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日本人不養兒防老?

球仇球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養兒可以防老。但如今,這一切變的不再現實。許多年輕人外出去大城市工作,離開父母,在其他城市安家結婚生活。自己的父母也是一年去看望幾次,再加上工作繁忙,子女的事務,沒時間照顧父母是擺在很多人面前的難題。

近幾年,公益廣告上頻繁出現講述關於空巢老人的公益片,側面說明在養老問題仍然是大問題。

相比於我們的鄰國日本,和我們國家相比,日本的老齡化更加嚴重,截至到2017年9月,65歲以上人口多達3514萬,佔總人口的比例27.7%,高居全球第一位。

但是作為一個發達國家,日本的社會福利體系發展的很完善,比如老年人到了退休年齡就可以領取退休金。在日本老人眼裡養老院卻是個很好的享受晚年生活的地方。養老院也分為私立和公立,當然私立的養老院裡面的設備是十分完善的。

可靠、完善的家庭護理服務的人員培訓與考核體系同時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從2000年起,日本開始實行護理保險制度,有效的利用社會資源解決老齡問題,也讓很多家庭就把照顧老人這件事情,教給專業的介護人員去做,大大減輕了家庭的負擔。

其次,日本的老人也十分自律,他們更喜歡和老伴一起的生活,而不是麻煩子女,他們喜歡去養老院找新的玩伴。無數的日本老人正用自己的方式安度晚年。

操勞了一輩子現在終於可以輕鬆了,就放心地去做自己以前一直想做但沒能做的事情。比如說旅遊,學習新的技能。這就是日本的養老體系。因此,他們的觀念里根本沒有養兒防老一說。


——END——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和建議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老人贍養問題其實是一個經濟問題。

養兒防老,中國人應該聽得很多。在社會福利不完善的情況下,靠不了社會救濟和社會福利,那就只好靠家人。

但是,如果社會福利高度發達,就算沒有兒女老人的晚年也能過得很好,那就完全沒有必要養兒防老。

在這個問題上,根本的問題還是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發展水平。

首先來說,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而且發展了很久,國內的經濟水平和社會福利體系很完善。福利院、養老院等等都很多,如果是從企業退休,每年還有不少的退休金,而且政府也有相關資金進行扶持。所以老人根本不用擔心老無所養的問題。

而且日本人還有一種“不給人添麻煩”的心理,有的老年人就算是生病也不會特地叫兒女回來。這種事有時候自己就去醫院了,稍微嚴重一點,日本社區還有大量的義工,也能幫忙解決。兒女們就安心過自己的生活好了。

還有一點,當下的日本老人和中國人很像,至少在儲蓄方面很像。他們都經歷了日本戰後物資匱乏的年代,危機感比較強,據說他們的儲蓄佔了日本儲蓄的一半。兜裡有錢,根本不用養。

正因為種種原因,現在日本還出現了一種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不婚和無子。

其實這是福利社會帶來的一個必然現象,在北歐更為突出。因為社會福利太好,能讓一個人幸福的過完一生。而生養兒女還要付出成本,那就乾脆別生了。

經濟發展水平和新生兒出生率成反比,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等到中國經濟騰飛的那一天,說不定也會出現。

你還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關的話題呢?歡迎向胡哥提問!

長得好看的都點讚了,你還在等什麼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國的逗比生活,歡迎關注嘿老外頭條號!】


嘿老外


日本人的“家庭觀念”和“代際傳承觀念”與中國差別很大。

日本人和子女相處的主要時間段是:子女出生後~子女離家上學前。每年一月的第二個星期一為“成人日”,屆時,市政府會為年滿20歲的男女主持特別的成人禮儀式,併發給他們一張證書,表示他們從當日開始已成為成年人,以後必須獨立生活、擔負起社會責任和義務。之後的找工作(或者不工作)、結婚(或者不結婚)都可以自己做主,父母不會過分干涉,在買房子、生孩子方面,父母也不會給予支援。

(成人式掠影↓)

