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經問道之《茶經》(十四)

尋經問道之《茶經》(十四)

(接上文)

在明朝初年以前,“泡茶法”用的是末茶。自明太祖朱元璋下詔,廢龍團貢茶而改貢散茶,炒青散茶生產成為主流,各茶區都研製出各具特色的炒青貢茶。而明朝的貴族和文人雅士,繼承了唐宋“修心證道、天人合一”的茶道思想,根據泡製炒青散茶的特點,約在明朝中期的時候,形成了一套全新茶道形式“泡茶道”。到明朝後期開始盛行,並出現了關於“泡茶道”的專著,如張源著《茶錄》和許次紓著《茶疏》等,他們共同奠定了“泡茶道”的基礎。

“泡茶道”在清代進入了鼎盛時期。由於帝王對茶的痴迷,特別是康乾時期,不僅茶具製作精美絕倫,茶葉品種層出不窮,出現了烏龍、紅茶、黑茶等品種,並且針對不同的茶葉品種出現了用壺泡、杯泡法、蓋碗沏等泡茶法。還發明瞭很多專業工具,如茶道六君子。而清中後期也出現了茶道專著,其中馮可賓撰寫的《岕茶箋》,冒襄撰寫的《岕茶匯鈔》,都進一步補充、發展、完善了泡茶道。雖然“泡茶道”在清末後經歷了長期戰亂而一度衰落,但一直傳承至今,並在近三十年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和發展。

尋經問道之《茶經》(十四)

“泡茶道”程序包括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節。

由於明代以後,炒制散茶的盛行,顛覆了唐宋茶道對茶葉以及茶湯的審美標誌。特別是到了清代烏龍、紅茶、黑茶等品種的出現,使得選擇和鑑別茶葉品種和質量,變得即複雜又重要。所以明清時期的茶人們,在對“泡茶道”的長期實踐和研究的過程中,總結出一套從外形、湯色、香氣、口感回味、葉底等方面進行評價的標準,一直沿用至今。

“好茶需好水”這已是人們的共識了。茶道自唐代產生以來,對用水的要求很高,也很講究“鑑水”,到明清時期的對水的講究比唐宋更勝,講究“擇水、貯水、品泉、養水”。要泡一杯好茶,僅有好茶、好水是不夠的。必須做到茶水火三合其美。針對不同茶葉特點,掌握燒水的火候就格外重要了。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提出“水一入銚,便需急煮,候有松聲,即去蓋,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後有微濤,是為當時;大濤鼎沸,旋至無聲,是為過時;過則湯老而香散,決不堪用”就是對燒水比較專業的論述。此外,如明代田藝衡所著《煮泉小品》和徐獻忠所著《水品》就是專論泡茶用水的書。 

尋經問道之《茶經》(十四)


“泡茶道”主要的習茶方式有三種:撮泡法、壺泡法、功夫茶。

撮泡法:撮泡法比較簡便,直接將茶放入杯盞,然後注沸水即可,一人一杯,濃淡由人,多少隨量。明代陳師在《茶考》中記載:“杭俗烹茶用細茗置茶甌,以沸湯點之,名為撮泡。”撮泡法在明朝使用無蓋的盞、甌來泡茶,清代在宮廷和一些地方採用有蓋和託的蓋碗沖泡,便於保溫、端接和品飲。現代又採均有柄有蓋的茶杯沖泡,便於端接。現在我們用玻璃杯泡製綠茶也屬於這種方法,用玻璃杯最能體現綠茶的魅力:當沸水輕流入杯,一縷水汽升起,茶葉在水中翻舞,伴著清香慢慢展開,在不知不覺中變為翠綠。撮泡法的關鍵是水的火候、注水速度、茶量和泡製時間,對不同的茶葉品種,都用不同的要求。

尋經問道之《茶經》(十四)

壺泡法:壺泡法的一般程序有:藏茶、洗茶、浴壺、泡茶(投茶、注湯)、滌盞、釃茶、品茶。是明清時期茶道最主要的泡茶方式,一把壺,幾隻杯,簡單而自然,品的是原滋原味。這種方式也直接促成了紫砂壺的聞名天下、長盛不衰。壺泡法講究的是簡約自然、養壺修心,追求的是返璞歸真、天人合一。發展到現在依然是最常見的飲茶方式之一。現在流行與日本、臺灣等地的“幹泡茶法”,其實就是“泡茶道”的沿襲和發展。

尋經問道之《茶經》(十四)


功夫茶:功夫茶起源於宋代福建的漳州、泉州及廣東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區)。 形成於清代,流行於廣東、福建和臺灣地區,是用小茶壺泡青茶,主要程序有治壺、投茶、出浴、淋壺、燙杯、釃茶、品茶等,每一道程序又進一步解釋為孟臣沐霖、馬龍入宮、懸壺高中、春風拂面、重洗仙顏、若琛出浴、遊山玩水、關公巡城、韓信點兵、鑑賞三色、喜聞幽香、品啜甘露、領悟神韻。

近三十年以來,當代茶人、學者和專家,以壺泡、撮泡及功夫茶為基礎,經過潛心的研究和挖掘,從環境、服裝、飾品、茶具、動作、茶禮等各方面,將優秀的中國傳統茶文化,結合當代人的生活特點和現代新型茶具,創新出現代茶藝體系,使得當代的茶藝五彩繽紛,成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必選項目。

尋經問道之《茶經》(十四)

(未完待續)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告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