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启超《李鸿章传》:评李鸿章功过,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读梁启超《李鸿章传》:评李鸿章功过,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梁启超所著《李鸿章传》,大抵是目前为止影响最大的关于李鸿章的传记。书中,梁先生对其功过是非的论断,客观公正,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性。即使放到今天来看,这些评价也非常中肯全面,值得我们借鉴思考的。

读梁启超《李鸿章传》:评李鸿章功过,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出生,1901年11月7日去世。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李鸿章的一生沧桑泪痕、赤诚热血、才华横溢、时过境迁。"劳劳车马为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作者开篇说道:"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寥寥数十字,让我们意识到了李中堂的卓越才能,也把我们拉回到了一百多年前的旧中国环境中去,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这样一位"伟人"的敬佩同情。

书中提到"然要之李鸿章为中国近四十年第一流紧要人物,读中国近世史者不得不口李鸿章;而读李鸿章者,亦不得不手中国近世史",这里作者已跳出了为某一个人著书立传的格局,而聚焦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格局。关于这一点,作者也在后文章节中有很多体现,比如由李鸿章"权臣"之争引出中国专制政体的发展,格局之大,让人敬佩!也正因为这样的历史发展观,梁先生在评价李时,才能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跳脱了时代局限性。

读梁启超《李鸿章传》:评李鸿章功过,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梁先生在评论李中堂的功过是非时,说到时人都觉得李鸿章的功绩在于平定太平天国和平定捻军,而罪过在于甲午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而梁先生则表示不同意:前者是手足相残,虽为清政府一家之功,实则是中华民族的罪;后者合约虽然丧权辱国,但换作别人也未必做得比李鸿章好。随着时代变迁,清政府早已一去不复返,一家之功无从谈起,但数次和谈的影响却是深远重大的——早年间,人们都以"丧权辱国"来评价李鸿章,但时代进步,越来越多人懂得了更为客观地评价,越来越多地顾及到人物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可以说是社会发展、人们认知逐渐成熟的结果。而梁启超先生在一百多年前,就能提出 "其所措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 的感叹,可见先生思想之先进。


李鸿章晚年时候的一副对联,这样写道:上联:"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粟、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下联:"祁大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就是地上神仙"。然则先生谈到李鸿章"是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不免对李中堂苛求过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