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給樓市帶來10大懸念


懸念一:房價會跌多少?

目前樓市交易基本上被凍結,私下交易無法過戶。疫情基本控制後,交易剛剛恢復的時候,會有一波拋盤,主要是兩類:

第一,資金鍊斷裂的炒房客,需要趕快斬倉救命;第二,資金鍊緊張的開發商,需要降價回籠資金。

但政府會控制一手房的價格,估計很難出現超過10%的跌幅。二手房很難說,可能會有部分盤降價20%出售。但這往往是撿漏的時候,但你要問問這套房子在疫情期間發生過什麼。

非典時期,全國房價普遍有20%的跌幅(局部更高一些),但那時樓市尚未形成“賺錢效應”。現在情況不同,國家調控反應速度更快,而房東一般會惜售。所以,大部分城市跌幅(均價)很難超過5%,局部或許會出現10%的跌幅。

也就是說,這次疫情對樓市的打擊小於非典。

懸念二:疫情結束後,樓市會報復性反彈嗎?

非常有可能。關鍵看未來貨幣政策和樓市調控政策。

疫情讓樓市“小陽春”泡湯了,但需求仍然在,只是被壓抑、推後了。疫情結束後,樓市會普遍回暖,也會有更多城市放鬆限制。

非典發生後,廣義貨幣M2反彈了3個百分點,造成了2004年CPI的大反彈——CPI從2003年的1.2%反彈到2004年的3.9%。

所以,疫情對樓市的影響是四步走:零成交—下跌—反彈—創新高。當然,如果漲多了政府仍然會收緊調控。但經濟壓力大的城市,通過一次“突襲”上漲10%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去年4到7月的蘇州。

懸念三:地方政府會放鬆樓市限制嗎?

當然會,只是目前不允許交易,所以暫時不會發生。等到樓市恢復交易的時候,措施會蜂擁而出。

懸念四:地產股還會下跌嗎?

到目前為止,這一輪萬科最大跌幅22%,碧桂園最大跌幅27%,應該比較充分反應了市場影響。而且由於開發商計算收入方式帶有滯後性,是以交樓為標準的,2020年開發商的業績體現的是一年到一年半之前的銷售。

所以,如果疫情不繼續惡化,地產股大致能維持目前價格,但短期內反彈也比較難,市場熱點不在這裡。除非到3月,市場恢復交易之後,出現新一波的放鬆“五限”的熱潮。

放眼全年,地產股的機會反而加大了。因為穩增長難度增加了,樓市需要發揮的作用更大一些。

懸念五:會有更多開發商破產嗎?

會的。持續一兩個月的“零交易”,將讓一些開發商資金鍊非常緊張。房地產行業將進入“大魚吃大魚”的時期,不僅中小開發商會倒下,一些大的也會扛不住。

扛不住了,就需要併購。併購發生的時候,地產股就會活躍。

懸念六:會降息嗎?

其實央行已經降低了政策利率。2月3日開盤當天,7天逆回購和14天逆回購,都下降了10個基點。很快,中期借貸便利(MLF)1年期利率也會下降10個基點。

後者是最重要的政策利率,將直接導致2月20日的LPR利率降息。

估計2月20日公佈的1年期和5年期LPR利率,都會降息10個基點。當然,如果降息幅度更大,也不出意料。

我覺得目前只降息10個基點,是遠遠不夠的。不要以為“央行兩天放水1.7萬億”力度很大,這些錢都是短期的錢,只能給市場用7到14天,跟降準完全不同。上證報昨天說“逆回購1.7萬億相當於降準1個百分點”(見其官方公眾號)是無知的表現。

要知道,2月3日到4日,央行雖然放水1.7萬億,但同時逆回購到期收回的資金也超過了1.1萬億。而且逆回購影響的是短期資金,降準影響的是長期資金,這兩種資金的成本也完全不同。

中美達成協議,限制了2020年中國降息。而疫情的突然出現,則加大的中國的降息空間。央行顯然要先照顧國內經濟的發展。2020年,中國需要更大力度的降息,最好能降50個基點。

懸念七:中國城鎮化戰略會改變嗎?過分強調中心城市,還會持續嗎?

從2018年開始,中國開始提倡“新型城鎮化”。說白了,就是放棄之前的“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開始強調“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力求在“失衡中重建均衡”。

疫情之後,中國會反思、改變城鎮化策略嗎?大城市會面臨利空嗎?

