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白登之圍”給大漢心理陰影面積?嚇得呂雉差點嫁給匈奴和親

劉邦死後,匈奴越來越蠻橫無理了。

漢惠帝二年,劉敬的和親計劃很好,又給匈奴送去了一位女子,可是冒頓似乎不吃這一套,高興就接受和親,不高興就撕毀盟約。

冒頓的一封求愛信嚇到了大漢朝廷

不久,冒頓給呂雉送來一封情書:

我是一方霸主但孤獨無依,生活在茫茫的草原經常去侵犯你們的邊境,為的就是到中原遨遊,不再寂寞;而你作為大漢的主人,死了丈夫,我們都是寂寞之人,非常般配。

這是對大漢和呂雉的極大侮辱和不尊。所以當時樊噲見姐姐被羞辱,怒到:給我十萬精兵,我必踏平匈奴而返。

求“白登之圍”給大漢心理陰影面積?嚇得呂雉差點嫁給匈奴和親

來自網絡

其實並非完全是羞辱。因為在匈奴,父親死後娶後媽是正常現象,所以劉邦死後,冒頓想娶呂雉在匈奴是正常的邏輯行事。

樊噲的豪言壯語,讓整個朝廷鬥志昂揚:終於要滅掉匈奴了,大漢終於能過安定日子了。

不管冒頓想娶呂雉是真是假,顯然樊噲的做法有勇無謀。

是季布把大家從幻想中叫醒:想當初,漢高祖親自率三十萬強兵勇將都陷入白登之圍,樊噲居然說領兵十萬就能踏平匈奴,豈不是欺君?

“白登之圍”是大漢的奇恥大辱,被匈奴圍困七天,駭人聽聞,給整個大漢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陰影,所以朝廷不輕易提起。而季布在這個時候提起“白登之圍”,猶如揭開了一塊舊傷疤。

被嚇醒的大臣毫不猶豫建議呂雉和親,畢竟都不想剛建國就亡國。

求“白登之圍”給大漢心理陰影面積?嚇得呂雉差點嫁給匈奴和親

來自網絡

強橫的呂雉變得束手無策,初掌大權的呂雉還沒來得及享受就要去匈奴受罪,她肯定不願意。

不得已,呂雉聽從了季布的建議寫了一封非常卑微的回信:

我能被單于看中真是受寵若驚,但我又老又醜真的不適合服侍你,你見到我的真人肯定會被嚇死,所以我另外給你挑了一位年輕貌美的公主,一些金銀珠寶作為隨禮。

雖是卑辭,但對冒頓很受用,他還為自己不知道中原的禮儀表示了歉意。

一向專橫不講理的呂雉為什麼願意給冒頓寫卑微的回信?季布提起“白登之圍”後為什麼整個朝廷都擔心亡國?白登之圍為什麼是大漢的奇恥大辱,到底給大漢造成多大的心理陰影?

白登之圍之匈奴厲害

早在劉邦和項羽爭天下之時,冒頓極其兇悍,殺了自己的父親和弟弟登上單于的位置,接著他打敗了東西各部即東胡和月氏,向南吞掉了樓煩和白羊河南王,以漢原河南塞為界,到達朝那、膚施,進而侵入燕、代兩地。

冒頓建立了亞洲史上的第一個草原帝國。

農民起義了多少年,他就趁機白搶了多少年。當搶劫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不是你劉邦當了皇帝就能改變的。

求“白登之圍”給大漢心理陰影面積?嚇得呂雉差點嫁給匈奴和親

來自網絡

此時的匈奴已經掌握了一輪軍事技術,武器裝備有很大的進步,他們重裝備騎兵,即鎧馬。還有弓箭製作、鐵器冶煉製造的獨立分工,實力驚人。《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控弦三十萬人」、「諸引弓之民,併為一家」。

可以說當時的匈奴戰鬥力非常強,韓王信遷都馬邑後,扼斷了匈奴和大漢的通道,就是從匈奴口中取食,簡直就是捅了馬蜂窩,後果相當嚴重。所以韓信王叛變了。

白登之圍之漢軍狼狽

叛變後的韓信王聯合匈奴攻取太原,劉邦率三十萬大軍攻打,初登帝位的劉邦躊躇滿志、勢在必得。

當時的戰況是從晉陽到離石,再到樓煩西部,匈奴屢戰屢敗即你打我逃,敗軍糾集完再投入下一場戰爭,漢軍一路順利逐漸深入敵方陣營。

劉邦開始厭煩這種小打小鬧的戰鬥,特別是當時已臨近冬天,天寒地凍,雨雪不斷。北方的大雪,天地茫茫一片,雪積阻路,異常難行,條件非常艱苦。因此漢軍想盡快結束這場戰爭,一勞永逸。

求“白登之圍”給大漢心理陰影面積?嚇得呂雉差點嫁給匈奴和親

劉邦派出十次偵察兵得到的結果都是“匈奴全是殘弱老兵,不堪一擊”,可以繼續前行。但劉敬不贊同深入敵軍:匈奴屢敗屢戰,每次敗走都能順利逃脫,還能再糾集、再打、再逃,顯然用的是誘敵深入戰略,前方一定有埋伏。

劉邦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囚禁了劉敬。帶領大約八萬騎兵部隊孤軍深入白登山,與三十二萬步兵拉開了十天的距離。當一路順利的劉邦剛到平城,一切都變了。

老弱殘兵變成了騎兵彪悍:西方隊白衣白馬、東方隊青衣青馬、北方黑衣黑馬、南方隊紅衣赤馬,各隊十分威武,雄壯無比。頓時漢軍嚇得屁股尿流,失去了士氣。

冒頓帶領了四十萬精兵將劉邦圍困在白登山,整整七天沒法脫身,和主力部隊斷絕了聯繫。匈奴大軍分別駐紮在每個重要路口,為截住漢兵後援。

天氣越來越寒冷,有不少將士手指都被凍掉,生存都成了難題,根本沒精力作戰,在被困的第三天,糧食也快吃完了。

求“白登之圍”給大漢心理陰影面積?嚇得呂雉差點嫁給匈奴和親

當時的情景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被困七天七夜後劉邦逃走得狼狽不堪,嚇得魂飛魄散。當時冒頓在閼氏的勸說下在一個小角試探劉邦虛實,劉邦部下趁機彎弓搭箭,簇擁劉邦逃除包圍,所有的人大氣都不敢出,一路逃到晉陽不敢停息。

結語:

當時被圍困七天的漢軍猶如驚弓之鳥,急需解圍,劉邦採用了陳平賄賂閼氏的辦法。冒頓圍困漢軍七天其實已開始缺乏軍需物質,而約定好的韓王信的部下王黃遲遲不來,擔心他們反叛,於是採納了閼氏釋放劉邦的建議。

所以劉邦的白登之圍,為大漢留下了恥辱,匈奴也變得越來越驕橫,更不將大漢放在眼裡,劉邦認識到靠武力解決與匈奴的爭端不可取。

對於“白登之圍”,整個大漢驚懼猶在,當呂雉聽到其中利弊之後,只能無奈向冒頓委曲求全。

【關注 ,讓不懂歷史的你喜歡上歷史,讓喜歡歷史的你更懂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