日本有著根深蒂固的“不願給別人添麻煩”的意識,即使是對自己的家人也不行。在日本,請老人過來幫忙帶孩子,是要給老人開工資或者送禮物的,因為打擾到了老人的正常生活。同時,老人年紀大以後,也不願意叫子女承擔養老責任。因為年輕人的主要任務是照顧好自己的“小家”,同時努力工作、為社會做貢獻。至於養老,老人在年輕時候就已經做好了養老規劃。比如進養老院或者介護中心(也就是護理中心),由於日本人比較長壽,生活尚能自理的老人還是會通過各種方式來維持自己的日常生活。

(“一拖二”的日本媽媽,在帶孩子方面不假手他人↓)

日本的養老院不止生活起居,還有醫療、社交、娛樂等項目,高級點的私立養老院不乏迪斯科、賭博機等設施。現在日本的退休老人經歷過日本快速發展的年代,他們手中掌握的財富不比年輕人少,在經濟不景氣的現在,很多人開始開發老年人市場,興起了“老年經濟”,所以老年人的生活可以非常市場化、娛樂化。比私立次一等的是公立養老機構,年輕時繳納了社會保險、退休後有一定數目養老金的老人,可以選擇進公立養老院。也就是說,只要有錢,即使子女不在身邊照顧,老人的晚年生活也可以很瀟灑。但是,對於生活貧困的老人來說,晚年生活可能會很淒涼,這也是為什麼“孤獨死”、“老無所依”等現在在日本會時常見諸報端。

(日本某養老院的聖誕節↓)

另外,要說一點日本的“代際傳承”。在中國,家業一般是交給子女打理,但是在日本,也可以不交給子女,比如遇到子女早夭、子女能力不強等情況,或者子女的志向不在於操持家業。這時候,日本人會選擇入贅一位能力強的女婿,或者收養一名“養子”( “養子”可以是已經成年的人)來繼承家業,女婿或養子之後改姓家族姓氏。把招贅和養子結合起來的叫“婿養子”,也就是讓女婿成為“養子”。 日本鈴木公司現任掌門人鈴木修就是“婿養子”,娶了鈴木家族的長女為妻,鈴木修還想把家業傳承給自己成女婿小野孝,但是因為小野英年病逝,鈴木修現在還擔任鈴木家族主席和CEO。

(鈴木修近照↓)

日本人“養兒不為防老”,也不為“繼承家業”。現在的年輕人晚婚、不婚、丁克的越來越多,父母並不會過多幹涉,反而是政府比較著急,不得不出臺很多措施來鼓勵年輕人結婚生子。


蘇菲的日本


如果是長男,有承擔家庭義務,照顧衰老父母的義理。


所以在日本的女性中,現在流行不找長男做丈夫的傾向,因為如果和長男結婚,作為家中的大兒媳婦,也揹負了很多期待與負擔。


那麼,不是長男,是否就可以不照顧老人呢。


貌似現在日本社會是。


和中國社會不一樣,日本社會一般年輕人成人之後,就會與父母分開,也沒有像中國人那樣贍養服務的觀念,甚至一年當中電話也就打那麼幾個。同樣,日本老人也沒有義務幫兒子女兒照顧孫子孫女的觀念。


我有一位來自東京的忘年交,已經60歲了。她的口頭禪是,絕不會像中國爺爺奶奶那樣去接孫子孫女上下學,我已經照顧兒子一輩子了,不希望再辛苦下去,去照顧孫子,這是他們自己的責任,我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她這種觀念,目前在日本已經成為主流。


既然兒子女兒養大了,不那麼照顧父母,父母也不幫兒子女兒照顧孫子孫女,那好,兩不相欠。於是,父母越來越孤苦無依,孩子也因為得不到父母的支援,而不生孩子。高齡少子化於是愈演愈烈。


所以,日本人漸漸也不用去養兒防老了。


另外,需要說一下,日本人的養老,要麼在宅享受付費養老服務,要麼去老人院,雖然那裡很貴。


養老成為日本社會一大問題,沒有錢的老人,只能孤苦在家,產生了許多孤獨死的現象(即死了也沒人知道,兒子女兒電話又不像中國父母那樣打的那樣頻繁)。為了防止,地區的行政機構定期上門拜訪,詢問老人狀況,預防不幸發生。


在未來養老金不足以負擔老後生活的日本,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未來,也不去繳納年金。日本的年金制度正在面臨入不敷出的危險。


