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欣委員:中醫養生保健

曹洪欣委員:中醫養生保健

當前新冠病毒疫情在我國得到有效控制,然而仍不能掉以輕心,這時候講養生保健顯得更加重要。養生是中華民族的特有概念。中醫養生理論與實踐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重要體現之一,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做出巨大貢獻。講到養生保健,首先應該瞭解健康的概念。

認識健康

198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健康新概念:“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病和不虛弱,而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狀態。”即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良好,將精神健康分成了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兩個層面。

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道德健康概念:健康人必須具備四個條件——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與道德。

中醫對健康的認識,強調“形與神俱”,即形體與精神協調是健康的基礎,重視精神對健康的影響,“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維持身體的平衡狀態“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以及“仁者壽”的道德健康的理念。

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旨在遵循生命發展規律,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運用各種方法和技術,達到提高生活質量、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目的。中醫養生與儒、釋、道養生的不同在於追求目標的差異,道家養生追求成仙,釋家養生追求成佛,中醫養生則是追求提高生活質量而延年益壽。

養生、保健、預防是對健康維護的三個不同階段。養生是在健康基礎上採取各種方法保養生命,增強體質,提高生活質量而延年益壽;保健是保持健康狀況而不得病,即保護健康;預防則是採取一定措施,防止病變的發生與發展。

基本原則

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養生學吸取各學派之精華,形成養生基本原則。如天人相應,順應自然;形神統一,形神共養;動靜結合,協調平衡;和調臟腑,陰平陽秘;修德養身,“仁者壽”等等,使養生活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天人相應,順應自然。人生存於自然界中,其生命活動與自然界息息相關,即“人與天地相應”。在自然界變化中,存在著以四時、節氣、晝夜為標誌的年月日週期性節律變化,並由此產生了氣候變化和物候變化所呈現的生、長、化、收、藏等規律。比如睡眠,中醫主張春、夏晚睡早起,秋冬早睡晚起,而每天中重要的是“子時覺”,即晚11時入睡(子時—23時-1時)。中醫強調“胃不和則臥不安”,所以睡前可適當喝點溫水或牛奶等,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

人若能順應自然而攝生,各種生理功能便可循其常性,節律有序而穩定,機體則處於陰陽和諧的健康狀態;若違逆自然,則各種生理功能節律紊亂,適應外界變化和防禦抗邪的能力減弱,而易罹患疾病。所以,只有人與自然界和諧統一,才能形成有利於健康的自然條件。養生順應自然,旨在要求人們要適應自然界變化而調節自己,把能夠適應自然界變化作為健康的標誌和維護健康的基本要求。

形神統一,形神共養。中醫養生理論,以“天人相應”“形神統一”的整體觀念為出發點,去認識人體生命活動及其與自然、社會的關係,十分重視體內氣化升降,以及心理與生理的協調一致。

形指人之形體,神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

形神共養,體現了形神統一的生命觀。一方面,形體為生命的基礎,形具而神生,五臟及其所藏的精氣是產生“五神”活動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神乃形之主,為生命的主宰。人體臟腑的功能活動、氣血津液的運行,都受神的主宰和影響。形體與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協調統一密不可分,即“形與神俱”,此為身心健康的標誌。但兩者亦能互相影響,所謂“百病皆生於氣”,精充氣足則神旺,精損氣虧則神亡。

由於形神統一是生命的基本特徵,故中醫養生強調形神共養,養形以全神,調神以全形,最終達到“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的目的。因此,中醫倡導形神共養的活動,如琴棋書畫、太極拳、八段錦、游泳,包括各種氣功導引等,其要點是通過動肢體、凝意念、調呼吸等三方面活動,從而達到形神共養、維護健康的目的。

動靜結合,協調平衡。“生命在於運動”是人類共知的格言,意指運動能鍛鍊人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質、維護健康。實際上並不是運動越多越好、運動量越大越好,也有人提出“生命在於靜止”。中醫主張“動靜結合”,動養形、靜養神,即適當運動與充足睡眠的靜是維護健康的基礎。

我國古代養生家一直主張動靜適宜,強調剛柔相濟、動靜結合。動為健,靜為康,動靜適宜是相輔相成的。實踐證明,能將形合神、動與靜、勞與逸、緊張與鬆弛等這些既矛盾又統一的關係處理得當,協調有方,利於人的養生保健。

和調臟腑,陰平陽秘。中醫養生學從陰陽對立統一、相互依存的觀點出發,認為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等必須保持相對平衡和協調,才能維持“陰平陽秘”的平衡協調的正常生理狀態。

養生保健的核心就是運用陰陽平衡規律,協調機體功能,達到人體內外協調平衡。首先協調臟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其次協調人體功能狀態,特別注重情志平衡,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志的太過與不及都可影響到臟腑,引起臟腑功能失衡而滋生百病,而患病後又易導致情志變化,形成惡性循環。同時,注重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一旦出現臟腑功能失調,及時運用藥物或非藥物療法,使臟腑功能恢復正常,從而不得病,實現健康長壽的目的。

