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閻崇年被打事件,看閻崇年以及那些清粉是如何美化“大清”

閻崇年被打事件發生在2008年10月5日,他在江蘇無錫簽名售書時,遭到了名為“黃海清”的青年男子的煽耳光。事後,黃海清被刑拘數月。

從閻崇年被打事件,看閻崇年以及那些清粉是如何美化“大清”

閻崇年這樣的人不是個體,而是當今社會有一批人在極力美化清朝,使人反感,其目的,我就不做分析了,我就說說我個人對於清朝的看法:

一,清粉們總結的滿清的幾大“貢獻”

從閻崇年被打事件,看閻崇年以及那些清粉是如何美化“大清”

1,滿清奠定了中國版圖

理由是明朝沒有實際控制新疆,蒙古,西藏等地,但在中國人心中,中國的疆域在漢唐就大致確定了。

明末距今400年,或許沒有了明朝,但肯定會出現新的王朝,而隨著熱兵器的進步,遊牧民族只有捱打的份,當開疆拓土在軍事上變得更容易,經濟上不再是隻虧不賺,而變得有利可圖,那對外擴張將會是中原王朝的必然選項。

2,清朝促進民族融合。

我們華夏的民族融合不是從清朝開始的,曾經的匈奴,鮮卑,契丹,党項,他們在哪裡?

不是都被漢族同化了嗎。而滿清是利用少數民族壓制漢族,少數民族地位高於漢族,恰恰阻礙了民族融合,看看現在,恐怕能談得上融合的只有滿族吧,而且很多還是漢八旗。

3,人口發展。

清朝攤丁入畝政策有一定作用,而大部分是要感謝土豆,紅薯及玉米等作物的引進推廣,而這些東西恰恰是明朝末期引進並推廣開的。

而明末是處於小冰河時期,自然災害頻繁,社會動盪,人口依然發展到一億人,就是得益於此。

二,再說說清朝帶來的惡果吧

從閻崇年被打事件,看閻崇年以及那些清粉是如何美化“大清”

1,打斷了中國社會向前的發展。

明末時期,江南地區已經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一些工場僱工達到幾千人。海外貿易大規模開展,每年流入大量白銀,沿海地區大量向南洋地區移民,而這些活動不晚於歐洲,而明末大量土地兼併,一方面是造成了社會危機,但另一方面,土地兼併造成大量農民失去土地而到城市謀生,而這些勞動力正是發展工業生產所需要的。

學過中學歷史的都知道,英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出現的“圈地運動”吧,如果沒有滿清,那明末的社會危機是可控的,那工業革命最先在中國出現也不是沒有可能。而滿清的入關,在大範圍屠殺和破壞,隨後進行閉關鎖國打斷了這一進程。

2,開歷史倒車。

中國歷史上,特別是宋朝,明朝都是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宰相或者內閣的權利和皇權相互制約,分工明確,文官治國,已經接近現代國家政體。

才有了萬曆皇帝30年不上朝,國家依然正常運轉的事。同時明末出現了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思想家,提出了“天下為主,君為客”等思想。

而清朝為了維護少數統治多數的局面,極力推行奴化愚民教育,發動殘酷的文字獄,打斷了讀書人的脊樑,消滅了士大夫敢於與天子共治天下的思想,所以清朝的皇帝獨裁,大臣全是奴才,所謂軍機處只是皇帝的諮詢機構,而不是內閣。

這種後果,遺害至今。清朝統治者思想的禁錮和閉關鎖國的政策,使得中國的生產力水平不但沒有進步,比起明朝反而退步了。

同樣,為了維護統治,對槍炮等漢人容易掌握的武器極力壓制而得不到發展,使得中國的科技水平停滯不前和甚至倒退,當鴉片戰爭爆發的時候,清朝軍隊裝備水平甚至不如明朝。

華夏民族既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不幸的是三次歷史發展關鍵時期都被野蠻民族或者極端思想的外來入侵打斷。幸運的是流淌在華夏民族骨子裡的優秀文化基因還未被完全抹去,幾千年錘鍊出的聰明頭腦依然還在,同時我們依然是最吃苦耐勞的民族,所以雖經歷磨難,但依然走在復興的道路上。清朝喜歡或者不喜歡都已成中國歷史的一部分,而我們研究這段歷史的專家就應該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客觀的展示歷史的真相,以便於今人吸取其中的得與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