日本社會在人口方面給我們上了深刻一課。這給我們鄰國帶來的警鐘,是非常巨大的。我們一定要吸取教訓,亡羊補牢,可能還不算晚。



北京不冷東京熱


因為日本擁有非常完善的社會養老制度。

日本是全球著名的老齡化嚴重國家,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1995年就已經成為了“老齡社會”國家。日本老年人數量佔據總人口的比例高達27%以上,非常驚人。

日本的養老保障有三層,分成國家、產業與私人,日本人擁有“國民年金”,20歲到60歲之間並且在日本擁有居住權的日本人,都必須要參加,每年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到了期限可以領取保障。但在日本,殘疾人、無收入老人、單親家庭與5人以下單位僱傭者的年金,由日本政府買單。



在日本這個保險產業非常發達的國家,其國民參與保險的人數也非常多,這樣,國家、企業與日本人私人,擁有了三重養老的保障。

多樣化的養老設施

日本作為一個老齡化非常嚴重的國家,無論其政府還是各企業,都興建了大量的養老機構,日本擁有的商業性質的養老機構就超過了兩千家,而且分成“居住型”、“療養型”、“治療型”等多種類型。對於老年人的照顧,也是細緻到了誇張的地步。

老年人擁有大量積蓄

日本的老年人,擁有整個日本一半以上的儲蓄財產,所以能夠保證日本大部分的老年人能夠安然度過晚年。日本年輕一代大多都用不著為了住房操心,公租房等制度的非常完善,所以日本老年人也用不著花費大量財產給自己的子女。

擁有比較充裕的儲蓄,加上社會的支持與國家的保障,還有養老產業的完善,讓日本的大部分老年人根本用不著為晚年擔憂。


澹奕


養老問題主要涉及兩個問題:一是誰出錢,二是誰看護。

人的一生,青少年受父母和社會照顧;青壯年支持社會;老年受社會照顧

日本社會正處於老齡化和少子化雙重作用之下。一方面是老年人增多,女性壽命為86歲,男性為79歲,百歲以上的老人比30年前增加了50倍也。另一方面,出生率低,年輕人或者由於生活壓力大,或者由於享受個人或雙人世界,生子慾望不強,導致出生率低。在這種趨勢下,如果沒有社會保障的話,一個年輕人將負擔6位老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現象將很常見。

一名年輕人負擔六名老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

第一個問題是誰出錢。

從前,父母從兒女那得到撫養金,現在,老年人從國家領取年金(退休金)

日本實行年金(退休金)制度,從20歲到64歲要繳納年金。年金有兩種,一種是“國民年金”,只要是在日本居住的20歲以上國民就得繳納,包括大學生和自由職業者,每月約1.5萬日元(約900人民幣)。另一種是“厚生年金”,是公司職員繳納的,約佔工資的16%,一個月薪25萬日元的人,需要繳納4萬日元。但這之中有一半是公司給繳納的,所以職員個人只需要繳納2萬日元。

退休後,自由職業者和公司職員能領到的年金(退休金)

那麼,65歲開始,一個自由職業者每月能領到6.6萬日元,而一個公司退休職員能領到16萬日元。

第二個問題是誰看護。

看護也有三種,一種是自家看護,一種是養老院,一種是醫養院。

自家看護對於家庭來說,一家人可以在一起,但是對於看護者來說負擔是相當重的,主要有精神、時間和肉體三方面都有負擔。所以養老院也是選擇,魚和熊掌不可得兼。如果要老人受到比較周全的看護,還是進養老院。當然,如果老人有疾病,那還是進醫養院。日本大部分養老院和醫養院對老人的照顧比較好,當然,養老院和醫養院都不是慈善機構,這也是要錢的,同時這些機構也存在個別的虐待老人的問題。


元和拾一年


今天在日本對於結婚生子完全淡化,強調個人獨立成為日本社會潮流。活在當下,活好自已成為人們的人生追求!年輕時努力工作!盡情享受人生成為社會共識。

日本社會完善的養老制度與服務設施讓老年人解除了後顧之憂。義工為老年人無償服務成為這個國家的普遍善舉!這就叫人口文化素質與軟實力!

