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登之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是鍊金石,同是潤滑劑

漢朝一個再一次統一中原的朝代,不僅如此,它對於中國歷史也是具有極大的影響,而接下來就是要對漢朝初期的一個特殊的事件——白登之圍。

在西漢初年這段時期,漢朝還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與比它強大的匈奴進行對抗。匈奴的軍隊統帥以本國雄厚的軍事力量將北方的草原與沙漠一帶統一起來 這樣做就融合了更多的部落群體,疆域也變得越來越遼闊,而在軍事方面的實力也更是日增。

而觀漢朝,剛剛建國不久,所面臨的更是內憂外患,需要做的是保持最好的狀態、休養生息,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最大程度。另外加上漢朝在“白登之圍”一役中的失利,也與後面漢朝的“和親”政策有著密切的聯繫,所以在在這裡主要是對“白登之圍”有一些自己的看法,這也是與史料的記載相關。

白登之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是鍊金石,同是潤滑劑

白登之圍

一、“視其所以,觀其所由”

在公元前202年劉邦成功建立漢朝,也就是西漢。在這時的劉邦也是意識到了鄰國的匈奴對西漢北面地區的地域威脅。為了應對匈奴的騷擾,劉邦拉攏了韓王信(這裡的韓信是戰國時韓國的後裔,處於政治層面考慮,劉邦封韓信為韓王)。到了公元前200年秋期,匈奴再次來到了西漢的北方進行搶掠……

匈奴所掠奪的地區就是韓王信的軍隊駐紮之地,為了保住自己的領地不受匈奴的侵擾,韓王寫信於匈奴,並派遣使者去送信。以此來求得自己領地百姓的安定,但是此舉卻引來了漢朝廷方面的猜疑。為了對此有進一步的瞭解,瞭解韓王是否已經叛變,劉邦派出使者“使人責讓信”。在極大的恐慌和擔憂下,韓王為自保而與匈奴聯為了同盟,以共攻漢朝。

聽到這樣的消息,漢朝準備對韓王進行討伐。而也正是這樣的前提下,劉邦就以反賊之身份來對待韓王信,但是卻在白登被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主要是因為劉邦以32萬大軍,但是由於劉邦的輕敵妄為,過分冒進,另外還有白登的天氣問題,以致漢軍被困白登山。

白登之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是鍊金石,同是潤滑劑

白登之圍

《史記·高祖本紀》中記錄了這樣一句話:“遂至平城,上出白登,匈奴騎圍上。”

就是這樣,劉邦被匈奴的40萬精兵圍困,軍內沒有多餘的糧食,於外沒有援助的軍隊,也只是死困於白登山。但是讓眾人沒有想到的是匈奴卻在七天後離去,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劉邦在如此圍困中全身而退的,而在這裡的白登之圍也就是漢匈兩國之間的第一場戰爭。

在這裡劉邦之所以能夠順利歸來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劉邦所派的一個重要說客——而這個人必然是能言善語之人,這裡符合條件的謀士也就只能是陳平。陳平承擔起了說服冒頓單于的責任,為何不是閼氏,而是冒頓單于?這就要從冒頓單于這個人說起,之所以會將劉邦等人放走,也是基於冒頓的野心,他要將漢朝收入囊中,也必須要讓漢朝的百姓對之心服口服,而圍困劉邦一事只能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倒不如放走劉邦。

在這裡是從劉邦的被圍之過程進行粗略的描述,也從側面表現了在白登一困中劉邦以及匈奴在其中扮演的相關角色。這一過程也足見當時匈奴力量之強大,而漢朝當時的慌亂。

白登之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是鍊金石,同是潤滑劑

白登之圍

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在公元前2世紀後,漢朝在秦滅後,再一次統一了中原,漢王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輝煌的王朝;匈奴則是在冒頓的帶領下首次統一了中原以北的草原,漸漸地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匈奴。而我們這裡說到的“白登之圍”也就是發生在那一時期,這是漢朝與匈奴的第一次正面對抗,不管是對漢朝一方,還是就匈奴一方,“白登之圍”都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

漢王朝是在漢高祖劉邦的支撐下建立起來的,劉邦以正義之代表,駐軍關中,又有蕭何和張良等人的用心輔佐。初得天下的劉邦,對於如何統一北方這一策略有著漢朝政治的優先策略。漢朝想以韓王信的叛變一事為由 對匈奴實行對戰策略 這樣漢朝就站在了正義的一線,也對軍隊士兵起到鼓舞的作用。

正是因為劉邦的納賢政策,許多人才皆被漢朝吸收。但是在建立漢朝之前,劉邦卻很少帶兵作戰,以致於後面有幾次差點全軍覆沒;在這樣的背景下,劉邦為了向世人顯示自己的為君之策,在即位後,劉邦一方面進行政治實事,一方面是帶兵打仗,以增強自己的統治權力。劉邦親率軍隊以應付韓王信的謀反,一是為了解決漢朝的邊境慌亂問題;二是為了宣揚漢朝的威風,這樣的征戰符合劉邦的政治需要。

白登之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是鍊金石,同是潤滑劑

漢高祖劉邦

而匈奴是於公元前3世紀開始出現在政治的舞臺之上,匈奴也晉升為漢朝邊境一個重大的危害。就在公元前209年,冒頓繼任汗位,將匈奴的政治軍事進行了進一步的整頓,匈奴各方面的力量也是得到了提升。也是在楚漢之爭的這一時段,匈奴進行了更廣的開疆拓土,進而也擁有了與漢王朝對抗的軍事力量。

