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瞭解中國歷史人物 曾國荃:一生勇武顯“忠襄”

曾國荃(1824-1890)字沅浦,號叔純,又名子植,湖南雙峰縣荷葉鎮人,湘軍主要將領之一。清朝著名大臣曾國藩的九弟。咸豐二年(1852)取優貢生。咸豐六年,因攻打太平軍獲封賞“偉勇巴圖魯”名號和一品頂戴。同治三年(1864),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後歷任陝西、山西巡撫,署兩廣總督。光緒十年(1884)署禮部尚書、兩江總督兼通商事務大臣。光緒十五年(1889)加太子太保銜。翌年卒於位,諡“忠襄”。

  曾國荃的名字和晚清一個存在了14年的政權太平天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個當時清廷的“眼中釘”,是曾國荃傾力對抗的敵人,也是他平生湘軍大業之所繫。

  曾國荃病卒於南京任上13年後,也就是光緒二十九年,記述他一生的《曾忠襄公全集》刊行並傳於今日,包括奏疏、書札、文集、批牘、年譜、榮哀錄共67卷,約175萬字。這在清朝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的朝臣之中,都是不多見的。 

 

  “忠襄”是曾國荃的諡號。《史記·諡法解》中這樣解釋“襄”:闢地有德曰襄,甲冑有勞曰襄。由此可見,曾國荃“德”在“甲冑有勞”。中國歷史上,從皇帝至朝臣,諡號“襄”字的雖不在少數,卻也均為“有武功之人”才能得之,而大凡闢地,又無非攻城略地,殺人盈野。可見,一個“襄”字定曾國荃一生,微言之中,還是能品出些滋味來。

 

  抗衡太平天國的主力

  曾國荃是晚清大臣曾國藩的九弟,對於這位小他13歲的弟弟,曾國藩最為悉心栽培,也嘉許甚多。《曾國荃全集》中曾講述了這樣一件事:1840年,16歲的曾國荃跟著父親到京師,就學於曾國藩。兩年後,曾國荃離開京師回原籍,曾國藩送他到盧溝橋,以詩為別,寫道:“辰君平正午君奇,屈指老沅真白眉。”“辰君”“午君”“老沅”分別代指曾國藩的三位弟弟,其中老沅就指曾國荃,古人以“白眉”比喻人的出色,曾國藩認為,曾國荃在兄弟幾人之中最為特殊。曾國藩果然眼力不差,《清史稿》中說,曾國荃“少負奇氣”,此後參加科舉考試,一路坦途。

  1851年,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這個後來存在了十餘年、鼎盛時期擁有百萬兵馬的政權組織,成為清廷的心腹大患。

  然而,當時清朝的八旗驍勇不再,綠營兵久離戰場,正是疲軟之時,以地方武裝為基礎的團練取而代之。曾國藩以團練起家,而後發展成湘軍,在與太平天國的作戰中大顯身手。

  

  1856年初期,石達開在江西大敗湘軍,曾國藩被圍困在南昌一帶,處境險惡。危難之時曾國荃與吉安知府黃冕勸捐募勇,又與其他部隊聯合,帶領六千人援救江西,連陷安福等地,進圍吉安。

  

  結果在轉年,因為父親去世,曾國荃丁憂回了老家。這時候,清軍的進展變得不太順利,連續有大將戰死,士氣低迷。江西巡撫趕忙向朝廷奏請曾國荃統領在吉安等地的部隊,重整旗鼓,而後在三曲灘擊敗了石達開,不久又統兵收復了江西的失地。

  

  咸豐十年(1860)6月,安慶攻堅戰拉開序幕,曾國荃率湘軍8000人進逼安慶。他用一貫擅長的方法,在安慶城外挖了長壕,造成包圍之勢,斷其軍糧。

  

  這是一場決定了太平天國最後命運的戰爭。由於地處要衝,一旦丟失,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就岌岌可危,因此雙方都下了死力氣要搶奪此地。從《清史稿》的記載中就能看出它的艱難性。“陳玉成來援,擊走之。”“陳玉成復糾捻眾至於菱湖,兩岸築堅壘……”“進破安慶城外賊營,毀東門月城。”

  

  安慶幾乎成了一臺絞肉機,地雷、敢死隊、戰壕,曾國荃用盡了辦法,最終攻破了安慶,該地血流成河。

  

  安慶的陷落,為進攻天京準備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清廷以曾國荃“智勇兼施”賞加其布政使銜,並賜黃馬褂,還給了他一個“偉勇巴圖魯”的稱號。

  

  仕途幾起幾落

  

  從一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曾國荃當時在清廷眼中的重要性。

  

  同治元年,哥哥曾國藩被授予兩江總督、協辦大學士等職,而曾國荃被任命為江蘇布政使。按慣例,兄弟不能在同省內任職。但皇帝特別下詔,告訴曾國荃要以軍務為重,不用迴避。

  

  於是,曾國荃的部隊成為了攻打天京的主力。

  

  此人的狠勇,在攻打的過程中體現得一覽無餘。曾國藩曾認為弟弟太過急進,容易孤軍深入,但曾國荃認為,雖然有危險,但值得一搏。在援軍不多,部隊又遭遇瘟疫而大量減員的情況下,曾國荃死命擋住了太平軍攻擊,始終堅守著包圍圈,以致曾國藩親臨戰場,發現陣線牢固之後,都打消了撤軍的念頭。

  

  曾國荃及其手下,都有“亡命徒”的基因。

  由於包圍時間很長,天京城內缺糧,都開始在城市裡種起了麥子。城裡情勢緊張,城外也發了狠,曾國荃命令部下挖地道,不成想守軍照方抓藥,採取了相應的反制措施,導致雙方僵持了很長時間。這時候清廷下令李鴻章前去幫忙,曾國荃和部下認為,城破在即,不能讓別人撿現成的便宜,於是玩兒了老命。

  

  曾國荃命令部下,在敵人炮火密集的地方下面開挖地道,而後埋入了大量炸藥,並選了敢死隊員。舊曆六月十六日,清軍引燃了炸藥,“城崩二十餘丈”,曾國荃所部從缺口攻入,殺向城內各處,天京終於陷落。

  

  攻破天京後,曾國荃被加太子少保銜,被封一等伯爵,還獲賜雙眼花翎,這在清代都是很高的賞賜。但是因為在破城之初的奏報裡,他說洪秀全的兒子洪福瑱已死,誰想後來傳出消息,此人不但沒死,還被太平軍殘部擁立,因此朝廷中有人藉此攻擊曾國荃。曾國荃便告病,遣散了部署,回到了原籍。數年後,他再度被起用,出任湖北巡撫,與捻軍繼續作戰。

  

  光緒二年,曾國荃被任命為山西巡撫。在任期間,山西遭遇大旱,曾國荃想了很多辦法籌錢籌糧,據史料記載,“先後賑銀一千三百萬兩、米二百萬石,活饑民六百萬”,而後他又免除了部分徭役。為此,當地百姓給他立了生祠。

  

  後來,曾國荃被任命為兩江總督兼通商大臣,史書上稱他“總攬宏綱,不苛細故,軍民相安”。光緒十六年,他在任上去世。

  

  曾氏兄弟中,曾國藩在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均有所長,非一般人能及,而曾國荃以勇武著稱,在其他方面卻不及乃兄,他一生在官場上起起落落,並非太順利,想來也和他的性格、見識密切相關。專家支持金彭育

帶你瞭解中國歷史人物 曾國荃:一生勇武顯“忠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