養育兒女是義務!不幫助子女帶孩子是整個社會現象。而依靠子女養老的情況不存在。因為你年輕時為國家做出了貢獻,國家有義務為你養老送終。這樣就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

今天發達國家幾乎都這樣,英國前首相撒切兒夫人老來子女沒一個前來探視,很悽涼,到死都沒獲得親情撫慰!也許這種缺泛人文情懷的社會體制還是存在瑕疵的吧!

村山富市老先生九十多歲了,與老伴住在自己家中獨立生活。看上去挺好的,我倒覺得只要能行動,又有豐厚的養老金。不依賴子女倒是件好事。我樓頂上的郭英基已九十高齡(原山西省土地局長)至今像個小夥子,買菜,溜彎,下棋,做飯,洗衣服。找了個小他18歲的老伴還得他伺候人家。一個子女也不在身邊。我倒覺得郭英基先生的老年生活有日本社會的感覺!

看來這種養老方式與潮流很難阻擋!也算是社會發展規律的必然吧。

2018.5.20.創作於太原


晉A閒雲野鶴


問題本身就傳達出一種錯誤的價值觀,養兒是用來防老的嗎?

如果你在能夠賺取收益的時候,並沒有給自己晚年留下足夠的資本,那指望兒子也沒用,你都沒能力賺到更多的錢,兒子又怎麼可能有能力多賺一份收益來給你養老?

除非不是親生的。因為基因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後代的智力水平。

反觀日本,因為收入更加不需要養兒防老這種“自己無能,需要寄託兒子幫忙的情況”,因為其本身就是社會養老體系完善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這裡簡單聊一下日本的養老

說起日本的,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有著滿腔的情緒,但是不可否認日本是處理人口老齡化最好的國家之一。

超過20%的老年人口可不是一件鬧著玩的事兒,不僅直接影響著社會勞動力的補充,更重要的是涉及到養老問題。

也就是說,人口老齡化導致的結果是既要花錢給老人安享晚年,又要處理勞動力不足的困局。

對於日本來說,在加上東京崩盤後的後續影響,其在養老問題上可謂遇到了巨大的困境。

而其採取的措施一方面就是養老金,其實對此大可不必說什麼,日本主要依託於三項制度,國民年金、厚生年金或共濟年金、企業年金,大體就是國家補貼、個人繳納和企業繳納。太細的內容就不用說了,知道了也是浪費時間。

世界各國對於養老金都下重本,如果人老了就失去照顧,年輕人還奮鬥個毛線?

其中日本的算是比例相對較高的,國家承擔比例佔個人最終受益能夠達到50%以上。

至於我們是多少,筆者沒了解。

而筆者痛過西歐高福利國家的調查來看,其中高者甚至達到了90%以上。

也就說,在高福利國家中,你每繳納100塊的保險基金,就可能在退休後拿到1000塊。

不過大家也被覺得這樣就是好,有些國家甚至出現過104%個人所得稅。

高福利就意味著高賦稅,沒聽說過稅少福利高的,錢又不是大風颳來的。

日本還有個重要的特點,就是人民認為:“不工作,就會老”

人是很怕老的,因為老是離死最近的一種狀態。

而日本很多老人卻老而不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超市收銀什麼的,或者有些人有些受益,那就開個居酒屋,或是小食店,反正不閒著。

