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底下的權力:大清“不清”


桌子底下的權力:大清“不清”

1636年,建州女真的第二代統治者皇太極稱帝,改“後金”國號為“大清”,並於八年後,多爾袞率兵入關,開始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歷史。

“清”字在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沒有汙濁和雜質,明白,清晰。而大清雖以“清”為國號,但縱觀其統治中國兩百六十多年的歷史,其權力的運行方式似乎都刻意保持著一種神秘,所以說大清其實不“清”。

不清之一:國號為“清”的來歷和含義不清。

1636年,皇太極改掉國號是極其有戰略目標的,就是要向世人表明,要做中國的統治者,而不僅僅是偏安一隅的地區政權,就像幾百年前忽必烈把要把蒙古改為“大元”的一樣。大家發現沒有,漢族政權往往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一開始是什麼就是什麼,比如秦、唐等。因為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原故,在文化心裡認同方面是比較弱的,總顯得名不正言不順,就像我們進城一樣,儘量把自己身上的“土”味去掉,或者我們上學了,要好好認真的取個名字了。不管怎樣其出發點是一樣的,就是希望獲得大家的認同。至於為什麼叫“清”就無從考證了,正史和名家均沒有論斷,至於野史中的什麼大青馬之說是很荒唐的,按古人對名號的重視程度來看,國號事關國運,豈會如此兒戲,就像我們取名字一樣,小名有叫啊貓啊狗之稱,但誰上學的名字還叫某貓某狗呢?還有一種比較廣泛的說法是按陰陽五行說來取的,就是所謂“清”水克“明”火之說,如若是有此深意,那清修史書肯定大書特書,我們不要低估了古人政治宣傳的意識。所以說國號的來源就不“清”。

不清之二,清朝廢除立太子儲君制,所以說繼承人不清。

清之前歷朝均用嫡長子繼承製度,企藉以政權的順利交接和穩定,故嫡長子天生佔地位之優勢,雖實際上最終的皇帝很多並非嫡長子繼承,但這大多與嫡子的政治錯誤,或非嫡子的子憑母貴而變為嫡子,並不能說是這一制度的失敗。因皇帝的第一個妻子(皇后)多為政治婚姻產物,並非其所忠愛,在其皇位穩固之後,首任皇后失寵的概率就很大,我們常說母憑子貴,但皇室中卻屢見子憑母貴,這是題外話了,回到清朝的繼承人安排上。滿族入關前為遊牧民族,其繼承人安排上以“能者”為上,這也是大多尚武的遊牧民族的特點,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均沒有在生前對繼承人做出明確安排這就不奇怪了,很多歷史說家分析各種陰陽謀論,過多的關注個人而忽視了習俗傳統制度是不對的。入關後的首個皇帝順治,據史料記載其本是有意立太子儲君,可死得突然,二十四歲的年紀說死就死了。這兩代的權力交接都不正常,但或許真的是大清國運當頭,有驚而無險,挑出的皇帝還算是有所作為。

