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世界疫情,相信會改變很多中國人的世界觀

我們的城市有很多樓盤和消費場所的名字來源於海外,聖克拉、聖荷西、普羅旺斯、諾丁山、萊茵河、維也納、托斯卡納、歐洲小鎮、維多利亞、聖馬可、馬爾凱等等等等,之所以起這些名字,都是因為懷揣著對世界美好的嚮往,起個外國名字頓覺高大上。

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確實是這樣,國外經濟發達,空氣優良,沒有汙染,人們普遍素質高。可是,中國老祖宗有句話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新中國已經走過兩個“河東”還多了,風水輪流轉,如今的中國,正在展現東方崛起大國的應有本色。一次全國疫情危機,檢測了中國實力,檢測了舉國同心,其力斷金。中國再不是那個積貧積弱的中國了。

反觀現在的海外,在疫情的應對上,制度的掣肘開始顯現,國外的月亮並不圓。世界地圖染滿了褐色,歐共體變成歐散體,防疫物資匱乏,組織生產緩慢,沒能體現出發達國家的優越性,這讓我們跌掉眼鏡。

這次世界疫情,相信會改變很多中國人的世界觀。花香維也納不是伊甸園,托斯卡納不安全,萊茵河的水也並不甜。#大連明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