我們不妨看一下,2月3日新華社發佈的最新一次高層會議的通稿。稿件說:

會議強調,這次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們一定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要針對這次疫情應對中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提高處理急難險重任務能力。要對公共衛生環境進行徹底排查整治,補齊公共衛生短板。要加強市場監管,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從源頭上控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要加強法治建設,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要系統梳理國家儲備體系短板,提升儲備效能,優化關鍵物資生產能力佈局。

這是高層初步反思疫情。很顯然,這裡沒有提到城鎮化的策略問題。

而且大城市化是一般規律,全世界都如此,很難人為改變。

疫情結束後,各地會重視發展“副中心城市”,但也只能是“一陣風”。普通省份“一省一城”,已經是最好的選擇,總比“一省無城”要好。每個省都要發展副中心,其實未必能發展起來。

懸念八:哪些城市會因為疫情而受益?

短期看,各省的副中心城市會在疫情結束後受到重視。下面是根據公開資料整理出的各省副中心城市一覽(部分可能有誤差,因為信息比較混亂,而且常常變化):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大慶、牡丹江、佳木斯

吉林省:吉林市

遼寧省:大連市、鞍山市

河北省:唐山市

山東省:青島市、煙臺市

湖北省:宜昌市、襄陽市

湖南省:岳陽市、衡陽市、常德市

廣東省:湛江市、珠海市、汕頭市

江蘇省:蘇州市、無錫市

浙江省:寧波市、溫州市

江西省:九江市、贛州市

福建省:廈門市、泉州市

安徽省:蕪湖市

山西省:大同市、臨汾市、長治市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赤峰、鄂爾多斯

海南省:三亞市

雲南省:曲靖市

貴州省:遵義市

陝西省:寶雞市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

在查閱資料過程中我發現,很多省的“副中心城市”常常發生變化,換了領導就可能更改名單。而且,有些人口、經濟總量都比較小的省份,竟然有3到4個副中心城市,完全是為了照顧情緒,沒有什麼意義。

這充分告訴我們,“副中心”大多是不靠譜的,沒有獲得認真對待。

像河南、安徽這樣的人口大省,只把一個城市列為副中心,還顯得有一些誠心誠意,像是要成事的樣子。

我的看法是:一個省能搞起來一個副中心城市,就已經非常不錯了。即便如廣東,由於存在廣深雙中心,珠海、湛江、汕頭三個副中心能發展起來一個就不錯。弄不好,東莞佛山才是最後的市場選擇。

懸念九:別墅和低密度住宅會暢銷嗎?

非典之後,別墅和低密度住宅一度暢銷,但後來仍然成為投資者的噩夢。一般來說,別墅等超低密度住宅的配套都不太好,不符合我常說的三大條件:1、800米內有地鐵站,最好是雙線、多線站點;2、1.5公里內有大型購物中心;3、學位中等偏上。

我曾有過一個判斷:只能開車回家的小區,都是不值得投資的偽豪宅。這是強調軌道交通的重要性。其實,這種偏遠的小區學位肯定也不好,商業配套也非常一般。

別墅自用可以,投資一般來說都是坑,其中的血淚就不贅述了。如果你家是開礦的,或者有騰訊原始股,當然可以買別墅來玩。此外,別墅視野狹窄、採光通風一般,是小眾產品,而適合接盤的小眾們又不喜歡二手盤,讓這種產品在中國普遍比較失敗。

所以,疫情結束之後,大家在買房子上仍然是迴歸老路。因為每天的生活是更重要的,時間、資金成本是更重要的。

懸念十:小戶型會貶值嗎?

通風、採光差的小戶型,的確容易傳染、感染疾病,這已經被香港淘大花園印證過了,代價是42條人命。如果你還不知道,可以自行百度,那是非典時期的慘烈一頁。

在寸土寸金的一線城市,超小戶型的房子越來越多,比如深圳近期就有多個含有面積小於30平米戶型的公寓盤發售。疫情結束後,這些房子短期內或許會被歧視,但時間久了,大家仍然會遺忘。

疫情10多年才來一次,而生活壓力需要每天面對。

所以,貶值很難發生,除非房間裡出了死亡病例,類似淘大花園那樣。不過,這種凶宅貶值跟面積沒有關係了,大戶型一樣貶值,而且會更厲害。因為買大戶型的人,會更在乎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