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我的改變:個人的現代化40年》出版

至暗時刻的自我救贖,走出低谷的理性自省

對“現代化”的不懈追求與反思

在自我剖析中展現40年來的時代精神

萬科創始人王石的新著《我的改變:個人的現代化40年》近日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王石現任萬科集團名譽主席、華大基因聯席董事長,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在這本書裡,他嘗試分享2008年危機(“拐點論”和“捐款門”)之後,發生在他個人生活裡的變化:身體的塑造、個性的伸展、智識的提升、社會角色的變化、生死觀的變化,等等——他稱之為個人價值系統的一次更新,或一個人的現代化。

王石《我的改变:个人的现代化40年》出版

在經歷了“人生的至暗時刻”和“萬寶之爭”後,王石以歷經十年“刻骨銘心的反思”,完成此書。本書不僅是對世人加諸其身的眾多謎團的大起底,也是作者向讀者傾訴、交流,甚至彼此鼓勵的“走心”之作。王石在書中摒棄了一般企業家傳記對“商業”“成功”等概念的糾纏,轉以“肉身”“空間”“學習”“角色”“生死”五個概念打破時間的線索,以全新的理念重述人生起伏,在剖析自我中回應時代,展示其對人生、文化、商業以及社會的反思,向讀者展現了改革開放四十年後的今天,一箇中國企業家能夠達到的思維高度——誠如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在本書序言中所言:“他成就於改革開放年代,也幫助塑造了這個時代,把他的印跡刻在這個時代。”

改變:渡過人生的“至暗時刻”

2015年,中國A股市場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公司併購與反併購攻防戰拉開序幕。這一日後被稱為“萬寶之爭”的股權爭奪戰,持續多年,也被許多人視為王石人生最艱難的關口。但他本人並不這麼看。他說:生意上的事情,再難沒有難過1983年;心靈上的衝擊,再大沒有大過2008年。尤其後者,才是他人生的“至暗時刻”。那一年,“拐點論”事件讓萬科的業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接踵而至的“捐款門”事件更讓個人聲譽跌到了谷底,彷彿人生的價值系統即將崩潰。這兩場風波,對王石的思想觀念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他的人生也從那時起,悄然發生了改變。

沒有“靈脩”,沒有“仁波切”,王石自己的解決之道是:身體的塑造、個性的伸展、智識的提升、社會角色的變化和生死觀的改變。可以說,這十年,王石獲得了一次個人價值系統的更新:他主動到哈佛、劍橋等學校訪學,經歷了高強度、連軸轉的課程學習;60歲重新學習英語,並且努力克服演講時的不適與恐懼;他發起對西方文明源頭的追問,同時也反觀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再認識;他積極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接受大學聘請來講授企業倫理系列課程;他投入更多時間精力,響應深圳作為特區對他的新的呼喚。甚至,在錘鍊身體上揮灑汗水,63歲時練出了許多年輕人都沒有的“人魚線”。

這種種經歷,並非一種“成功學”的展示,而立足於“探索”,甚至不迴避“挫折”,是王石受挫之後對自己深刻反思,然後做出的改變與抉擇。過去,他追求的是“我能,你不能”;現在,他更願意做帶動社會、啟發他人的事,追求的是“我能,你也能”。在面對“萬寶之爭”的巨大壓力時,王石告別個人英雄主義,學會放下,學會用團隊意識和企業文化應對困局。而他本人也找到了更廣闊的天地,有了讓人生重新出發的理由。那就是,一種對“現代化”永恆的探索。

現代化:一個國家與一個人的四十年

王石在序言中說道:“本書是四年前(2014年)從劍橋校園開始的,收尾時恰逢改革開放40年。這本書也有了一個更大的背景,就是中國的40年現代化。這得以讓我從一個更長的時間長度,來梳理個人改變的來龍去脈。”

如果說80年代是“文化熱”的年代,引領時代的都是思想文化界人士,那麼90年代則是“商業熱”的年代,時代的“弄潮兒”是站在時代的橋頭堡的企業家,他們與中國改革的命運休慼與共。因此,如果要為時代立傳,為改革四十年找一個觀察的側影,商界鉅子,尤其是這些人物中的翹楚——王石,絕對值得我們給予高度的關注。

在王石的青少年時期,他和當時許多中國的年輕人一樣,經歷著學習不足、個性壓抑、備感挫折的成長過程。因此,當改革春風吹來時,他在“傳統或現代”這個問題上,堅定地站在“現代”這一邊,他認為現代文明才是當今世界的主流。所以不管是從企業還是個人成長上,都持這種態度。在這樣的選擇之下,王石及他所代表的這批“弄潮兒”在“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下完成了一輪價值觀的更新。企業層面,萬科1988年發行A股、1993年發行B股,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內部民主及反腐,不行賄,住宅產業化,企業社會責任……個人層面,辭去體制內工作,登山、賽艇、留學、環保,參與各類社會組織……這一系列選擇,都有一條很清晰的現代化的線索。