這方面到底好,還是不好,筆者沒有太多發言權,畢竟不是養生專家。不過,以筆者做養老的經驗來看,閒不住的老人在精氣神上,確實比那些就平時無非溜溜彎的老人要好很多。

而也是因為這種態度,日本是60歲退休,65歲開始領養老金,其既可以工作保證生活,又有存款作為應急之用,到時候還有養老金作為補充。

別忘了,日本也是世界上最長壽的國家之一。

這種生活狀態其實也挺適合咱們老人學習的,筆者做養老的時候發現,很多老人住養老院不是沒人管,而是沒事兒幹,能生生閒出病來。

住養老院起碼有個伴,一大幫人聚在一起扯扯閒話也比自己在家悶著強。

再來說說養兒防老的事兒

這種說法其實背後一直透著一種悲涼。

大家想想為什麼要養兒防老?還不是因為自己沒辦法給自己養老,所以才要麻煩兒子。

老人真正想要的天倫之樂是無憂無慮的、快快樂樂的安度晚年,而不是給孩子多大的壓力,再給自己帶來多好的物質生活。

其實,我們現在已經沒有養兒防老這種狀態了。

提出這種思維的人,大部分已經與社會脫節了。目前城市退休的一批人,絕大部分有退休金,只有極少部分需要繼續工作養活自己。

而農村方面也有醫保,並且農地可以出租,活著是沒問題的,在加上沒什麼物質慾望,也就沒什麼開銷。

真正需要子女提供開支的並不多,老人僅需要比較少錢就能活,除非是有大病,而且是持續燒錢的病。

養兒防老這種觀念主要是在過去。

在那個只要喪失勞動力就得等死的時代,才需要老了之後子女來幫助維持生計。

而在現代社會,只要你的一生保持正常工作,沒有什麼特別燒錢的不良嗜好,定期繳納社會保險,根本就不會出現養兒防老的需求。

除非是一個無所事事、好吃懶做,既不工作,還要怨天尤人的人。而這種人,建議還是別要孩子。


小言詹詹


偶爾看到頭條推送了這篇問答,遊覽了主要的回答後,感覺大部分都是在誇日本人老後如何幸福,養老制度如何完善等,就頗有點骨哽於喉的感覺,因為這與日本眼下現實的養老環境並不完全相符,因此,藉此問題也來贅言幾句。


首先,這個問題和日本人自古而來的習俗有關,日本人自古就有長子繼承家業,其他兒女長大必須出外謀生的風習,這就漸漸形成了日本的養老模式。出外謀生的子女也就漸漸失去了要養父母老的意識。


其次,正如前面的答主所說的那樣,日本人還有著約定俗成的“不給別人添麻煩”的習慣,這同樣適用於家庭,所以我們才能在日劇裡經常看到日本人即使是家庭成員,互相之間也是彎腰撅屁股一直“謝謝”、“對不起”的畫面。我們知道,“客氣”有時侯和“生分”是成正比關係的,客氣到一定程度,那也就不用客氣了。


養老問題亦然,很難說日本人的“不給他人添麻煩”沒有給日本人不養父母老的心理帶來過影響。尤其是發展到現代,隨著日本養老體制、制度的逐步完善,人們的養老意識更加趨於個人化,因為畢竟有了經濟基礎,同時還有不給別人添麻煩在細節上的的不斷髮展,這些客觀因素和主觀意識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今時日本人的養老觀念。


看前面的答題,各位答主主要是從日本的養老制度、日本人不給他人添麻煩的為人準則等方面來論述這個問題的。是的,日本的養老制度非常完善,到目前為止領取養老金的退休老人也確實基本上都過著幸福的晚年生活。但請不要忘了,現在靠養老金生活的70歲左右的老人,他們正是戰後出生的“團塊時代”那一代人。


這批人趕上的是日本最好的時候,比如1964年東京奧運會、1970年代日本經濟的騰飛、1980年代的泡沫經濟等,這一切把他們的待遇推向了工薪族的最高點,相應的,他們的退休金也是最高的,具體數字雖然根據職業不同而略有出入,但基本上平均每月都能領到25萬日元左右的退休金。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說的直接一點,25萬日元已經相當於參加工作幾年的年輕人的月工資了,甚至有些年輕的家庭,一家三口人也就是靠這每月25萬年薪300萬日元的收入維生。這還不算這些退休老人在日本經濟處於黃金時代所攢下的積蓄以及他們的房產呢。 所以說,這一代退休老人他們是根本不需要兒女養老的。有家有業有閒錢,如果老伴去世只剩一個人覺得孤獨了,以他們的退休金和積蓄也足夠去最好的養老院繼續優哉遊哉。


相反,因日本經濟長期低迷,工作不如意,近些年倒是增加了許多“啃老族”。日本有個數字現在成了熱門數字,那就是“8050”,指的就是80歲的父母和50歲的兒子組成的家庭。某種意義上就已經變成了“養小”了。相應的,這也使本來優遊自在的一些老人的生活開始變得捉襟見肘起來,而且還形成了“8050”社會問題。