到了康熙皇帝,因二月河的《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的原因,人們對九子奪嫡的故事均能侃侃而談。先不管結局如何?公元1675年,康熙十四年,到底還是立太子了,22歲的康熙皇帝冊立剛滿週歲的嫡長子胤礽為太子儲君,正位東宮,可沒有人能想到第一位公開冊封的太子竟然是大清朝唯一的太子,這也是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位太子,說來也怪,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朝沒有皇后,最後一個王朝以後也沒了太子。不說被廢的原因,先說立太子的原因,很多歷史說家從情感的角度分析歷史,情感固然有影響,但僅限於人事安排選擇,是為了配合制度的建設和完善,試問一個靠情感做事的皇帝能坐得了幾天的江山呢?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太子的冊立是康熙吸取了前兩代權力不正常交接所帶來風險的教訓,想繼承歷朝的傳統,穩定政權的需要,再加上滿蒙大臣的極力建議,這些人入關已有幾十年,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也比較大了。而胤礽是嫡長子,又狹雜著一些對赫舍裡皇后的情感因素,也就明正而言順。可立了太子之後,康熙超長待機,並沒有像他順治(24歲)老爸,皇太極(49歲)爺爺那樣短命,所以胤礽這個太子一當就是三十多歲(1675—1708年)。時間一久,他就犯了政治上的錯誤(其實胤礽並沒有像二月河在小說和電影中描繪得那麼昏庸短視,只是一個從小就沒有母愛的人因其心性和謀略的缺失,做了一些不合時宜的事,有意無意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具體的就不多說了,姑且總稱為政治錯誤,誰叫他碰上這麼一個強勢又長命的皇阿瑪呢?其他兄弟的挑撥離間只不過是導火線罷了),加上康熙自己晚年的搖擺不定,給其他兒子看到了機會。所以出現九子奪嫡這種混亂場面的主因是康熙晚年的搖擺不定和胤礽的政治錯誤造成的。這裡再說個題外話,康熙有合法繼承又有能力的兒子實在太多了,往後的雍正早定弘曆,不立太子大家也看得出來,其他諸皇子想也別想,再加上雍正在位時間段,弘曆的毛病也沒來得及暴露;乾隆有十七子,看似很多,但除去夭折的和過繼給其他無子王爺的以外,有名分又合格的也就不多,最後傳皇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嘉慶皇帝。嘉慶共有五子,合格的也不多,後傳嫡長子旻寧(道光帝)。而道光皇帝共有九子,在繼承人問題上出現了許久未見的紛爭,主要是皇四子奕濘(咸豐帝)和皇六子奕訢(後來的恭親王)。咸豐只有二子,傳長子載淳(同治帝),往後的往後,同治、光緒、宣統都沒兒子,也是沒實權的皇帝就不說了。從這可以看得出來,從康熙開始,雍正加以完善的秘密立儲君制度並不是今後清朝嫡子之爭減少的主要原因(雖然是其主要目),而是合格的繼承人少了(政治婚姻貴族通婚逃不了關係),或者早就內定,其他人基本沒機會。但從形式上看來,這秘密立儲君制也是把繼承人的問題放到桌子底下來決定了,權力的交接充滿了某種神秘性,不到最後,真沒法肯定大家都看好的人到底是不是真命天子?

不清之三,軍機處的設置和密摺制的推行,把政治權力放到桌子底下運行。


桌子底下的權力:大清“不清”

清-軍機處

大清朝其官制基本照搬明朝,不同之處就是在這些機構裡再加上一套滿蒙的人馬。但權力的運行方式卻有很大的不同,不是通過這些機構,不再擺在桌面明處,而是放到桌子底下暗處。比如在中央設置有軍機處,作為皇帝的御用秘書,直接向六部和各省督府下命令執行,其他官員就一概不知。軍機處這個神秘的小房就成了王朝的權力中樞。這還不夠,清朝皇帝還有一種發佈命令的方式叫寄信上諭,就是直接由皇帝或他命軍機處直接把命令寄給接受命令的人,其他人一概不知,有時候連一些軍機大臣也不知道,比如雍正就經常讓張廷玉直接擬旨寄給李衛。此外還推行密摺制,鼓勵中央和地方四品以上官員有權越級直接向皇帝上書言事和告密,後來有這種資格的人越來越越多了,所以說清朝雖然沒有像明朝那樣專門設有特務機構,但皇帝的耳目照樣無處不在。由此可見,大清朝通過這樣充滿神秘色彩的方式來實現帝國的權力運行。為何這樣?最大的根源就是清王朝已經處於封建社會的末期了,過去我一直不理解為何說清朝即是專制主義的頂峰,但又說是封建王朝的末期?在今天看來,就是正常的制度(封建制度)已經不能很好的運轉了,所以只能通過非正常的手段,通過神秘來保持皇權的權威。同理,如果你的單位組織領導也總是通過製造神秘感來管理的話,這就說明要麼你們領導不行,要麼制度不行了(當然涉及機密的除外)。

不清之四,閉關鎖國,對外部的世界不清不楚。

早在康熙時代,西方就不斷派遣傳教士或使臣來華主張通商,一直到鴉片戰爭的爆發。這一百多年的歷史,清朝歷任皇帝均堅持閉關鎖國的消極國策,正是這種盲目的自信,錯失了學習工業革命成果的最佳時期,把中華民族,也把滿清政權帶進了深淵。

除了以上四大不清以外,還有設四個禁區(東北,察哈爾,熱河,臺灣)嚴禁漢民前往;大搞文字獄,造成非常多的冤假錯案等等。

其實“清不清”?自在民心,不在制度,更不在自以為聰明的統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