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租售同權來了!10-20萬就能在海淀上學?!

租售同權來了!10-20萬就能在海淀上學?!

租售同權來了!10-20萬就能在海淀上學?!

不用買天價學區房,現在花50萬就能來海淀上小學,還有這種操作?

是這樣的,住建部頒佈了新政,“符合條件的京籍無房家庭子女可跨區租房入學”。

租售同權來了!10-20萬就能在海淀上學?!

就比方說,一家人戶藉在延慶,只要他們提前三年,在海淀或西城租上一套房,娃就可以在教育強區上小學了。

這叫租售同權。

本來這事,沒戶口沒錢就別來摻和了,可現在門檻降低了,租一套您就可以來大海淀上學啦。

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但是消息一出來,海淀、西城有學位的房子馬上一房難求,不僅租金飆升,還催生了一筆額外的費用——“學位費”。

租售同權來了!10-20萬就能在海淀上學?!

所謂學位費指的是,承租人在正常的房租之外,還得一次性再支付一筆佔用該住房學位的費用。

目前海淀的學位費均價在10-20萬之間,而最高的已經炒到了50萬。

租售同權來了!10-20萬就能在海淀上學?!

我大學的一個同學,最近正在瘋狂聯繫中介,就是為了給剛出生的孩子在海淀租一個學位房。

“現在房子特別緊張,願意租的很少。我已經做好交50萬甚至更多的準備”。餘女士所說50萬,就是所謂的學位費。

從孩子出生到入學,6年的租金加50萬的學位費,少說也得小100萬。而且,學位費是不寫到租房合同中的,屬於私下協議,這錢掏得有風險。

但是家長們才不管呢,只要娃能上好學校那都不叫事兒!

租售同權來了!10-20萬就能在海淀上學?!

不過,就算出得起學位費,也租到了帶學位的學區房,像中關村一二三小,實驗二小這類王牌學校是進不去的。

這些最熱門的小學,也是名額最緊張的,錄取時都得按順位排序。

第一順位是,孩子戶口在片區裡,並且父母是房主的;第二順位是,孩子戶口在片區,但房子是四老的;第三順位才是京藉租房跨區;非京藉的得排到第四順位去。

中關村一小,去年一年級有十六個班,大家都是擠破頭地往裡送,必須確保第一順位,第二順位都沒戲。

凡是有點名氣的學校,排到第三順位的很可能要被調劑到周邊的其它學校。

砸了幾十萬,能得到的不過就是在海淀、西城上個小學而已。

租售同權來了!10-20萬就能在海淀上學?!

饒是這樣,家長們也覺得喜從天降,反正總比買不起學區房乾瞪眼強。

家長也不是有錢人,有錢早買學區房了,幾十萬不是小數目,可是為了孩子上學都成了散財童子,大把撒錢還覺得值啊!為什麼?

因為人們最渴望的就是受教育的平等機會。

而現實正好與人的願望是相反的,你越是渴望的東西越是難以得到。

要不,我們怎麼會把彭于晏當成親老公呢?

租售同權來了!10-20萬就能在海淀上學?!

幾年前,我認識了一個修電腦的小夥子。

他老家是唐山的,在北京打工,一開始在公司裡當網管,後來在我們小區門口開了個小門臉兒,成了我們小區的“網管”。

一次,我在店裡見到她女兒在寫作業,校服的後背印著醒目的XX小學。這所小學可是我們這一片兒的NO1,家門口的“伊頓公學”!

為了上這所小學,有人辭了工作舉家從朝陽搬過來,有人因為租不到房,一家三代五口人在一室一廳裡擠了整整一年。

這小夥子一家都沒有北京戶藉,更別提學區房了,怎麼可能把孩子送進這所高大上的學校?

租售同權來了!10-20萬就能在海淀上學?!

