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弼:大清政權最後的支柱

出處:《文史天地》2012年第5期


良弼:大清政權最後的支柱

良弼戎裝照


1912年1月26日,農曆辛亥年臘月初八。是日深夜,北京紅羅廠附近已進入夢鄉的人們,被一聲猛烈的爆炸聲驚醒。爆炸發生在清宗社黨領袖良弼宅第門前,擲出炸彈的革命黨人彭家珍當場犧牲。良弼被炸斷左腿,於29日夜身亡。


良弼之死震動朝野,使得在南北議和期間擁護清室的宗社黨諸大佬極度震驚,驚呼革命黨刺客已經潛入京師,感覺難以迴天,潛往天津、大連、青島等租界自保。宗社黨隨之瓦解。


至此,主戰派銷聲匿跡。1月29日隆裕太后再開御前會議時,到者屈指可數,連慶親王奕劻也告病不來,清廷統治集團已難以維持。


良弼身死半個多月後的2月12日,清帝下遜位詔書,表示:“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


入關260多年的清朝至此遂亡。


宗室翹楚,延攬士官生以抗北洋


良弼(1877-1912),愛新覺羅氏,字賚(音賴)臣,隸鑲黃旗,是清末親貴中膽識過人、才情卓著的軍事人才。他是清初攝政王多爾袞的後代。第一次鴉片戰爭時,和耆英一起代表清政府同英國代表璞鼎查簽訂《南京條約》的伊里布,是他祖父。其父在四川做官,他於1877年出生於成都。少年喪父的他,對母親非常孝順,且刻苦好學。


良弼後至湖北,由該省官派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留學期間,結識了張紹曾、吳祿貞等許多漢族士官生。吳祿貞等倡言革命,身為滿人的他便進行針鋒相對的反駁和苦口婆心的勸說。


1903年,良弼畢業回國即投奔清室效力,由於“根正苗紅”而漸獲重用。先在練兵處任職,該處為清廷採納袁世凱建議而設,領導全國新軍編練事宜,是清廷當時整頓軍事的要圖之一,清廷希望藉此舉將軍權集於中央,加強宗室對全國軍隊的控制。故命慶親王奕劻為總理練兵大臣,袁世凱為會辦大臣,鐵良襄辦。


奕劻雖有總理練兵大臣之名,卻並無其實,鐵良的資望與才具均不足以同袁世凱抗衡,練兵處實際由袁世凱一手主持。


練兵處的設立使袁世凱的北洋勢力在小站練兵之後再上層樓,成為繼曾國藩湘軍和李鴻章淮軍之後的又一個新興的武裝集團。


袁世凱的野心是通過編練的新式陸軍為後盾,使自己成為左右朝局的實權人物。這一點當然逃不過滿族親貴良弼和鐵良等人的眼睛,在他們看來,軍權在握的漢人袁世凱是清室的最大威脅。


1904年良弼任練兵處軍學司監督,專管軍事教育和訓練。1905年,被提升為練兵處軍學司副使,後歷充第八標統帶官、軍學司副使及長校閱參議、太湖秋操北軍審判長、考試陸軍遊學畢業提調官等職。


像職位一樣不斷上升的還有他對袁世凱的戒心。他對袁世凱培植親信勢力、擁兵自重的做法極為不滿。他對那些八旗膏粱紈絝親貴,以及專事吃喝玩樂的貝勒們,更是深惡痛絕。


滿人親貴多頑劣不堪、甚少可用之才的現實,使良弼清醒地認識到,欲加強清室軍權,對抗袁世凱的北洋勢力,唯有利用在其時漸次由日本歸國的漢人士官生。良弼也常在親貴中游說,要以士官生做班底,以抗衡袁世凱的北洋勢力。


1906年6月,良弼推薦留日同學張紹曾擔任新設貴胄軍事學堂學監。他明知吳祿貞的革命思想,還是對他說二人如同兄弟,“如攜手練兵以御外侮,左提右挈,天下事大可為。尊主庇民,何必革命”?


吳祿貞在練兵處任職時,曾巡視蒙古、陝甘等地邊防形勢,在駐軍中鼓吹革命,遭到陝甘總督升允的構陷,幸有良弼在京城進行營救活動,才免於一死。由於良弼在載濤面前大力保薦,吳祿貞得以在1911年出任新軍第六鎮統制。


良弼:大清政權最後的支柱

良弼:大清政權最後的支柱

良弼:大清政權最後的支柱

良弼:大清政權最後的支柱

良弼:大清政權最後的支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