近年來,“改革進入深水區”的說法不絕於耳。對王石而言,2008年以來的個人更新,就是進入“深水區”之後的體驗。這十年來,他嘗試換位思考,想的更多的是如何為年輕人營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既致力於建立集體的共同價值觀,又儘量保證每一個員工有個性伸展的空間。同時,作為一個企業的創始人和權力掌控者,他還要盡力處理好個人權威與企業發展的問題,需要知道如何限制自己的權力,以保證現代企業制度的有效運行和公司的創新活力。最後,還嘗試以最妥善的方式讓渡自己的權力。

所有這些改變,不僅是王石個人的進步,更見微知著地反映了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的進步與發展。四十年來,正是不斷學習、借鑑國際先進經驗,使中國的改革開放得以不斷深化,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國家基本擺脫貧困,邁向小康社會。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過程中,微觀上放權讓利,宏觀上近年來高度重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神和文化生活日趨多樣,從人民到國家,都在國際舞臺上越發自信。而中國取得的這些成就,就彷彿一個人的成長,也是經歷了種種爭議、妥協和探索,經歷了身心、智識、性格的鍛造,才在全球發展格局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並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承擔著自己不可或缺的責任。

改革開放40年來,“現代化”一直是國家發展與個人發展的最重要線索,而《我的改變——一個人的現代化40年》則是這兩條線索互為表裡,互相促進,並肩前行的文本再現。

反思:重新認識西方

王石選擇現代化之路,一方面,造就了他事業上的成功;另一方面,這種選擇也不斷地面臨著與中國傳統價值觀的激烈衝突。“拐點論”和“捐款門”所引發的危機,從某種角度看,正是這種衝突導致的結果。如何重新認識傳統中國,重新看待“從傳統到現代”,就成為他思考的核心。

王石坦承,年輕時候對中國傳統文化持虛無或者批判的態度,內心渴望的,是向西方文明學習。當他年近花甲留學哈佛卻發現:“……來哈佛學習,進行東西方文化的比較,希望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發現自己對西方文化不是很瞭解,對東方文化也不是很瞭解。我才意識到,我不僅要系統地瞭解西方文化,還要系統地瞭解中國傳統文化,這樣才知道哪些是應該吸收的,哪些是應該捨棄的,哪些是應該結合的。”他學習和認識東西方文明的心胸,自此被真正打開。

經過十年的反思,他終於能夠立足中國文化背景,在全球文化當中來把握平衡,並更多地正視中國傳統文化對他的影響。80年代末,萬科上市的時候,美國記者採訪他,問他個人有多少資產。王石回答:“股份改革時,公司的資產4∶6分配,職工股為集體持有,我沒有要一股。”美國記者問“為什麼”,他當時並沒有答上來。事實上,直至今日,很多人還對王石將自己就“降格”為職業經理人的做法不以為然。從經濟學、管理學的角度看,王石的做法確實有待商榷,而且很不“現代”。然而王石通過他在哈佛的學習和反思,卻得出了超越這些角度之上,自己的理由:“文化不同,是解釋不清楚的。但去哈佛之前,我從來不認為我這麼做是受中國傳統文化‘以天下為己任’的影響。但今天我才發現,自己早就身在其中。”

對於西方、對於現代化的理解,十年來,在他這裡變得更為豐富。因此,王石在書中,對於成功的定義開始有了另一種標準,就是看一件事對國家的貢獻。因為“有國才有家”,因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甚至,他希望未來“以天下為己任”的事業,不只限於中國,而是擴展到了整個世界。

超越:我能,你也能

張維迎說:“研究當代中國企業家,無論從哪個方面看,王石都是一個絕佳的活標本。”正是這個原因,王石成為國人熟知並樂於談論的企業家,他早年出版的傳記圖書,一直暢銷不衰。但每一個讀過《我的改變》書稿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王石變了。變得寬容了,謙卑了,平和了,更會換位思考,更願意反思自己。在大學講課和演講時,他像一個學者,引經據典;思考社會問題和人類命運時,他像一個世界主義者,開放包容。他過去追求“我能,你不能”,現在追求“我能,你也能”。這是一種境界的變化。

從人生低谷,到做出改變;從堅定走現代化之路,到對於這條道路的深化理解;從學習西方到重新理解中國……所有這些,都基於王石這十年來“境界的變化”。像王石這樣的成功人士,做什麼都能成為他人模仿的榜樣,然而亦會讓人感到難以企及他的高度。然而,這次王石說“我能,你也能”——他以一種平等的姿態、平實的語言,向讀者講述自己的故事,既是一種自我整理和自我身份的重新認定,也是“改革進入深水區”後的個人展示,值得在這個時代中一起前行的我們借鏡與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