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大埔笋粄荣获“中华名小吃”和“广东客家名小吃”的称号,它最具代表性的大埔美食之一。

许多人自小就爱吃笋粄,特别很怀念大埔的笋粄,小时候每逢农历4、9圩日,看到大街上做好的笋粄皮薄馅厚,上面还有一层香喷喷、顺口溜滑的油覆盖在上面,就忍不住流下口水!今天就专门来记一记大埔笋粄的制作过程,有图有真相,可以说是全网最全面!


大埔笋粄的由来

历史记载,我国古代北方,“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这里的“角子”说的就是饺子。千百年来,饺子作为贺岁食品一直流传到现在,客家的先民从中原迁移到南方后,也带来了中原的饮食习惯,逢年过节要包“饺子”,但南方传统上不产小麦,勤劳聪明的客家人就把木薯淀粉做成面皮,并用当地盛产的竹笋作为馅料,做成饺子模样,最终成就了闻名全国的地方美味小吃。


大埔笋粄主要包括粄皮和内馅两部分,粄皮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制成薄薄的圆形粄块,内馅以切碎的半肥瘦猪肉及竹笋为主,配上虾米、鱿鱼、香菇丁等,吃的时候一般还要加入特制的蒜香蘸料。

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大埔笋粄的配方

主要原料:

毛竹笋(冬笋春笋都可以,以新鲜为佳)、木薯粉、香菇、瘦肉、木耳、豆干。

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蘸料:

姜末、蒜蓉、精盐、白胡椒、麻油。


大埔笋粄的做法:

一、粄皮的制作

笋粄皮与饺子相比,它的皮更为透亮、更有嚼劲,口感更顺滑。


在木薯淀粉中加入开水

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边倒开水边用筷子顺着一个方向快速搅拌均匀

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搅拌得差不多后,用手揉至有韧性的面团状,揉好的粉团盖上盖子稍微“醒”一下

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最后,将粉团全部擀成与饺子皮差不多大小的粄皮,粄皮可以比饺子皮稍厚一点点,因为太薄的话容易漏馅,但也不要太厚,太厚的粄皮缺乏通透性和美观性,吃起来也容易腻。

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懒人的话可以用一个陶瓷小碗作为模具,将擀成薄片的粉团印下来,这样就做好了一个几乎完美的粄皮,注意用的碗不要太大。

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二、馅料的制作

笋粄馅料的特点是馅脆而汁香

①先将各种食材分类清洗、处理干净

②将竹笋切成稍厚的片,放入开水里煮2分钟捞起,再用清水漂浸2个小时左右,这一步主要是要去除多余的碱性,让它吃起来没有涩味。

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再将漂好的竹笋沥干水分,切成笋丁,丁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丁太大的话一个笋粄馅里容不了多少个笋丁,丁太小的话会影响口感,没有嚼头。

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③干鱿鱼、虾米、香菇、木耳:泡发约3小时后都切成丁。

④五花肉:切丁后加入适当盐和酱油腌制半个小时。

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⑤起锅烧油,先下五花肉丁煸炒1分钟左右,再依次倒入鱿鱼、竹笋、香菇、和虾米一起翻炒。

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将所有馅料炒匀炒熟,如果怕不熟,中间可以焖稍稍一下下,太过熟也不好,馅料会失去鲜味,口感不够鲜嫩了。

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起锅前加入适量的盐、鱼露(生抽也可)、白胡椒粉调味,炒好的馅料用容器盛起来待用。


三、包笋粄

包笋粄比较容易,就是用粄皮像包饺子一样把馅料包起来。

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地包

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将包好的笋粄一个个排放在透气的蒸架上

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因为木薯淀粉沾性很强,蒸架上两个待蒸的笋粄不要靠得太近。如果怕笋粄粘连,可以在蒸架下面放一块布或者蕉叶,用无毒的树叶将笋粄一个个隔开来蒸也可以。

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锅里的水开了以后,笋粄蒸约5、6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锅了,如果蒸的时间太长,笋粄的造型可能会瘪下去,就没有那么饱满好看了。

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上好的笋粄成品,一般是皮薄馅厚,外观饱满,具有视觉通透性,当然,新鲜的原材料才能做出顶级好吃的笋粄。

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客家大埔笋粄这样做皮薄馅多,方法超简单

出锅后的笋粄放在碗里,淋上少许香油和少许烧好的调和油增添鲜味和适口性,再撒上特制的大埔炸蒜蓉,这样又香又滑的笋粄就真的做好了,Q弹好吃,越吃越香,让你越吃越想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