修德養身,“仁者壽”。古人把道德修養作為養生的一項重要內容,孔子早就提出“德潤身”、“仁者壽”的理念。《中庸》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壽”,指講道德的人,待人寬厚大度,才能心曠神怡,人體安詳平和得以高壽。古代道家、墨家、法家、醫家等,都把養性養德列為攝生首務,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指出:“性既自喜,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大經也。”明代《壽世保元》說:“積善有功,常存陰德,可以延年。”明代李梃《醫學入門》強調:“不貪不躁不妄,斯可卻未病而近天年矣。”可見,古代醫家把道德修養視作養生之根,養生與養德密不可分。

從生理上講,道德高尚,光明磊落,性格豁達,心理寧靜,有利於神志安定,氣血調和,人體生理功能正常而有規律地運行,精神飽滿,形體健壯。說明養德可以養氣、養神,使“形與神俱”,健康長壽。現代養生實踐證實,注意道德修養,塑造美好的心靈,助人為樂,養成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是身心健康的基礎。

構建適合自身特點的養生保健模式

人類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這種差異不僅表現於不同的種族,而且存在於個體之間。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對疾病的易感性也不相同。這就要求人們在養生保健過程中,應當以辨證思維為指導,因人施養,構建適合自身特點的養生保健模式,才能有益於人體的身心健康,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

在掌握中醫理論指導的養生保健理念與科學知識的基礎上,構建適合自身特點的養生保健模式,通過飲食有節、起居規律、勞逸適度、情志調暢等生活方式與藥物及非藥物療法,提高生活質量和適應能力,達到天人合一、形神統一與臟腑和調的平衡狀態。

生、長、壯、老、已的動態生命觀也體現在男女不同的生理病理變化規律,中醫認為女子七歲為一週期、男子八歲為一週期,不同週期生理病理不同,養生保健的方法也不盡一致。

中醫把自我康復能力稱為“正氣”。《內經》雲:“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即人體的正氣強盛,就不易得病;人體的正氣虛弱,就容易得病。可見,對於人的健康來說,正氣是起決定作用的。這是中醫預防思想的最早表述,也是我國預防醫學的總則。這些論述對於現代社會的養生保健,依然具有積極意義。

中醫養生與治未病的早期干預理念以及辨證論治的個體化診療模式,對防病治病具有明顯優勢。倡導中醫養生保健,維護健康必須從青少年抓起,使每個人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養生保健模式,從而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狀態,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或將慢性病控制在發生之前,將傳染病控制在感染之前,實現人人享有健康的目的。

曹洪欣委員:中醫養生保健

當前新冠病毒疫情在我國得到有效控制,然而仍不能掉以輕心,這時候講養生保健顯得更加重要。養生是中華民族的特有概念。中醫養生理論與實踐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五千年中華文明的重要體現之一,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做出巨大貢獻。講到養生保健,首先應該瞭解健康的概念。

認識健康

198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健康新概念:“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病和不虛弱,而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狀態。”即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良好,將精神健康分成了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兩個層面。

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道德健康概念:健康人必須具備四個條件——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與道德。

中醫對健康的認識,強調“形與神俱”,即形體與精神協調是健康的基礎,重視精神對健康的影響,“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維持身體的平衡狀態“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以及“仁者壽”的道德健康的理念。

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旨在遵循生命發展規律,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運用各種方法和技術,達到提高生活質量、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目的。中醫養生與儒、釋、道養生的不同在於追求目標的差異,道家養生追求成仙,釋家養生追求成佛,中醫養生則是追求提高生活質量而延年益壽。

養生、保健、預防是對健康維護的三個不同階段。養生是在健康基礎上採取各種方法保養生命,增強體質,提高生活質量而延年益壽;保健是保持健康狀況而不得病,即保護健康;預防則是採取一定措施,防止病變的發生與發展。

曹洪欣委員:中醫養生保健

基本原則

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養生學吸取各學派之精華,形成養生基本原則。如天人相應,順應自然;形神統一,形神共養;動靜結合,協調平衡;和調臟腑,陰平陽秘;修德養身,“仁者壽”等等,使養生活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天人相應,順應自然。人生存於自然界中,其生命活動與自然界息息相關,即“人與天地相應”。在自然界變化中,存在著以四時、節氣、晝夜為標誌的年月日週期性節律變化,並由此產生了氣候變化和物候變化所呈現的生、長、化、收、藏等規律。比如睡眠,中醫主張春、夏晚睡早起,秋冬早睡晚起,而每天中重要的是“子時覺”,即晚11時入睡(子時—23時-1時)。中醫強調“胃不和則臥不安”,所以睡前可適當喝點溫水或牛奶等,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

人若能順應自然而攝生,各種生理功能便可循其常性,節律有序而穩定,機體則處於陰陽和諧的健康狀態;若違逆自然,則各種生理功能節律紊亂,適應外界變化和防禦抗邪的能力減弱,而易罹患疾病。所以,只有人與自然界和諧統一,才能形成有利於健康的自然條件。養生順應自然,旨在要求人們要適應自然界變化而調節自己,把能夠適應自然界變化作為健康的標誌和維護健康的基本要求。

