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貸款審查未通過,購房合同如何處理?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大量的房地產糾紛隨之產生

由於樓盤爛尾、一房二賣

購房資格受限、貸款條件限制等問題

給買賣雙方帶來不少困惑

因購房者貸款沒有被及時審批

而引發的糾紛案例


按揭貸款未獲審批

房地產公司要求解除購房合同

2018年,某房地產開發公司與王某簽訂了商品房預售合同,王某從房地產公司購買商品房一套,房屋總價款為164萬元。合同約定,王某應在1月10日前支付首付款66萬元,剩餘98萬元以銀行按揭貸款方式於2月28日前將貸款存入指定賬戶。然而,直至5月份,98萬元貸款始終未到賬,銀行也出具了不予受理王某貸款申請的證明,在此情況下,房地產公司向王某發送了《催告函》和《解除預售合同告知函》,但王某不認可,認為自己按合同約定提交了按揭貸款所需材料,銀行不放款不是自己的責任,因此不同意解除合同。房地產公司遂訴至法院,要請求解除合同,並由王某承擔違約責任。

【普法】貸款審查未通過,購房合同如何處理?

合同解除

購房者承擔違約責任

法院審理認為,雙方簽訂的商品房預售合同真實有效,依法應予維護。根據合同約定,王某申請的貸款98萬元,應於2018年2月28日前匯入合同約定的原告賬戶,貸款未如期到賬超過15天的,若王某同意繼續履行,其應在30日內補齊購房款差額,否則房地產公司有權解除合同並要求王某承擔違約責任。本案中銀行已經出具了不予受理王某貸款申請的證明,在此情況下,經房地產公司催告,王某仍未支付剩餘房款,已構成違約,案件審理過程中,王某又提出找其他銀行申請貸款但未提交相關證據,房地產公司認為逾期時間較長不同意改方案,至此本案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法院依法判決解除購房合同。

按照合同約定,因購房者違約,房地產公司除單方主張解除合同外,還可以要求購買者承擔違約責任並賠償損失。本案中,房地產公司以合同約定主張被告王某按總房價款的20%賠償其損失,王某認為過高,並且房地產公司也並未提供證據證明其實際損失,因此法院經審查予以調整,依法酌定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年利率4.35%標準計算,以未付款項為基數,自2018年3月27日起至房地產公司主張解除合同之日止的利息,由王某承擔賠償損失。

【普法】貸款審查未通過,購房合同如何處理?

法官說法:

房產在家庭財產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對人們的生活會產生較大的影響。近年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頻發,作為房地產公司,應該積極主動向購房者做好貸款政策的提示,做好貸款申請有關材料的指導;作為購房者,在購房過程中應多留心、多注意,仔細審查合同有關條款,充分認識自身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對本人貸款條件有充分的預期,在貸款審批遇到問題時,主動與房地產公司協商處理,積極提出繼續履行合同的方案,爭取對方的理解配合,促成合同的履行。

轉自:山東高法、天津二中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