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莊子》遭遇現實

這個假期無意中讀到了熊逸老師講莊子的一本書,《逍遙遊,當莊子遭遇現實》,覺得非常有趣。


這本書相對其他解讀經典的書來說有些另類,因為他在對莊子經典文章的串講中,也呈現出了莊子學說中的反人性觀點,以及在現實中的不適用性。


這當然也正呼應了這本書的標題。當莊子遭遇現實,才發現這本書如果不放在亂世的時代背景之中去理解,竟然真的充滿了反人性的基調,而世代文人嘗試從莊子中汲取的雞湯,卻都是斷章取義的片段罷了。


在經典和現實的碰撞中,這著實是一本啟發人們思考的書籍,我們該如何理解《莊子》,又該如何閱讀經典。


01.《莊子》的觀念和矛盾


《莊子》中故事非常之多,文筆優美,所以很多文學大家曾評論其文學性遠遠超過其哲學性。


故事中出現了很多重複的人物,也出現了孔子,和老子等,但是若是仔細通讀一遍莊子,卻會發現人物前後並不具備行為的一致性,前面故事被讚揚的觀點卻成為了後文中被唾棄的觀點。


這也是莊子最需要被讀者理解的一點,莊子是一本寓言之書,更是一本亂世之書。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莊子》中九成的故事都是寓言,而寓言的形式不在於其真實性,而在於它闡述的道理。只有將之看做是一本寓言之書,才能消除前後不一致的違和感。


同時,故事中刻畫的莊子的形象, 也並不能簡單被看做是莊子的真實畫像。歷史考證中關於莊子的身世背景資料甚少,這也為莊子本人抹上了一絲神秘的色彩。


熊逸在書中呈現了莊子五個最重要的觀念,逍遙,齊物,無知,物化,和不得已。理解了這五個觀念,才算是讀過了莊子。


逍遙


《莊子》中最著名的篇章大概就是《逍遙遊》了,想要讀莊子卻沒有堅持下去的讀者大概也都讀過第一篇《逍遙遊》。


莊子認為,想要達到逍遙的狀態,只有做到“無待”。“無待”是說心中沒有任何牽絆,沒有對是非善惡的評判,沒有對名利的追逐,不帶任何主觀成見的去看待事物,隨波逐流。


莊子所描寫的終極逍遙,“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萬事順其自然,處事內圓外圓,暢遊天地,有這樣的境界還需要依靠什麼呢?


而這一個觀念足以讓那些想要按照莊子之見實踐人打了退堂鼓。


歷來總是有成功人士在《莊子》中尋找自己的精神世界,當他們站在金字塔頂端之時,物質滿足早已成了他們不需要再努力獲得的目標。


他們轉向內心的富足,看淡名利,緩和功利之心,而《莊子》也就成了他們生活中高雅的追求和愛好。


而對於普通人來說,莊子的逍遙境界可以卻說是無奈的選擇,在不得勢和不討好的現實困境中,安慰自己得不到的不要也罷,退縮至內心的平靜和富足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怪不得熊逸也點評說,很多現代人讀莊子,都是為了在這個物慾恆流的時代中找尋一個可以停靠的心靈港灣。

富人也罷,窮人也罷,斷章取義的雞湯好用即可罷。


齊物


《齊物論》是莊子中第二重要的章節。


莊子提出萬物歸一,事物的對立面只是人們觀看的角度不同而已,其實都一樣,因為萬物都歸於自然。既然如此,爭論孰是孰非,孰對孰錯只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罷了。


“淳樸不殘,孰為犧尊;白玉不毀,孰為珪璋”, 樹木的毀壞成就了酒杯,而白玉的毀壞成就了珪璋,每個人的喜好不同,這才產生了爭論。


按照莊子的看法,生活中真的沒有什麼可糾結的,短一尺,長一寸,站在高處都是一樣;失去和獲得,站在萬物守恆定律上看,他們都還存在,只是所有權變化了而已。那麼人生得失又有什麼在乎的必要呢?


這麼坦然的心態的確能將那些陷入困境,懷疑人生的失敗者從絕望的泥潭中拉回來,但是也許會消磨了一個人反抗的鬥志。


胡適就曾經批評莊子說,科學進步就在於追求這半寸之間的差異。而如果按照莊子的思想,所有人都隨遇而安,隨波逐流,什麼也不在話,國家又要如何進步呢?