從歷史的遺蹟上看,匈奴是一個草原之民族,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最深,這也就決定了匈奴的農業文化與其他地區的不同。還有就是匈奴對中原地區物質的需求極大,在許多物質方面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於中原,而匈奴與漢朝的矛盾也出現在商品的利益交換方面。

於匈奴而言,最為重要的是日常的生活用品,而在這一方面匈奴是有著天然的優勢的,因為他們生於草原,也自然是得益於草原。廣袤的草原資源賜予了匈奴人許多高脂肪的食物,比如牛、羊等動物,而對於他們這樣的生活可謂是“鹹食畜肉”。

這樣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利於匈奴人身體的健康發展,而為了促進身體方面的新陳代謝,必須補充其他方面的營養,而這時中原的茶葉也就漸漸進入了匈奴人的視線。在無法涉及中原的豐富財物,而生活上卻要依存於中原地區的銷售,他們不滿於這樣的現狀,開始對漢朝的邊疆地區實行進行搶掠,在他們相關軍事文化的馴化下,匈奴人在漢邊界有了一定的利益範圍。

再者,就是匈奴的領頭羊——冒頓,除了中原利益方面的強大誘惑,還有就是冒頓的雄心壯志。在一開始就有染指漢朝的想法,以在這個物質豐富的地方獲取一些自己的利益。冒頓在心裡有他自己的想法:他想將匈奴發展成為一個大帝國,他有勇氣、講謀略,他作為一隻翱翔於大草原上的雄鷹,也想越過自己領域,而俯瞰四方。

白登之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是鍊金石,同是潤滑劑

冒頓單于

以上這些背景下,才會衍生出“白登之圍”這一場非比尋常的戰役,這場戰役於匈奴是展示自己實力的工具,是淘沙之器,則必定是賦予行動;漢朝則是振威的好機會。

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白登之圍對於漢匈兩國都有著不小的影響,它對於漢朝對民族關係方面政策的制定有決定性的影響;匈奴通過白登之圍收穫了部分利益,但於匈奴是存在失誤的。

為什麼會說到雙向性一詞呢?主要哦是因為白登之圍直接影響的是漢匈兩個國家之間的國家關係,這就與政治層面掛鉤了。

白登之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是鍊金石,同是潤滑劑

漢匈和親

漢朝,這個獨特而又難以獨身的國家,在剛剛平定天下之際,對其而言最好的政治策略是穩定目前動搖的局面,但是面對強大的匈奴,也只能是顧於防禦(雖然這並不是漢高祖所想要的,因為他想從守轉為攻)。恰恰正是白登一圍,讓漢高祖及漢臣真正見識到了匈奴的內在實力。“匈奴之騎,可到天際……”,這樣話語無不體現出匈奴的驚人力量。

白登一役向世人顯現的是匈奴面對戰爭的優勢,而對漢廷是實實在在的打擊,匈奴人將漢兵打得落花流水,彷彿已經成為了漢軍心中的不可抹滅的陰影,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漢朝對匈奴國家的民族政策如此的優越(這就決定了漢朝對匈奴等民族國家的消極應對策略)。

對於當時力量強大的匈奴,發動這樣一場戰役也是藉以試探,以此來決定如何對漢實行相應的戰略措施。正所謂“土地,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所在”,匈奴發展戰爭意圖也是在於擴大自己的疆域面積。而從這場戰役的整個過程來說,匈奴的這一策略也是不盡如人意的,為了在這場命運的博弈中有所收穫,匈奴也僅僅是爭取儘可能的利益。

以上的結果就是漢匈兩國簽訂了相關的政治協約:以自己的物品來換取漢朝的歲奉。這樣就到達了雙方的最小目的的界值,但是這樣的和解結果是當時解決問題最為合適的一種方式。談到這些有人或許會說這不就是彼此相互妥協後的結果,也沒有實現利益最佳化,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最為和平的方式是減少甚至有效地規避了兩國百姓受到傷害的程度。

白登之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是鍊金石,同是潤滑劑

劉邦與冒頓單于

從另一方面,匈奴這支軍隊所擅長的作戰方案就是作戰急速,但是面對眼前的這一份極具可能性的利益,匈奴更是勢在必得,但是在七天的圍攻之下,還是沒有順利拿下。在這裡就足以說明一個問題那時的漢朝還是具備一定的軍事力量,就算面臨強大的匈奴的猛攻,還是可以堅持一段時間。這樣的作戰也說明了匈奴為何放走劉邦一行人的一個原因。

在一些歷史文獻中,不難看出匈奴在備戰方面也是存在問題的,原來準備的糧食在三天前就差不多耗盡,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匈奴軍隊的戰鬥力已是大打折扣。在白登一圍中,讓匈奴看到了自己所存在的問題,這無疑對匈奴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一定幫助,但是對匈奴軍隊最為保險的方式就是保住自己,以爭取最大程度上的利益。

結語

在白登一役後,漢匈兩國簽訂了相關的協定,冒頓在這一圍中收穫了足夠的錢物;而對漢朝也是在這一過程中制定了相關的民族政策——與其他少數民族進行和親往來(這裡的少數民族自然是包括了匈奴)。這樣一項政策有利地緩解了漢匈兩國之間的矛盾,也對漢朝力量的壯大有著促進作用。

白登之圍見證了漢匈兩國之間政治軍事的往來,而這一戰的結果也展示了兩國之間的決定性因素永遠都是利益(而這一點也是在眾多國家之間聯繫起來的一個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