原來,他常給一個老人修電腦,因為服務周到,腦子靈光,熱心腸,老人生活中有什麼困難,有什麼爬高上低的他都願意幫忙,老人很感謝他,時間長了倆人成了朋友。

沒想到,這位老人是離休幹部,他得知小夥子女兒要上學了,就給他幫了個大忙。

其實,北京每所小學都有一些留給非京藉學齡兒童的名額,但是好小學就很難申請到。光符合政策沒用,得有人給你打招呼才行。

這樣他女兒才破天荒地進了這所小學。

又過了一年,市容改造把街邊的小門臉兒都拆了,修電腦的小店也沒了,我就沒再見過他們父女倆了。

可巧,前些天我在超市遇見了他們。

女兒的個兒都快趕上他爸了,綠白校服一看就知道是X師大附中。

“好多年沒見,我還以為你們搬走了呢,媛媛都上中學啦,你女兒太出息了!“我為他感到高興,進這所中學是我們這裡許多家長的心願。

當年修電腦的小夥子,現在已成了中年大叔,他看著女兒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

我們聊了一會兒,雖然他還在為生活奔波,依然沒有發財,為了省錢還跟另一戶合租一套房,但是說起女兒,臉上那種心安、滿足還有一絲得意的神情讓我羨慕。

女兒上了一所好學校,而且還在實驗班,一個北漂父親的中年才沒有被壓垮。

教育不僅僅是一個孩子的成長故事,也是全家人的希望和榮耀。它可以令離鄉背井,四處漂泊的悽苦人生也有一抹幸福的亮光,包含一份真真實實的意義。

租售同權來了!10-20萬就能在海淀上學?!

租售同權來了!10-20萬就能在海淀上學?!

教育對普通人是這麼重要,那麼這場賽跑公平嗎?

好像是,畢竟錢不能直接買來好成績,這裡面主要是個人的努力和天賦。上了考場,分數面前人人平等,沒人管你爸爸是誰。

可是,法國有一位著名的社會學家布迪厄,他以法國為樣本研究社會階層問題,得出的結論卻是相反的。

租售同權來了!10-20萬就能在海淀上學?!

他認為和金錢一樣,文化、權力、社會關係也是資本,而這些可以直接影響下一代受教育的過程。

那些出自擁有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家庭的孩子在考試中能取得更好的成績,更容易進入精英學校,然後成為精英階層。

這不難理解,一個孩子如果父母都是北清畢業的,雙學霸的配製,那麼他從小在學習上得到的指導和培養是比一般家庭的孩子要優越多的,考上名校的可能性當然更大。

我認識一個博士媽媽,她本人中學時就參加過學科競賽,輪到自己兒子參加奧數比賽時,別人的媽媽只能是當司機,做後勤,她可以和孩子並肩作戰,在解題、練習上給孩子非常直接和細緻有效的幫助,等於一個私教。

後來兒子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被重點中學點招,這件事上媽媽是決定因素。

租售同權來了!10-20萬就能在海淀上學?!

這是媽媽個人所擁有的文化資本和時間資本投入到孩子教育上產生的結果。

大家都知道錢可能生錢,資本可以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文化和知識雖然不能直接繼承,但也是可以通過環境代代傳遞,像財富一樣讓下一代擁有。

布氏認為,家庭的優越性是可以代代相傳的,這就是著名的文化再生產理論。

也就是說,優勢是可以複製的,一代人強會導致下一代同樣強甚至更強。

所以說,雖然教育、應試的確是一種公平的競爭手段,但是家庭財產、社會地位、父母受教育程度這些先天的因素,在背後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在不可能人人平等的世界中,也許我們唯一能追求的就是手段公平了。

有人一出生就有原始積累,有的人是零起點,還有人是生下來就負數。

這不就是咱們中國人最常說的“起跑線“嗎?

只不過,中國家長理解的起跑線通常是英語、奧數、識字量這些可量化的基礎知識,

實際上孩子學習成績的背後是一種教育觀和教育方法的體現。

而教育觀念和方法是深深地植根於家庭背景中,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家庭的階層。

租售同權來了!10-20萬就能在海淀上學?!

有人說,那就去國外讀書,人口少,大學多,不管什麼樣的家庭,每個孩子都能上大學。

實際上,在國外能獲得的只是低水平上的平等,而精英教育才是真正把人區分開的天花板。

幾百年來,在西方社會精英教育一直是被壟斷的,只在最頂層的人群中享有。

還記得印度電影《起跑線》嗎,剛富起來的小倆口兒,為了讓女兒上最好的學校,是學區房也買了,天價的補習班也上了,一對一的面試培訓也練的滾瓜爛熟,這麼拼,最後還是被拒了。

租售同權來了!10-20萬就能在海淀上學?!