他的話不錯,卻也正好說明,《莊子》太適合被斷章取義為一本雞湯。如果任何事情你都能像莊子所說,換個角度,一念一世界,豈不正是積極的態度。


物化


《莊子》中有兩則最為人所知的故事。


莊周夢蝶,莊子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不知是自己在夢中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在夢中變成了周莊。


令一則故事則是莊子和惠子站在橋上,看到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於是有了那句“汝非魚,焉知魚之樂也”。


《莊子》中還有一則評論,說西施站在湖邊,透過水麵看自己的倒影,鳥兒被嚇的飛走了,魚兒見了也趕快遊走,所以說,究竟要如何評判什麼是美麗呢?


莊子的物化觀念已經徹底擺脫了人本位的看法,萬物歸一,包羅萬物。人只是恰巧是人類罷了,和其他的生物沒有什麼貴賤之分,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形體不同,卻都是生命的轉變和循環。


但是現實中總是站在其他物種的角度來評論是非,難免總會捉襟見肘。


所以很多學者從審美的角度來理解物化的概念,卻別有一番道理。因為移情力的作用的確能夠解釋,一個人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也正反應了他當下的心境。


當你心情愉悅之時,任何問題都不再是問題,而當你憤怒之時,一句不恰當的話也足以讓你懷疑人生。


無知


無知是《莊子》又一個看似反人性的觀點。那句總是被教科書忽略的下半句話,才是表明了莊子對知識的態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莊子認為知識是有害的,知識把人們的生活變的複雜,帶來了利益爭奪,戰爭,政變。於老百姓來說,知識是官僚人士控制和牽制百姓的武器, 毀滅了原有的純良。


莊子強調回歸天性,遵從“天命”。很多事情無法被解釋,都是“命”的關係,所以不需要為那些想不通的事情耗費腦力和精力。


而回歸到現實,小村落的人們幸福感也的確會比大城市高很多。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信息的爆炸,交流的途徑變得簡單,但是生活卻也變得更加複雜。壓力日益增大,雖然不再是為了生存的牛奶和麵包,卻是在無止境的攀比之中找尋瞬間即逝的幸福感。


我們也許不應該認同莊子追求無知境界,畢竟世界的發展也是知識發展的副產品。不過我們也的確應該偶爾迴歸自然,迴歸單純,為自己的內心保留一片沒有汙染的淨土。


不得已


《莊子》是一本亂世之書,而他一定也見證了時代帶給人們的各種不得已。


莊子對於那些不可控之物的觀點倒是很像一句祈禱詞:請賜予我平靜,讓我接受那些不可改變的;請賜予我勇氣,去改變自己能改變的。


莊子所說 “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達命之情者,不務命之所無奈何”,不追求生命不必要的東西,也不追求生命無可奈何的東西。


控制自己的心境來改變對外界世界的看法,可能也算是莊子最貼近現實的觀念了。


不過更進一步,莊子提出萬事不要主動,而要被動,因為這時候的言行舉止都是被迫而為,無論善惡是非,也都是不得已的選擇,所以也不需要為了自己行為是否恰當而過度的傷神了。


這也引起了當年魯迅先生對莊子的蔑視,在那個“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年代,他希望所有的年輕人最好都能夠遠離《莊子》。


02.《莊子》是一部可以斷章取義來閱讀的經典之書


在莊子個觀念之中,讀者很容易看出它們和現實世界的碰撞和違和感,但是《莊子》卻依舊屹立於經典之作。


這是因為經典之作之所以為經典,不是因為它的正確性,而是因為他們在嘗試回答和解決一個時代典型問題上做出了努力。


《莊子》是一部亂世之書,在戰爭不斷的年代,是非和善惡,貧窮和富貴,隨波逐流和攀炎附勢,究竟有多大的不同。莊子提出的“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的處事方案,又何嘗不是一味心靈的良藥?而一定要從當下現實意義上去評判一本書,才是陷入了知識的怪圈。


這本書一開始就講了大學者王先謙的故事。王先謙最初對莊子的評價是:莊子於亂世,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精神彷徨與寥廓,辨析小打之無垠,窮究天地之始終,驚懼之下才寫下了這些文字。但是在他年老經歷了一場政變之後,莊子卻成為了他最終投靠的心靈家園。


楊慎有一首詩說,少日聲名追杜甫,暮途羈絆脫莊周。當一個人的年齡,生活,心境發生變化之後,對事情的看法也會隨之變化。曾經的亂世之語,也能從中找到可以依靠的心靈雞湯。


當我們在讀書的時候,不也有同樣的感受,當時境過遷,重讀同一本書,心情和收穫卻不再相同。改變得不是這本書中的文字,改變的是你的白髮和皺紋,是滿身的傷痕,也是滿滿的回憶。


在讀《莊子》的過程中,我想,斷章取義也不是什麼壞事,

畢竟“任何懷抱理想,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都是喪家狗”,我們在斷章取義之中,找到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中的精神家園,又何嘗不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