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用“逍遙”詮釋自然,讓一切相忘於江湖

莊子,一個站在自然視角說話的人。

莊子:用“逍遙”詮釋自然,讓一切相忘於江湖

如果用兩個字來形容莊子的哲學思想,那就是“逍遙”。

在《莊子》這本書中,“逍遙”是思想的核心,表述了莊子追求自由灑脫的精神和追求逍遙自的態度。

所以莊子的那一句“北海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表達的正是一個鴻鵠之志的人,被人嘲笑所不解,在自己自由精神的世界裡面無拘無束的時候,卻被人嘲笑。

莊子的一生,實際上的物質條件雖說有一些匱乏,但是他的精神自由程度,卻無人能比。

所以他就說“大鵬鳥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莊子:用“逍遙”詮釋自然,讓一切相忘於江湖

大鵬鳥的行為被蟬和小鳥看到了,卻遭到了恥笑,正是藉此描述了自己內心的一個灑脫和淡然。

莊子主張的是一種心性的自由,是一種不為外物所累的智慧,代表的正是道家思想中的無為清靜。

莊子主張的是拋開外物,不執著於外物,一切順應自然。

莊子說:寂寞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芒乎何之,忽乎何適。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 空寂的廣漠無影無跡,變化無常,是死著還是活著?是跟天地並存還是跟神明並往,茫茫然往何處去,驟驟然往哪裡去,萬物包羅,難以歸屬。

莊子:用“逍遙”詮釋自然,讓一切相忘於江湖

莊子主張的是精神的逍遙自在,提倡的是人的精神要尊重自然的法則,重視的是修身養德,他的觀念,是以宇宙觀為基本,主張的是天人合一,物我兩忘。

拿莊子的思想和很多普通人的思想來對比,可以說普通人追求的是物質的自由,而莊子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

比如說,現在很多人追求財務自由,認為財務自由就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但是莊子卻對此嗤之以鼻。

莊子認為,“外物富貴”都是為自己帶來災禍的根源,真正人生的平和,是需要靠內心去所得,甚至需要擺脫外物的所累。

莊子:用“逍遙”詮釋自然,讓一切相忘於江湖

或許莊子的思想有一些偏頗,但是莊子重視自然,追求內心解脫的一個境界,卻是我們最需要去學習的和領悟的一點。

當世俗之人被外物所累的時候,總以為外物能夠解決自己的痛苦,但是即便是擁有外物,自己仍然深陷痛苦之中,這就是思維的癥結。

而莊子的那種超脫於外物的思想,便是針對於這一癥結的最好策略。

莊子主張精神上達到逍遙,提倡精神,遵從自然的法則,重視的是修身養性,站在自然的角度達到物我兩忘。這是超越了其他哲學思想的一個體系,他對於人生的思考,對於我們來說,也有值得學習的。

莊子:用“逍遙”詮釋自然,讓一切相忘於江湖

而莊子對於生死,也有自己不一樣的感悟。

生死問題是我們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也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和困惑,很多人無論追求什麼,當面臨著生死問題的時候,其他的一切都認為無足輕重。

而生死也成為莊子關注的一個核心,莊子把生死看成是自然現象,坦然接受。生是生命,不得不接受,死也是自然之態。

對於個體來說,莊子認為生死只是一個自然過程,在這一個過程中,生是一個環節,死也是一個環節。

莊子:用“逍遙”詮釋自然,讓一切相忘於江湖

所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應該以樂達坦然的心態,去面對著這一事物的變化。

如果莊子的逍遙可以用“不知其幾千裡也”來形容,那麼莊子的樂觀順達,就可以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來詮釋。

莊子說:“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泉水乾了,魚兒困在陸地上,相互大口出氣來取得一點溼氣,以唾沫相互溼潤,不如將過去的江湖的生活徹底忘記。

莊子:用“逍遙”詮釋自然,讓一切相忘於江湖

身處逆境或者順境,其實都是天命,困難的時候相濡以沫,只是一種天命,也不會比得意時相忘於江湖讓人愉悅。

莊子的一種樂觀與隨性,其實當我們去學習莊子的思想時,也要站在莊子的角度,也就是天地的角度去理解。

樂觀的去看待人生的禍福得失,坦然的接受外界的外物變化,讓一切隨緣,讓一切逍遙於內心,這也是人生最好的一個境界。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看了莊子的思想,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