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山鷹社推出30年攀登史,驚動雷軍、王石、徐小平等商界大咖

北大山鷹社推出30年攀登史,驚動雷軍、王石、徐小平等商界大咖

01 三十年鑄一部書


十年磨一劍,三十年鑄一部書。

2018年5月15日上午10時23分,北京大學珠峰登山隊12名隊員從北坡成功登頂海拔8844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同時,北大山鷹社隊員30年心路歷程之書《高處有世界》正式發行。

2019年,山鷹社剛剛走過30週年,老隊員們又醞釀著另一件大事。2020年3月底,這件大事終於揭開——北大登山隊30年攀登史《八千米生命高度》出版問世。

北大山鷹社,是中國第一個以登山、攀巖為主要活動的學生社團,代表了北大學子的青春活力、勇敢堅定、熱情合作、團結友愛、追求自由的理想,是北大最優秀的學生社團之一。其16字社訓為:

存鷹之心於高遠

取鷹之志而凌雲

習鷹之性以涉險

融鷹之神在山巔

自1989年4月1日成立以來,北大山鷹社首先是以不畏艱險勇攀雪山的形象進入人們的視野,從一開始,北大登山隊就是山鷹社的核心組織。

30年來,北大登山隊先後攀登過念青唐古拉、格拉丹東、阿尼瑪卿、慕士塔格等20多座雪山,足跡遍佈青海、西藏、四川、新疆、甘肅、雲南等省市自治區。可以說,北大登山隊是中國民間登山的先聲與縮影,並非虛言。

山登絕頂我為峰,八千米高度誰爭雄?

30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山鷹社隊員,無不以攀登雪山為榮。28座雪山,43次攀登,他們因共同的目標而點燃勇氣,在不斷的磨礪中培養信任,在一次次行動中領悟“無兄弟,不登山”的生命交融。

1999年,山鷹社成立10週年,《八千米生命高度》初版,記錄了北大山鷹社第一個10年攀登歷程,好評如潮。

2019年,成立30週年前後,山鷹社重新整理編寫30年登山全紀錄,擴充篇幅佔全書四分之三,資料的蒐集與整理工作牽動了歷年登山隊員,最終由資深隊員儲懷傑主編協調統稿,資深媒體人肖自強執筆呈現。

這一次,修訂擴充的《八千米生命高度》,堪稱30年來一代代山鷹人觸碰雪山、攀登雪山、迎接挑戰、跨越極限的巔峰傳奇,集合了山鷹社數代菁英的生命智慧與攀登經驗,包涵了面臨 “生死大限”和陷入“集體孤獨”的獨特體驗。

這部史詩般的著作,共分為三冊,每十年一冊,呈現為六階段,分別是“鷹之志”、“鷹之心”、“鷹之性”、“鷹之氣”、“鷹之意”和“鷹之神”,是“鷹之魂”在具體情境中生長出來的六種歷史形態,猶如一年的春夏秋冬。

登山的風景,最美的是一路上流的汗,一路上的兄弟相依,一路上吃的苦。

雪線以下無風景,路繩之上皆兄弟。

雪山之上是我的故事,雪山之下是我的生活。


《八千米生命高度》——獻給所有敢於挑戰自我、追逐夢想的人。

北大山鷹社推出30年攀登史,驚動雷軍、王石、徐小平等商界大咖

02— 鷹之魂 —


歷史進入 20 世紀 80 年代最後一年。3 月的北京春寒料峭,禿樹枯枝, 不像南國已經綠意上梢。燕園開學不久,人們到三角地去看海報。北大 人經常去那兒,感受同齡人的活力和血氣。這天那裡人海如潮,都在看一張海報,海報上一行大字:“北京大學登山協會隆重招新!”下面的小字大意是雪山攀登對國民經濟的重大意義及報名的方式和體能測試項 目。這是李欣和劉勁松、陳衛華等發起和組織的。

這次招新起因於著名冰川學家、北大教授崔之久老師從南極歸來的一次講座。崔之久教授,20 世紀五六十年代登山隊員,曾用“兩次雪的洗禮,一生冰川為伴”為標題回憶自己與冰川的故事。

在講座中,崔教授講了雪山攀登對於國民經濟的重大意義,最後意味深長地說:“難道中國大學生就沒有一點冒險精神?北大學子就不能挑起這個重擔?”電教溫柔的燈光如道道利箭刺向一群年輕人的心。地質系1986 級古生物專業本科生李欣、劉勁松和陳衛華等當即碰頭,決定為了中國,為了北大,為了青年走出第一步。


——引自本書第一章《山鷹試飛》


精神的傳承是神奇的。在山鷹社,老隊員是靈魂,“老”不是資格,也不是年齡,而是一種精神、一種氣質、一種氛圍,可以說是以曾在雪山、草原和戈壁磨礪的登山隊員為核心,與此精神相契、行為相合的山鷹社成員共同擁有和體現的某種精神;是在荒涼、遼闊和蒼茫中以默契和集體享有某種深遠的孤獨,及在生死邊緣相互救助、共同體驗雪峰的崇高和恐怖必然伴生的某種氣質。

它是一種傳統,富有原創力,貫穿于山鷹社的日常生活,並永久地存在下去。它是“山鷹社的氛圍”的構成者和內容,它的具體內涵模糊不清,但富有感染力和穿透力。我們的隊員平常如灰色的衣服,模糊在芸芸眾生中,但久久地凝視,灰色中鑲嵌的金色澄亮著一片光芒,當他們匯聚在一起,這片光芒照亮一塊心地。