那麼,現在日本的養老保險又是怎樣的呢?據日本養老保險機構的消息,從數年前日本的養老保險就已經處於接近入不敷出的程度了,這也是自去年起日本政府強制要求所有居住在日本有正式工作的人(包括外國人)必須都要加入養老保險的原因。不是危言聳聽,日本早有專家指出,日本已處於“一億總下流”的時代,這裡的“下流”不是指我們所知的下流,而是指生活水品“低下”的意思。


事實上就是現在的年輕人加入養老保險,一般情況下要到30年後才能拿到養老金,而且數額也相當少,和現在靠養老金生活的那些團塊時代的老人根本沒有可比性。不僅難以真正養老,悲觀者甚至認為到時候能否拿到養老金都是未知數。目前還傳出了政府正在考慮把領取養老金年限延長到70歲的可行性,果如此,能領取養老金的年數將更少,這也是現在日本年輕人不願加入養老保險的主要原因。



他們認為,即使交納了養老保險,也只是在養現在的既得利益層,即那些享受著25萬日元養老金的團塊世代,而等到自己老後,興許什麼也沒有了,即使有,70歲開始領取,沒領幾年如果就死了,那就是一筆虧本的買賣。因此,才形成了一方面年輕人拒絕加入養老保險,一方面政府開始強制國民甚至外國僑民們加入養老保險的局面,至於最後結果如何,卻是隻有天知道。故此,總的來說,日本的養老保險制度已經是一個不一定能保險的制度了,日本人的養老現狀實在是堪憂的。


更可悲的是,家庭成員之間的“不給別人添麻煩”在許多日本家庭已經發展為根本添不到麻煩了,因為很多日本年輕人離家獨立生活後,根本就很少或不和家庭來往了,最多是在父母有病住院時拿一束鮮花探望一下。每年大年三十日本電視臺的一檔呼喚子女回家過年的綜藝節目,都會讓我們看得心酸起來。聽到那父母、爺爺奶奶在電視裡一聲聲的“孩子,回家過年吧”、“給家裡來個電話吧”的呼喚,你還能指望這樣的兒女養老嗎?


所以說,為什麼日本人不養兒防老,這是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原因的,是這兩種原因的相互作用才形成了今天的局面,在養老問題上,日本並不都是處處喜歌,對於大多數普通日本人來說,對自己老後如何養老、能否養老的問題,事實上是充滿了惶恐感的。



萬景路看日本


非但日本,在世界任何一個發達國家,養兒防老的意識都已成為過去。二戰之後,在一些率先富裕起來的國家裡,經過了70多年財富的原始積累,甭管個人,家庭,還是社會,所擁有的財富值,已遠遠超越了消費值。當一個人老了,失去了創收能力時,單憑個人的原始積累,與社會制度的保障,根本就不需要兒女的接濟和照顧,也能夠衣食無憂的安度晚年。在這樣的國家裡養兒育女,只是應盡的社會責任和義務而已。至於有沒有兒子,對自身的需求已經沒有多大依賴關係了,養兒防老的意識已經淡化,只是作為一種精神的需求而存在著。孩子小時侯當個寵物養著,孩子大了,分居另過,經濟己能獨立,自己有了自己的新家,有空了過來看看父母也好,沒空來不來也沒有什麼關係,不用照顧父母什麼,父母也不需要兒女再有什麼付出,能過來與父母聊聊天,父母就很高興,至於吃不吃飯走,帶不帶東西來,都已經無所謂了

。但在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就不行,養兒防老是唯一的出路,重男輕女也不可避免,在時下的中國就處在這種情況之下。雖說也有先富起來的一部份人,但畢竟是少數,尤其在當下農村,農民勞碌一生。最後也沒有什麼積蓄,幹不動了,沒有了收入來源,到死還得有一個時間和距離,這一階段的生活怎麼保障?雖說沒有多大的花銷了,但也得吃飯穿衣吧?電費水費還是要交的,都依靠社會的保障肯定不行,只有依靠子女真就沒有別的辦法了,現實的情況就是這樣。若有個兒子還能維繫一個家庭,若只有個女兒一嫁,真就成了鰥寡孤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