理由只有一條,學校不想錄取商鋪老闆的孩子。

在西方國家,所謂精英教育首先是為精英階層服務的,是精英階層的再生產工具,並非中下階層的上升通道。

你以為在經濟上可以和人家平起平坐了,就能和他們坐在同一張餐桌共進晚餐嗎,NO,連大門都進不了。

只要控制住受教育的機會,就等於牢牢地把住了進入上層社會的通道。

以哈佛大學為例。

2008年時,哈佛大學錄取的學生中,超過40%的學生來自家庭年收入只佔全美4%的高收入家庭,只有7%的學生來自於收入低於5萬美元的中低收入家庭。

租售同權來了!10-20萬就能在海淀上學?!

全美國30所最優秀大學中,2003年只有10-15%的學生來自低收入家庭,而且這一數字還在逐年減少。

再加上主觀和不透明的大學錄取方式,更是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社會中上階層,使他們更容易將自己的下一代送入精英大學。

租售同權來了!10-20萬就能在海淀上學?!

在西方社會學界,還有一種影響廣泛的理論,“最大限度維持不平等”假說,又稱MMI,就是指這種情況。

“較高階層總是教育擴張的最先受益者,只有當他們的需求達到完全滿足,教育擴張的好處才會輪到較低階層。”

“社會下層只有在中上階層受教育機會飽和之後,才能有獲得精英高等教育的機會。”

看到這些一個個像小匕首一樣扎心的文字,嚇得米粒媽趕緊背了好幾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沒想到,崇尚人人平等的西方社會,其實等級更加森嚴,各個階層間就像鐵板一塊,不可逾越。

這令我想起《動物農場》中的那句名言:所有動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加平等。

這是個平等的世界,沒錯,只是在平等之外還有更加平等罷了。

租售同權來了!10-20萬就能在海淀上學?!

看來,中國的家長花個二三十萬,甚至50萬去買一個學位,並不算離譜,教育機會實在是太寶貴了。

隨著國內中產階層越來越龐大,未來教育上的競爭必然更加劇烈。嗯,生孩子要趁早,越早出生的娃越幸運。

這兩年人們最愛問的問題就是中國階層固化了嗎,寒門還能出貴子嗎?

租售同權來了!10-20萬就能在海淀上學?!

我說個真事,也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有一位華裔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任教,他叫李中青,是著名的物理學家李政道的兒子。

大家都知道,加州理工是全美以及全球最頂尖的大學之一。李中青長期負責加州理工學院的招生,因而他對美國高校的錄取情況非常瞭解。

曾經有一位中學成績非常優秀的黑人青年,李中青很欣賞他,希望他進入加州理工學習,並且提供優厚的獎學金。

然而,這位黑人青年卻拒絕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說加州理工這樣的精英學校不適合他,待在精英圈子裡讓他不舒服,像他這樣的中下層子弟應該去一個普通得多的學校。

這就是階層固化。

把人牢牢地釘在他的階層上的不是某種制度,美國並沒有戶藉制,而是一顆安於現狀的,不再渴望向上流動的“平常心“。

黑人青年的決定在中國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千百年來,我們把這種事比喻為鯉魚跳龍門,寒門出貴子是人生傳奇,“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英雄氣概。

在中國,連最低層的老百姓都相信知識改變命運。再窮的人家,只要還有口飯吃,也要供孩子上學讀書,一個有上進心的孩子再窮也會被人高看一眼。

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流在所有中國人的血液裡,讓咱們無論走到哪裡都能成為優秀的民族。就是這股心氣兒,讓我們內心有一份驕傲。

什麼時候這股心氣兒沒了,就說明階層真的固化了。

租售同權來了!10-20萬就能在海淀上學?!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宿命。

我們忍受霧霾,犧牲健康在北上廣打拼,就為掙下一套學區房,或是買一個50萬的學位,週六週日都在陪學習,我們是神經病嗎?

當然不是,這就是我們的宿命,或者叫責任。

就為了將來有一天,我們的一下代能成為更加優秀的人,擁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不用再拿青春換孩子的學位,真正為了自己的價值和夢想活一回。

【米粒媽學院】

廖彩杏100本精講課 已團4900+份

RAZ自然拼讀王牌課 已團4000+份

劍橋哈佛推崇的思維導圖課 已團3800+份

美國小學科學課

已團1200+份

加我個人號(milima120)獲取豬小妹+托馬斯+海底小縱隊原版英文動畫片+加州小學全套原版教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