形神統一,形神共養。中醫養生理論,以“天人相應”“形神統一”的整體觀念為出發點,去認識人體生命活動及其與自然、社會的關係,十分重視體內氣化升降,以及心理與生理的協調一致。

形指人之形體,神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

形神共養,體現了形神統一的生命觀。一方面,形體為生命的基礎,形具而神生,五臟及其所藏的精氣是產生“五神”活動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神乃形之主,為生命的主宰。人體臟腑的功能活動、氣血津液的運行,都受神的主宰和影響。形體與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協調統一密不可分,即“形與神俱”,此為身心健康的標誌。但兩者亦能互相影響,所謂“百病皆生於氣”,精充氣足則神旺,精損氣虧則神亡。

由於形神統一是生命的基本特徵,故中醫養生強調形神共養,養形以全神,調神以全形,最終達到“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的目的。因此,中醫倡導形神共養的活動,如琴棋書畫、太極拳、八段錦、游泳,包括各種氣功導引等,其要點是通過動肢體、凝意念、調呼吸等三方面活動,從而達到形神共養、維護健康的目的。

動靜結合,協調平衡。“生命在於運動”是人類共知的格言,意指運動能鍛鍊人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質、維護健康。實際上並不是運動越多越好、運動量越大越好,也有人提出“生命在於靜止”。中醫主張“動靜結合”,動養形、靜養神,即適當運動與充足睡眠的靜是維護健康的基礎。

我國古代養生家一直主張動靜適宜,強調剛柔相濟、動靜結合。動為健,靜為康,動靜適宜是相輔相成的。實踐證明,能將形合神、動與靜、勞與逸、緊張與鬆弛等這些既矛盾又統一的關係處理得當,協調有方,利於人的養生保健。

和調臟腑,陰平陽秘。中醫養生學從陰陽對立統一、相互依存的觀點出發,認為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等等必須保持相對平衡和協調,才能維持“陰平陽秘”的平衡協調的正常生理狀態。

養生保健的核心就是運用陰陽平衡規律,協調機體功能,達到人體內外協調平衡。首先協調臟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其次協調人體功能狀態,特別注重情志平衡,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志的太過與不及都可影響到臟腑,引起臟腑功能失衡而滋生百病,而患病後又易導致情志變化,形成惡性循環。同時,注重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一旦出現臟腑功能失調,及時運用藥物或非藥物療法,使臟腑功能恢復正常,從而不得病,實現健康長壽的目的。

修德養身,“仁者壽”。古人把道德修養作為養生的一項重要內容,孔子早就提出“德潤身”、“仁者壽”的理念。《中庸》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壽”,指講道德的人,待人寬厚大度,才能心曠神怡,人體安詳平和得以高壽。古代道家、墨家、法家、醫家等,都把養性養德列為攝生首務,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指出:“性既自喜,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大經也。”明代《壽世保元》說:“積善有功,常存陰德,可以延年。”明代李梃《醫學入門》強調:“不貪不躁不妄,斯可卻未病而近天年矣。”可見,古代醫家把道德修養視作養生之根,養生與養德密不可分。

從生理上講,道德高尚,光明磊落,性格豁達,心理寧靜,有利於神志安定,氣血調和,人體生理功能正常而有規律地運行,精神飽滿,形體健壯。說明養德可以養氣、養神,使“形與神俱”,健康長壽。現代養生實踐證實,注意道德修養,塑造美好的心靈,助人為樂,養成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是身心健康的基礎。

構建適合自身特點的養生保健模式

人類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這種差異不僅表現於不同的種族,而且存在於個體之間。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對疾病的易感性也不相同。這就要求人們在養生保健過程中,應當以辨證思維為指導,因人施養,構建適合自身特點的養生保健模式,才能有益於人體的身心健康,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

在掌握中醫理論指導的養生保健理念與科學知識的基礎上,構建適合自身特點的養生保健模式,通過飲食有節、起居規律、勞逸適度、情志調暢等生活方式與藥物及非藥物療法,提高生活質量和適應能力,達到天人合一、形神統一與臟腑和調的平衡狀態。

生、長、壯、老、已的動態生命觀也體現在男女不同的生理病理變化規律,中醫認為女子七歲為一週期、男子八歲為一週期,不同週期生理病理不同,養生保健的方法也不盡一致。

中醫把自我康復能力稱為“正氣”。《內經》雲:“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即人體的正氣強盛,就不易得病;人體的正氣虛弱,就容易得病。可見,對於人的健康來說,正氣是起決定作用的。這是中醫預防思想的最早表述,也是我國預防醫學的總則。這些論述對於現代社會的養生保健,依然具有積極意義。

中醫養生與治未病的早期干預理念以及辨證論治的個體化診療模式,對防病治病具有明顯優勢。倡導中醫養生保健,維護健康必須從青少年抓起,使每個人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養生保健模式,從而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狀態,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或將慢性病控制在發生之前,將傳染病控制在感染之前,實現人人享有健康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