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把中醫當命去傳承的,是提著心治病的民間中醫!

行醫的標準化

在中醫的發展歷史上,一位郎中被老百姓接受並認可基本上都是靠口碑。

他們一般是先給親戚朋友鄰里看小病,效果不錯,就有人找看大病、疑難雜症,這樣慢慢地醫名就開始傳播,由近及遠,由本村本地傳播到外鄉外地,最終成為有口皆碑的郎中。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看一個醫生的本事,其實很簡單,就是看他治病的療效。

但是後來隨著西醫的傳入,我國的中醫教育也像西醫一樣走向了規模化、量產化之路,行醫也開始走向了標準化,即要以《執業醫師法》為標準。

打著中醫標準化、現代化、國際化的旗幟,實際上就是以西醫為尺度來改造、消滅中醫。

於是這奇特的一幕就出現了:大學教育出來的中醫很多不會看病,卻有行醫資格,而民間傳承或自學成才的中醫能看病,卻被稱為“非法行醫”受到管理部門的封殺。

馬鞍山的蔡長福

,經方論治40年,治好無數病人,全國各地大醫院放棄治療的疑難雜症,常常在他這裡妙手回春,但卻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活活難住了。

失去執業醫師資格後,蔡長福原來合法的診所被取締,屢屢被當地衛生局查抄罰款,最重的一次一個方子就罰了幾萬元。

金華的倪海清,農民出生,小學文化,自學中醫沒有行醫資格。他研製出了一種能治療晚期癌症的中草藥方,救治了數百名晚期癌症病人。

由於影響了旁邊艾克醫院的生意,倪海清被實名舉報,於2011年10月被金華市公安局婺城分局刑事拘留,後被該區法院以製造、販賣假藥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並處罰款100萬元。

溫州的潘德孚,行醫幾十年,著作等身,治癒了許多疑難雜症,包括很多癌症、白血病患者。甚至還專門開了癌症、白血病治療專科,每天看30多人,仍然是半夜就有人來站門外怕掛不上號。

卻一直沒有取得最低的執業助理中醫師資格,他的中醫診所也被當地的衛生行政部門依法取締。

真正把中醫當命去傳承的,是提著心治病的民間中醫!

提著腦袋治病的民間中醫

很多民間中醫雖然看得了病,卻沒有執業證,一紙證書擋住了他們的行醫路。於是,有的被迫放棄行醫,有的無奈流落海外,有的任由中醫技法年久失傳。

而看看現在的中醫院,或者西醫院的中醫科,這些擁有中醫師資格的人,又有多少人是沒有中醫行醫能力或只有很差行醫能力的呢?

他們對中醫沒有信心,看病和西醫一樣,各種化驗檢測一樣也不能少,四診不參,十二綱不辯,疼痛就用止痛藥,氣滯就用補氣行氣藥,血瘀就用活血化瘀藥。

基本都是頭痛治頭,腳痛治腳的西醫思維,距離合格中醫實在太遠。

我們對祖傳中醫、師承中醫(指民間沒有中醫師資格的師承)、自學成才中醫,不授予中醫行醫資格,說他們沒有中醫學歷。

其實,正是這些人掌握了真正的中醫思維,中醫療效顯著,口碑很好。也正是他們的非法行醫,才保住了中醫的一點生機與火種。

因為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大學教育出來的中醫大都是不懂治病的,能治病的只有這些非法行醫者了!

但是,這些民間中醫往往處境十分艱難,是真正的提著在腦袋傳承中醫,治病救人。

中醫圈裡的人都知道,在現在的環境下,非法行醫,是法律所禁止和嚴懲的,治病救人必須得承擔很大的責任和風險。

對於擅長治危急重症而又誠實行醫的民間中醫來說,收取的這點診費相對於風險責任來說,簡直是火中取栗。

記得有篇文章說,醫生救治病人,誰來救醫生?有政府武裝力量保護的醫院醫生尚且發出這樣無奈的呼聲,處於最弱勢,作為政府打擊對象的誠實行醫的民間中醫還能說什麼?

真正把中醫當命去傳承的,是提著心治病的民間中醫!

