時趙太后剛剛執政,秦國趁機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要趙國派長安君作為人質才肯出兵。趙太后疼愛兒子,不肯。左師觸龍進行一番勸說,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因為國君的兒子一出生就有很高的地位和俸祿,但是卻沒有功勳和勞績,因此禍患來了會殃及自己及子孫。如果不趁現在給他立功的機會,那麼您死了以後,長安君憑藉什麼在趙國站得住腳呢?趙太后最後為了兒子的長久打算同意了。

那麼怎樣的愛才是深遠的呢?我記得小時候,家裡有一個燕子窩,待小燕子長出一些羽毛,燕媽媽就會把孩子擠出來,讓它們獨自學會飛翔。可以看到這位媽媽給兒子的信中寫到“媽媽希望你能明白,你終歸是要自己飛翔的,而我和你爸爸只是你堅強的後盾,而不是永遠頂在前面的那個。媽媽希望你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無論是房子,還是夢想,你終究是要一個人走向未知的未來。”

這個媽媽看得長遠,要兒子獨立承擔,我認為他應該感謝有這樣的媽媽。


職場八爪魚


在家庭系統理論中,親子關係是由雙方共同「配合」而建立的,「啃老」一般是父母與子女的「共謀」。所以啃老的原因也要主要從兩方面看。首先,在中國人的家庭意識中,很多父母都有著「孩子再大,即使結婚生子了,也是我的孩子」的思想,其中就有著「即使孩子長大了,獨立了,父母仍然無法放下對孩子的責任」的潛臺詞。看似溺愛的背後,其實是父母需要子女的陪伴,父母通過撫養孩子以及孩子對其的依戀獲得滿足,用代替和束縛剝奪了孩子分離的能力。而這也在親子關係中達成共識,也就讓孩子潛意識地迎合父母的需要,從而失去獨立的機會,親子界限變得模糊,久而久之,「啃老」也成了順其自然。另一方面,現在大多孩子是獨生子女,失去從小與兄弟姐妹共同成長的過程,父母也會將全部精力與愛投注在一個子女身上,其後果就是孩子會更多的以自我為中心,對父母依賴性強,從小在父母的「保護」下缺乏獨立意識,甚至會覺得父母對其照顧是理所應該。再加上現代社會生存壓力大,找工作難的現狀,讓不少青年人高不成低不就,這也為啃老增加了客觀的可能性。很多孩子還處於埋頭工作還是追求夢想,安於現狀還是用攀高枝中糾結,在這過程中,啃老也就成為一種逃避社會以及生存壓力的一種方式。

孩子啃老,拒絕更好

由於各種原因,孩子啃老,很多父母在開始時會選擇縱容,並且一些家庭條件好的,也會一直從容下去。啃老有時候是一個階段性的問題,如果家庭各方麵條件都允許,啃老是親子雙方都默許的,並且都不因此而煩惱的話,那並不一定當下就要改變。

然而長期啃老,不論父母是否同意,對於親子關係的維繫都是不利的。如果孩子在家賦閒,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行為:成天打遊戲或是沈溺其他遊樂活動,這對其身心健康也會造成不良影響。從長遠角度考慮,孩子啃老,不僅妨礙了自身的獨立、缺乏對父母贍養的能力,甚至影響對下一代的教育。所以啃老還是拒絕更好。

拒絕要趁早,方式要講究

隨著老人年紀的越來越大,很多老人開始意識到孩子如果無法經濟獨立、繼續啃老對孩子本身的傷害,於是會開始採取一系列方式來拒絕孩子繼續啃老,但即使如此,這一問題也不是可以輕易改變的。

網上很多關於啃老的案例,包括很多人譴責啃老族的沒有責任心與不孝,更多被關注的是一些悲慘案件。比如某男子啃老被拒,寫遺書欲跳樓;兒子啃老8年被趕出家門,詛咒父母;孩子啃老怨父母不買房買車,殺死母親等。這些其實都是決絕拒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建議,老人在拒絕孩子啃老時要趁早,最好在孩子處於青春期就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因為這個階段屬於「心理斷乳」期,孩子開始出現獨立與依賴並存,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與行為,逐漸完成從成年人到社會人的過渡,是十分必要的。拒絕啃老也要講究方法,剛開始一定要與孩子溝通,達成共識。如果反復溝通無效時,父母可以明確自己的底線,比如孩子要父母買房,但無法滿足他們需要時,父母可以明確告知孩子可以提供的具體幫助。如實在無法達成一致,也可帶孩子一起進行家庭治療,通過心理醫生的指導,幫助親子雙方相互理解,明確各自責任和權力,達成一致,共同解決問題。






小張4512345


首先問一下,這算不算啃老呀?

如果不算,那麼以下咱就不能聊了。如果算,咱就淺談幾句。

保守估計,放眼全球,在中國當父母的難度,妥妥能排到前五。絕大多數的家庭是舉全家之力,養活一個或兩個孩子,並且這裡面獨生子女家庭的比率很大。

舉個身邊人的例子:

老四有一朋友,孩子五歲。結婚前,父母費勁三十年儲蓄在天津給他購得一間房子首付。從生孩子到孩子上幼兒園,都靠他媽一個人帶。因為他爸還沒退休,老夫妻一直異地分居。我還問他為什麼不能自己帶孩子?他說:“你沒結婚,不懂養孩子的苦。我媽替我們帶孩子,我們就能輕鬆些,專心忙工作,而且周圍人都那樣。”

既然想要過得輕鬆,生孩子幹嘛?

普遍情況:

現在有很多想要結婚的年輕人,房子是繞不過的第一考慮。從結婚前到結婚後,大致的路線為:

買房——生孩子——養活孩子。這裡面幾乎每步都有父母親的參與,買房需要家裡支持,生孩子需要爹媽伺候,養孩子需要爹媽帶。有的人父母可能只參與第一步,有的人則全部都有父母的影子。

那麼,為什麼一個年輕人的基本社會生活,父母會全程參與呢?肯定不是義務吧,義務在十八歲便截止了。是愛。即便中國有養孩子防老的說法,但捫心自問,有多少父母願意在自己年老時候麻煩自己的孩子呢。不要以為,老輩們買那麼多保健品,晨練那麼長時間,是閒得蛋疼。他們為了自己的同時,也在為孩子考慮。可這個愛能不能讓家長和孩子都能處在一個舒適的空間裡呢?個人認為,這個愛毫無原則。

父母需要孩子陪伴不假,但陪伴跟麻煩是兩回事兒,同樣喜歡孩子和當老媽子兩回事兒,能照顧自己和照顧家庭是兩回事兒。所以老四之所以提出開頭那個疑問,就是希望把愛和啃老區分開來。啃老是成年人在進入社會後仍抱著爹媽的大腿不放,一副嗷嗷待哺的巨嬰姿態。買房子是啃老、爹媽伺候生孩子是啃老、爹媽看孩子也是啃老。要是把這樣的啃老變相稱為愛,那麼這個社會問題便不值得被探討。啃老是不對的,愛卻沒有對錯。

現今社會的年輕人,多數人處在啃老的生活狀態。一個家庭,總有一方會無理由的付出。上一輩累一點,下一輩便會好過一點。作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成年人講,這是不可取的。人以家庭為單位生活,並不是以家族為單位生活。現今的生活模式,卻是,老一輩為下一輩而活,老一輩和下一輩再為下下一輩而活。當你覺得孩子是你世界的中心時,某些無理取鬧的問題便會自然產生。對於父母、對於孩子,我們或許都應該換一個相對獨立,責任劃分的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