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献“燕云十六州”,给宋朝带来多大的麻烦?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包括:幽州、蓟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顺州、新州、妫州、儒州、武州、云州、应州、寰州、朔州、蔚州,大概是现在的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

公元936年,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举兵叛变,反唐自立,后唐派兵讨伐,石敬瑭被围困时,采取了桑维翰出馊主意:割地赔款向契丹称父以取得其支持。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不久,石敬瑭便受契丹册封为大晋皇帝,认契丹主为父,自称儿皇帝,然后向后唐都城洛阳进军,不久,后唐末帝李从珂于公元937年自焚,后唐灭亡。

天福三年(公元938年),石敬瑭按照此前与契丹约定的条件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因为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后,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160多年。

石敬瑭献“燕云十六州”,给宋朝带来多大的麻烦?


为了收回燕云十六州的统治权,在后晋之后的朝代如后周、北宋都为之付出了无数的努力,洒下了数不清的鲜血,牺牲了无数的生命,但是,都没有能够将燕云完全收复。

后周世宗柴荣对于燕云十六州未能归入后周版图一直耿耿于怀,他跟根据王朴的《平边策》,制定了“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准备逐一收复领土,统一天下。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亲自率军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水陆并进,一个多月内收复瀛、莫、宁(天津静海县南)三州,以及益津关(河北霸县)、瓦桥关(涿县南)、淤口关三关。只可惜,柴荣英年不寿,在当年的五月,柴荣准备攻取幽州(今北京)时,突然病重不得不班师回朝,六月十九日,卒于东京(今河南开封)。

柴荣的遗憾同样也是赵匡胤的遗憾,赵匡胤在“陈桥事变”之后获得政权,建立宋朝,不过,他取得政权后,并没有趁着兵力聚集北方而继续进攻契丹,反而从北方撤了回来,先往南收拾了吴越、荆南、南汉、后蜀和南唐等地。赵匡胤认为契丹兵力太盛,在没有统一南方诸国时,贸然进攻契丹极有可能无功而返,因此,他的策略是先南后北,将南方诸国收入囊中再慢慢收拾契丹,只是,他未能等到那一时候,因为他只当了7年皇帝便离奇去世了。

石敬瑭献“燕云十六州”,给宋朝带来多大的麻烦?


虽然赵匡胤没有马上进攻契丹,但是宋朝面对辽朝(契丹)铁骑由燕云十六州疾驰而至的威胁,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在汴京附近广植树木,以图抵挡契丹军;他还曾在内府库专置"封桩库",打算用金钱赎回失地。后来,宋朝还在河北南部兴建"北京"大名府和辽国对峙。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移师幽州,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州郡,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宋军和契丹军展开激战,此役宋军大败,宋太宗还中了一箭,乘着驴车逃走。

之后北宋与辽进行了几数次战争,但依然无功而返。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北宋真宗抵澶州北城,后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史称"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有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

石敬瑭献“燕云十六州”,给宋朝带来多大的麻烦?


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宋金订立"海上之盟",约定联合灭辽后,金归还宋燕云十六州,北宋预置了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把辽天祚帝赶到燕山以西之后,于公元1123年二月把太行山以南的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如约归还。

但完颜阿骨打死后,金国以张觉事变(张觉原是辽朝官员,后来降宋时被宋官员王安中所杀将人头献给了金国)为由攻打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二月金兵又占领燕京地区。第二年金国大举南下,俘虏了徽、钦二帝,占据了中原地区,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公元1127年,宋旧皇室赵构衣冠南渡,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偏安政权,后来迁都临安(杭州)。

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辽朝)以后,中原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天然和人工防线,使得契丹的铁蹄肆无忌惮地直入中原腹地,使得中原百姓长期遭受到了契丹的掠夺与摧残,几乎颠覆了大宋王朝。所以,也怪不得后人骂石敬瑭是“卖国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