為什麼民間能夠培養出治病的中醫,而大學卻培養不出來呢?毫無疑問,大學教育違背了中醫教育的規律。

正如科學家錢學森說的:中醫至少超前西醫1000年,和西醫不一樣,中醫把人看作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是符合系統論理念的,把人作為活生生的生命看待。

可中醫的大學教育呢?卻是按照西方科學的模式來進行的,即機械化、標準化,只講究可觀察的實體,而完全不考慮那些精密儀器觀察不到的本質。

專業教育從理論入手本也不錯,因為理論能夠指導實踐,但是,現在的中醫理論早就被西方科學搞得四不象了。

現在中醫藥大學的課程60%以上是西醫內容,中醫學生不去攻讀中醫經典,卻做對中醫藥幾乎沒有意義的小白鼠實驗、搞屍體解剖,怎麼能培養出有中醫思維的接班人?

只能是滿腦子的細菌病毒、內分泌失調、過敏、炎症和化學指標,看病不分寒熱虛實,不懂基本的望聞問切,連中醫的基本常識也不具備!

醫學本質是治好疾病,療效是第一標準,第一戰場是臨床,只要能提高療效,它都是合理的。

可我們的中醫教育只注重學歷,不注重療效。建國之初,為了提高療效,聘請了大量民間中醫進入高等教育,而之後呢?

這種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方法再也看不到了,大學當中充滿著只會講課不會治病的“教授”,教授都不會治病,它們教出的學生能治病嗎?

雖然全國每年培養數以萬計的中醫中藥專業的畢業生,但真正成為中醫的並沒有與其數量形成正比。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醫界人才匱乏的呼籲便從未停息過。

國醫大師裘沛然就曾痛心地指出:現在中醫院校培養出來的中醫簡直就是廢品,連庸醫的水平都達不到,庸醫也還是要懂一些中醫的湯藥方劑,可現在培養出的學生對中醫的理法方藥根本不懂。

“我畢業於中醫藥大學七年制中醫專業,課程設置是60%中醫、40%西醫,最後是中醫沒學通、西醫沒學精。”北京某中醫院的一位醫生曾在網上發文,感嘆他的110名同學中仍在吃“中醫飯”的不到20人,有的同學至今不會開方子。

想想解放前特別是西醫進入中國之前的幾千年,什麼危急重症不是靠中醫?而現在的許多中醫,碰到感冒發燒患者就趕緊往西醫推,這怎麼能取得國人的信任?

許多患者本來相信國粹中醫,但多次碰壁後,只好認為好中醫在歷史、傳說中。難怪有人會激憤道,滅中醫者,中醫也!

真正把中醫當命去傳承的,是提著心治病的民間中醫!

中醫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在同疾病作鬥爭中積累起來的。一開始哪有什麼職業中醫,如果一開始就認定行醫資格,醫學永遠也無法產生。

現在社會發展了,也有醫學院了,難道就不準老百姓自己與疾病作鬥爭了?就不準老百姓探索了?

就像網友說的那樣,現在的民間中醫,就好像當時農民,不是用槍炮也不是正規軍隊抗日,而被定性為“非法抗日”一樣可笑。

如果你咳嗽,你媽媽摘了幾片枇杷葉給治癒了,如果你又用同樣方法治癒朋友的病是非法行醫嗎?

在歷史上,中醫從來都是由公眾監管的,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不注重自己的生命,更不會把自己的生命隨便交給一個醫生。

中醫之所以得到信任,是因為他們能夠先把自己親人、朋友的病治好了,

這比那些醫師資格證的說服力大多了。

同樣,遣方用藥從來都是中醫必備的技能,它是沒有具體標準的,可現在主流卻動不動就給它們扣上了非法制藥的大帽子。

行醫資格認定的設置,應該是為了更好保障人們的生命健康,只要有行醫能力,不管你是什麼學歷,都可以授予行醫資格。

如果沒有行醫能力,不管是什麼博士、教授、專家也不能授予行醫資格!這才是設置行醫資格的初衷。

可現在的中醫行醫資格標準,明明許多民間中醫的水平要遠遠超過醫院的中醫和中醫藥大學的教授,但他們卻沒有合法地位。

如果要獲得行醫資格,還需要這些遠不及自己水平的人去認定,這樣的資格認定標準難道不悲催嗎?

中醫為什麼遭到了國民的全面拋棄?就是偽中醫遍地,他們名為中醫,拿著國家發的中醫行醫資格證,卻不會治病。

國民被騙一次還行,你騙兩次、三次,還有人相信嗎?中醫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多少人再相信了!沒有了國民的信任,中醫靠什麼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