——引自本書序言《鷹之魂——何為“山鷹人”?》

北大山鷹社推出30年攀登史,驚動雷軍、王石、徐小平等商界大咖

03— 本書作者 —


北京大學山鷹社是中國第一個以登山、攀巖為主要活動的學生社團。成立以來,開展了登山、科考、攀巖等各種形式的戶外運動。北大登山隊是山鷹社的核心組織,先後攀登過念青唐古拉、格拉丹東、阿尼瑪卿、慕士塔格等20多座雪山,足跡遍佈青海、西藏、四川、新疆、甘肅、雲南等省市自治區。

主編 儲懷傑:北京大學中文系作家班畢業,北大登山隊1991年慕士塔格、1992年念青唐古拉山、1998年卓奧友峰登山隊員。曾在新華社、《中國體育報》《北京青年報》《南方週末》刊發北京大學登山隊的消息、通訊、特寫,並在媒體開專欄。主編有《高處有世界》《魅力雙鴨山》。

執筆 肖自強:北大哲學系1995級碩士研究生,北大登山隊1997年玉珠峰登山隊員,1996、1998、1999年科考隊員,2001年女登重組玉珠登山訓練指導,曾在《中國圖書商報·書評週刊》《中華讀書報》《中國新聞週刊》《財經》《清華管理評論》《文化縱橫》等多家媒體從事編輯工作和研究工作。

北大山鷹社推出30年攀登史,驚動雷軍、王石、徐小平等商界大咖

04— 名人推薦—


北京大學山鷹社30年的歷程,是勇於挑戰自我,不畏艱險,積極探索的,是“北大是常為新的,改進運動的先鋒,要使中國向著好的、往上的道路走的”精神傳承者。

—— 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 雷軍

北京大學與登山探險有著深厚的淵源,北大山鷹社中的不少人已成為了這個行業的骨幹力量,引領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精神;另一方面,北大山鷹社的經歷也讓同學們得到了很好的歷練和成長。

——登山家、中國登山隊隊長 王勇峰

山鷹社一直是我心裡精神的高峰。我相信山鷹的精神也是北大的精神,自由翱翔,視線高遠,永遠向最高的天空發起衝擊。

——作家、雨果文學獎獲獎者(《北京摺疊》作者)

郝景芳

不論是他們曾經站上的8000米高度,還是他們萬水千山行遍的廣度,或是他們人生起伏的厚度,都是北大精神和山鷹情懷最好的註解。這本書是這群山鷹人故事的合集,值得每一個希望瞭解山鷹社、北大以及中國戶外活動歷史的讀者閱讀。

——天使投資人、新東方聯合創始人 徐小平

我寧可相信,我們的生命是被某種永恆力量所裹挾著向前,我們此生只是某種永恆使命的工具。我尊敬那些登臨過高處的山鷹們,你們的燃燒讓我們知道,高處還有另一個世界。

——原央視主持人,行知探索創始人、董事長 曲向東

山鷹社一群貌不驚人的傢伙,一不留神就登上了6000米、8000米的山頂!欽佩之餘,才明白有些事是可以想,甚至可以做的。他們發現和證明了自己,也給如我一般的眾生展現了這個道理。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呂植

北大山鷹社推出30年攀登史,驚動雷軍、王石、徐小平等商界大咖

05— 目 錄—《八千米生命高度:北大登山隊30年》


第1冊:

序:鷹之魂——何為“山鷹人”?

(一) 鷹之志:創業與奠基

山鷹試飛——1990年玉珠峰南坡

雪山奏響國際友誼頌——1991年慕士塔格

生命從懸崖跌落——1992年念青唐古拉中央峰

何時更返天涯——1993年慕士塔格

江源之巔——1994年格拉丹冬

(二)鷹之心:可持續與輝煌

與山神共舞——1995年寧金抗沙

叛逆者的天堂——1996年阿尼瑪卿

回溯起點——1997年重返玉珠峰

八千米生命高度——1998年卓奧友

第2冊:

(三)鷹之性:突破與挫折

山會告訴你——1998年念青唐古拉中央峰

雪山紅顏——1999年雪寶頂

雲中仙君——1999年克孜色勒

雪域之光——2000年桑丹康桑峰

漫長的攀登——2001年窮母崗日

“這裡風很大,我們很冷”——2002年希夏邦馬

(四)鷹之氣:堅持與突圍

永恆的起點——2003年玉珠峰

倔強的攀登——2004年啟孜峰

生如夏花——2005年重返桑丹康桑

垂直極限——2006年博格達

勇者無畏未登峰——2007年甲崗峰

此處就是頂峰——2008年考斯庫拉克峰

第3冊:

(五)鷹之意:前行與重返

跟不同的人登山,是不同的感覺——2009年四返玉珠峰

每組攀登的是不同的雪山——2010年卡魯雄

無兄弟,不登山——2011年素珠鏈

在頂峰放聲歌唱——2012年雀兒山

路線繩末端是頂峰——2013年重返克孜色勒

流浪的聖徒——2014年重返格拉丹冬

鍥而不捨——2015年重返阿尼瑪卿

(六)鷹之神:平凡與輝煌

再返喜馬拉雅——2016年卓木拉日康

白霧與燈——2017年團結峰

地球之巔——2018年珠穆朗瑪

對攀登的純粹的渴望——2018年再返甲崗

後 記

————


北大山鷹社推出30年攀登史,驚動雷軍、王石、徐小平等商界大咖

《八千米生命高度:北大登山隊30年》

(全三冊)北京大學山鷹社 著

儲懷傑 主編 肖自強 執筆

胡楊文化 策劃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0-3

天貓、京東、噹噹等全網上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