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精神病”的一個“藥方子”


“治療”“精神病”的一個“藥方子”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一起重看美影也不例外。☕️

回顧下,五部美影分別是《The Prestige》、《Mulholland Drive》、《The Triangle》、《The Skeleton Key》和《The Cabin In The Woods》。☕️

“治療”“精神病”的一個“藥方子”

魯迅是我的偶像,是不是你的,不確定,因此不用柔詞“我們”,無奈用了涉嫌自大的“我”。☕️

魯迅先生精湛於找病根,然後公佈於太陽底下,但不怎麼開方子,作為晚輩後人--雖只讀先生的作品卻無緣被親授指教,應該補先生的“缺”。至於方子受不受歡迎,那跟是否諱疾忌醫有關,又或者方子開得對不對路,這確實跟技術--術即應用理論,技乃實操--有限的本人相干。無論如何,希望一個療程能夠多少對“精神病”起點效果,治癒當然更好--沒用“最”,因為愈後還要行動、做事,不然治病為何?☕️

為什麼說這個方子是針對治療“精神病”的?神經病,是醫生的事,而“精神病”卻可以是知識分子的事。至於帶引號的“精神病”是什麼,很難給個完滿概括的釋義,定性倒是可以即思想上三觀不正、沒有主見,以及言行上情緒化、極端化。非要具體指出一點作為例子佐證的話,有一個極常見,它就是“自信不會被騙”,--往往這樣的人,才最容易上當。☕️

“治療”“精神病”的一個“藥方子”

天亮了,二零二零年正月十六,九週年的結婚紀念日,我要好好準備一下,給她個滿意,就此擱筆。☕️

“治療”“精神病”的一個“藥方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